簡介

Sony邀請gsmarena網站到日本體驗即將上市的Xperia X - 這款讓Sony歷經六代Xperia Z系列功成身退的全新系列產品,以下整理他們去日本的這篇文章。

 

若說Xperia X系列是Xperia Z5後代機款,這樣對Xperia X而言反而是個包袱,市場也有一派認為Xperia X使用Sony全新的設計概念,不過更精確的說,這次X系列其實是以更早之前Sony舊款手機為基礎所推出的新品。

 

▼ Xperia X實際使用的影片介紹(英文),1:40秒處,指紋辨識看起來已有always-on,不用按壓就能喚醒手機並進行辨識囉。

 

這次三款Xperia X中,除了有旗艦規格可選,它們仍然保有Sony貫有的某些特色,例如IP68防塵防水認證。

 

Sony Xperia X規格簡介:

  • 金屬材質機身、2.5D斜圓角玻璃。
  • 5吋Triluminos螢幕,1080p解析度(像素密度約441ppi)。
  • 主鏡頭:2300萬畫素,照像元件尺寸1/2.3",光圈f/2.0,預測式混合自動對焦。前鏡頭:1300萬畫素。
  • 晶片:Snapdragon 650 (2核Cortex-A72 + 4核Cortex-A53),3GB RAM。
  • 儲存空間:32GB,支援microSD。
  • OS:Android 6.0.1 Marshmallow
  • 立體聲喇叭、Hi-Res audio、DSEE HX、LDAC
  • 2620 mAh電池容量。


跟Xperia X Performance一樣,Xperia X也配置2300萬畫素鏡頭,f/2.0光圈,相位偵測,而且剛好這二款也都少了4K錄影,這對使用Snapdragon 820晶片的Xperia X Performance來說還蠻莫名的,因為競爭對手使用S820晶片的手機是有支援4K錄影的。

在MWC展期間小編有整理「動手玩Sony Xperia X、Xperia X Performance、與Xperia XA」,本篇將會把重點擺在照相方面的表現,

Sony Xperia X的2300萬畫素鏡頭可以拍出5520x4140解析度照片,照像元件比例4:3,也就是說若選擇5520x4140全尺寸解析度拍照,拍出照片的比例會是4:3,這顆鏡頭光圈f/2.0,FoV是24mm(相當傳統膠卷35mm),此規格跟Xperia Z5、Z5 Performace、Z5 Compact很雷同,事實上Sony只是將它目前最高規格的照相元件加以優化調校,然後接著用在這次Xperia X系列 - 以一台全新命名的產品線來說,這樣的作法是見人見智,或許你會覺得原本2300萬畫素就很強,所以加以調校放入Xperia X可以接收,但有些消費者會認為,新的產品線就該用上新的照相元件。

 

再者,你還記得Sony舊款2070萬畫素照相元件嗎?Xperia Z1、Z2、Z3、Z3+都使用同顆元件,無可否認的,Sony各代手機之間使用的照相元件規格差異,不像他們與其它手機廠合作所給的規格差異那麼明顯(Sony在照相元件的業務替公司賺的錢反而比手機銷售好),雖然差異不大,Xperia Z1、Z2、Z3、Z3+這四款前前後後還是替Sony接續二年半的產品光景。

 

在此提到Xperia Z1並非沒有原因,因為這次Sony本身就拿Z1與Xperia X相比,強調Xperia X的照相元件在厚度上大幅縮減,在保持六片光學鏡片(6 optical elements)前提下,整個照相模組的高度壓在5.62 mm,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配裝1/2.3"照相元件中,最輕簿的一款;對比先前Z1的元件高度是6.32 mm,Xperia X壓在5.62 mm,整整縮減了11%,以目前手機已經做到薄到不能在薄了,這樣的成就實在厲害。

 

在Sony的Xperia X簡報中,另一個強調的重是是其對焦的表現。打從Xperia Z5以來,它的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讓人驚豔,這次在Xperia X演化加入「Predictive」功能,可以說是進化版混合式自動對焦,稱之為「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它同樣基於對比與相位偵測而來。

 

「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Predictive Hybrid autofocus system)」透過追蹤與分析移動中物體的軌跡,在你按下快門的空檔或對焦尚未按下快門前的時候,預測它們接下來位置的改變,此時它就先幫你捕捉影像,改善快門延遲(shutter lag)現象。註:快門延遲是指相機在不使用對焦鎖定功能,且保證在自動對焦工作狀態下,從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到開始曝光的這段時間稱為快門延遲。快門延遲時間越短,應用起來越方便。快門延遲就是從按下快門到實際拍攝中間所經歷的一段延時,這段時間越短越好。但是由於從按下快門開始到實際拍攝,需要經歷反光鏡開啟和打開快門的過程,因此這個時間永遠無法為0。舉個例來說,如果一台相機的快門延遲為100毫秒,你實際拍攝到的畫面是比你看到的畫面慢0.1秒。

 

▼ 簡報裡右上方照片是沒有「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拍出來的,右下方是有「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的。

 

▼ 簡報裡左邊照片沒有「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輔助所拍出來的,右張是有「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拍出。

 

▼ 當使用者按下快門時,Xperia X與競爭對手進行拍照的時間,紅色三角型代表Xperia X的反應時間,綠色三角型是競爭對手手機的反應時間,簡報要表達的是Xperia X可以完整的拍到跑步的人,但對手的手機由於反應時間較慢,拍到的人物已經移到鏡頭之外。

 

▼ 簡報要說的是Xperia X「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很適合拍快速移動的場景,如移動中的火車、奔跑的小孩與寵物。

 

現場拿Xperia X拍攝要啟用「預測型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的話,需先在觀景視窗上很「精準」的對到你想要追蹤的物體,這個需要你用手指選取才能初始化預測對焦的操作方式,可能會讓有些人覺得麻煩不直覺,或是沒人不知道你的Xperia X有這項功能。

 

Xperia X從照相程式開啟到拍照完成的速度之快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使用實體快門鍵完成,它仍然具備半壓對焦、再壓拍照二段式的設置),Sony提到手機從待命到完成一張照片拍攝只要0.6秒,現場測試的這台Xperia X確實也真的有這樣速度。
  
▲ 與Xperia Z5相比,Xperia X拍攝背後的系統運作有再改良。

 

Xperia X不支援4K錄影讓人覺得很可惜,Snapdragon 650在硬體的效能其實已有達到可以作這個程度的運算,Xperia X在此無法支援4K錄影應該另有其因,或許是因為電池續航力與運行4K錄影時手機溫度管理的考量,亦或是商業的考量 - 將4K錄影功能刻意的留給更高階的機款。

 

再來說說前鏡頭,它終於過歷代Z系列的500萬畫素升級到1300萬,而且感光元件尺寸有1/3",這樣的單元算大(因為目前很多手機前鏡頭仍停留在1/4"或1/5"),此外,它還有自動對焦與f/2.0光圈,這個規格幾乎可以是某些手機的主鏡頭了。

 

 

Xperia X前鏡頭沒有前置LED補光燈(Xperia C系列與M系列有),提醒大家一下,Xperia C5 Ultra與Xperia M5的前鏡頭規格跟這裡很像,有可能是整個移植過來Xperia X。

 

Sony在軟體方面也有調整,讓手機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再改進,他們使用的方法是「multi-tiered - 多層疊」技術,就是先用一層pixel binning演算(做法是直接在sensor上,將相鄰的畫素併在一起變成比較大的畫素,用降低解析度的方法來換取較大面積的畫素,這個作法會降低整體畫素,但可創造較無雜訊的影像),接著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多張圖像,同樣進行演算比較,試著把雜訊進一步往下降,此種多層/張的圖像降噪演算法就叫作「Multi-shot reduction」,最後再upscale調升回原本的畫素解析。

 

這個聽起來很複雜,但在平常光線充足的拍照條件下,pixel binning與upscal的演算是不會運作的,它只有在低光源環境下才會介入運算,協助用戶拍出的照片品質有更好的品質。Sony有示範說明在照度2 lux的環境下,使用ISO 6400進行拍攝的效果,雖然Xperia X表現不致於到「奇蹟」般的棒,但拍出來的照片已相當實用。( 註:Lux是受照平面上接受光通量的密度,1 lux即為1 lm光通量均勻分佈在1平方公司平面上所產生的照度。照度所顯示的就是人眼睛感受到的明暗程度。而流明(lm)則是光通量的單位,即從光源發出可見光的總量。)

 

▼ 「multi-tiered - 多層疊」技術簡報。

 

▼ 僅有2 lux照度下,Xperia X與對手拍出來的差異。

 

▼ 「multi-tiered - 多層疊」實測:gsmarena採訪團隊在很昏暗的房間(照度僅有2 Lux),分別使用華為P9、iPhone 6s、Xperia X拍出照片的差異。

 

Xperia X 拍照表現傳送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kt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