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星A系列產品開始變得多元,三星一口氣發表Galaxy A10、A20、A40、A50、A70、A80,主打採用新一代AMOLED面板與拍照功能,本篇就來介紹A50開箱評測。
英文介紹,接下來的文章會帶到這支影片當中提到的重點,如果聽不懂英文的朋友請直接往下閱讀
過去Galaxy A系列都會有輕旗艦的等級,三星對於此A系列做過不少「轉型」,從全金屬機殼與防水設計,到許多奇怪的實驗性質嘗試,再到近期加入瀏海頭AMOLED以及超廣角鏡頭。
Galaxy A50是款全方位儘可能配置優秀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包括機身很纖細,使用漸層色彩塗佈,螢幕為6.4吋Infinity-U Super AMOLED面板,屏幕下指紋辨識,運算力夠power的Exynos晶片,背部三鏡頭,大容量電池以及最新Android Pi加上簡潔的One UI。
這款手機的定位介於解析度較低的AMOLED螢幕的A系列與更高規的A70、A80之間,A70與A80有更大尺寸的螢幕,性能更高的晶片,拍照更厲害的鏡頭。
Galaxy A50 主要規格:
- 機身:正面為康寧三代玻璃,邊框與背蓋都是塑料材質
- 螢幕:6.4吋Super AMOLED,19.5:9比例,FullHD+ (1080 x 2340 px)
- 背鏡頭:25 MP(f/1.7,PDAF),8 MP(超廣角,f/2.2),5 MP(景深感測, f/2.2)
- 錄影:1080p@30fps
- 前鏡頭:25 MP,f/2.0,固定焦距
- 晶片:Exynos 9610 Octa (10奈米),八核心CPU (4x Cortex-A73 + 4x Cortex-A53),顯示晶片 Mali-G72MP3
- 記憶體:4GB RAM + 64GB 容量 / 6GB RAM + 128GB 容量。支援 512GB microSD
- OS:Android 9.0 Pie + Samsung One UI
- 電池:4000mAh Li-Ion,支援15W快充
- 連線功能:有雙SIM與單SIM卡規格(視推出市場而定),LTE,USB 2.0 Type-C, Wi-Fi a/b/g/n/ac,GPS + GLONASS + 北斗,藍牙 5.0,NFC
- 其它:單喇叭(位於底部),屏幕下指紋辨識
2019年Galaxy A系列有一個明顯的地方是三星居然將防水功能拿掉了,2017年的A5與A7是有防水,但這次三星並沒有把A50加入倒是點可惜。
本篇受拿到的A50不是零售版,故在此無法拍盒子開箱的照片給大家看,如果是市售版本,盒子應該會內附傳輸線,快充充電器,以及3.5mm轉接器,讓你可以接上自己習慣使用的耳機。
外觀設計
三星在新的Galaxy A系列加入「3D Glasstic」設計語言,「Glasstic」是英文字Glass+Plastic的組合,Glass是玻璃,Plastic是塑膠,此名詞呼應了A50的正面是玻璃,邊框與背蓋是塑膠材質所組成,A50的背蓋雖然是塑膠材質,但三星將它設計成看起來像玻璃。
背蓋的塗佈作工讓它看上去一點沒有塑膠感,事實上讓人蠻驚訝的,它看起來如此閃亮,光線反射與折射豐富,要取得適當的角度來拍攝它並不容易,不論是黑色、白色、本篇的藍色,或是珊瑚色,僅僅些微的光線都能讓它呈現大量的光影變化。所以「3D Glasstic」並非只是個創新名詞,它是有實際呈現品質的。
A50背部有三顆鏡頭,但與華為的徠卡三鏡頭設置不同,A50的主鏡頭畫素是2500萬,第二顆鏡頭畫素是800萬的定焦鏡頭(超廣角,13mm),第三顆是負責收集景深資訊的500萬畫素鏡頭。最下方有LED補光燈,鏡頭模組的高度有稍稍高於背蓋,還好將A50放在桌子上時不致於晃動的嚴重。
A50正面幾乎由6.4吋的Super AMOLED螢幕覆蓋,三星稱水滴型的瀏海型造型叫「Infinity-U」,此U型的瀏海頭裡藏有一顆2500萬畫素的相機鏡頭,聽筒則是非常的細,幾乎看不到它的的存在。
螢幕頂端與兩側邊框都非常薄,只有下巴還留有些寬度。目前三星的機種只有旗艦等級的才會連下巴都做到無邊框,但這樣的設計是否在手機操作上提供良好的人體工學則有正反兩派的看法。
A50有屏幕下指紋辨識器,這個體驗起來類似在Galaxy S10那樣,辨識器的位置大約在螢幕下方(見下圖),設定非常容易,但用起來並不是那麼靠譜,因為有時可以辨識成功,但有時會失敗,讓我們懷疑是否手指按壓的力道太小或是停留在辨識器上的時間太短。希望三星有察覺到這個問題並且在之後的軟體更新可以改善。
A50的6.4吋螢幕非常接近S10+的螢幕尺寸,而且支援HDR10+,螢幕兩側邊緣有流線的弧度,螢幕解析度是1080p,比例為19.5:9。Galaxy A50機身維度長158.5 x 寬74.7 x 厚7.7 mm,與S10+相當,但重量比S10+輕了9公克,來到166公克。
A50的邊框也是塑膠材質,然而與背蓋相同具光澤,邊框很細,microSD與SIM卡槽位於左側,電源鈕與音量鈕則在右側,USB-C與喇叭位於手機底部。
如果你有拿過近期三星的手機,那麼Galaxy A50拿在手上的手感差不多就是那樣,它兩側邊框的弧度摸起來相當細,手機外殼很容易沾染指紋與髒污,但是儘管它看起來像一款金屬材質的手機,A50郤不會像金屬機殼手機那般滑手。
Galaxy A50 螢幕評測
所有Galaxy A系列有個共通點,就是螢幕都是Super AMOLED,A50也不例外,它配置的6.4吋Super AMOLED螢幕解析度是1080p+,也就是2340 x 1080px,換算細膩度為403 ppi,螢幕比例為19.5:9。
A50使用所謂的水滴型瀏海螢幕面板,螢幕上方的瀏海頭呈「U」型,前鏡頭與聽筒就位於此。三星是少數最晚採用瀏海頭設計的手機廠商,他們甚至到S10系列才採用螢幕挖孔(像藥丸的挖孔,把前鏡頭藏在裡頭)。目前只剩Sony還撐著沒踩入瀏海頭設計。
不論是不是瀏海頭,Super AMOLED面板的品質不在話下,經過檢測,A50螢幕在自動背光時亮度最大可測得550 nits,若是手動將它調到最大亮度則可測得420 nits。最低亮度可低到1.8 nits,讓你在漆黑的環境觀看螢幕不會覺得刺眼。
型號 |
100%背光 |
||
黑, cd/m2 |
白, cd/m2 |
對比, cd/m2 |
|
Samsung Galaxy A50 |
0 |
424 |
∞ |
Samsung Galaxy A50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551 |
∞ |
Samsung Galaxy A40 |
0 |
410 |
∞ |
Samsung Galaxy A40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548 |
∞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
0 |
399 |
∞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06 |
∞ |
Samsung Galaxy S10+ |
0 |
385 |
∞ |
Samsung Galaxy S10+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793 |
∞ |
Xiaomi Redmi Note 7 |
0.358 |
479 |
1338 |
Huawei Honor 10 Lite |
0.344 |
441 |
1282 |
Oppo F11 Pro |
0.316 |
440 |
1392 |
Nokia 7.1 |
0.377 |
490 |
1300 |
Nokia 7.1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465 |
600 |
1290 |
Motorola Moto G7 Plus |
0.332 |
473 |
1425 |
Motorola Moto G7 Plus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469 |
590 |
1258 |
Samsung Galaxy A8 (2018) |
0 |
390 |
∞ |
Samsung Galaxy A8 (2018)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590 |
∞ |
Sony Xperia 10 |
0.362 |
549 |
1517 |
Sony Xperia 10 Plus |
0.381 |
583 |
1530 |
Xiaomi Mi 9 |
0 |
428 |
∞ |
Xiaomi Mi 9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20 |
∞ |
三星Super AMOLED表現一向都很出色,在所選擇的顯示模式與呈現的影像時,Galaxy A50當然也可以精準的重現不同色域該有的水準。
- 「AMOLED Cinema 劇院」接近 DCI-P3 色域,在此測出平均DeltaE 2.0
- 「AMOLED Photo 相片」接近Adobe RGB,在此測出平均DeltaE 1.8
- 「Basic」模式則接近 sRGB 或 Rec.709,Rec.709通常用在數位內容、消費性數位相機、電視、筆電等裝置就是用Rec.709標準,在此測出平均DeltaE 1.7
- 「Adaptive Display」- 系統預設選項,顏色很生動,但色彩重現表現就還好,在此測出平均DeltaE 3.3,最大DeltaE為8.8
註:deltaE 是國際標準色差,差值越小代表越精準。一般而言,
DeltaE 差 1 以內 -- 人眼感受不到的差異,
DeltaE 差 3 以內 -- 人眼幾乎感受不到,
DeltaE 差 6 以內 -- 除非兩款裝置擺在一起比較,否則人眼不易察覺,
DeltaE 差 6 以上 -- 人眼未經比較即可察覺色彩有異。
Galaxy A50 電池續航表現
Galaxy A50電池容量4000 mAh,與紅米Note接近,支援15W快充。 經過測試,A50得到的續航表現很不錯,成績如下。
3G連續通話:24小時31分
網頁連續瀏覽:12小時16分(飛航模式)
影片連續播放:15小時49分(飛航模式)
3G連續通話可以撐將近一天,這樣的表現準真的很出色。
綜合耐久成績獲得98小時,可以看出之後搭載Exynoa 9610這顆晶片的手機在電力續航表現都不會太差。
註: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並且關閉Always-On。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看影片,那麼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做調整,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力參考,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電池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做變化,此連結連過去還能看到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喇叭表現
Galaxy A50採單喇叭,位置在手機底部,在以下三個測試音量的項目,獲得「很好」的整體評測,但在高頻輸出的表現就不理想了,所以就喇叭音質來說,A50的音量夠,但音色不是那麼純淨與豐富。
手機型號 |
通話音量, dB |
音樂外放, dB |
鈴聲音量, dB |
整體表現 |
Realme 3 |
66.0 |
71.8 |
81.2 |
好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
69.5 |
72.4 |
77.8 |
很好 |
Oppo F11 Pro |
67.6 |
72.3 |
80.5 |
很好 |
Samsung Galaxy A8 (2018) |
69.2 |
70.6 |
81.6 |
很好 |
Moto G7 Plus (Music) |
70.5 |
73.6 |
78.4 |
很好 |
Samsung Galaxy A50 |
68.9 |
71.3 |
82.7 |
很好 |
Xiaomi Mi 9 |
70.1 |
74.2 |
81.6 |
很好 |
Sony Xperia 10 |
68.7 |
73.0 |
87.8 |
非常好 |
Huawei Honor 10 Lite |
70.0 |
73.8 |
87.0 |
非常好 |
Xiaomi Redmi Note 7 |
69.8 |
71.5 |
90.5 |
非常好 |
Samsung Galaxy S10+ |
74.4 |
74.2 |
83.6 |
非常好 |
Sony Xperia 10 Plus |
68.5 |
73.2 |
90.7 |
非常好 |
Nokia 7.1 |
75.6 |
76.0 |
81.1 |
非常好 |
音效晶片輸出品質
外接喇叭時,A50可以輸出一流的音質 - 音量夠,音色相當純淨。接上耳機時,音質重現就受到影響 - 諧波失真從0.0009爬升到0.102,立體聲串音則由-92.3爬升到-47.0,以致於整體表現變成普通。好消息是,接上耳機的音量與外接喇叭時的表現同樣充足,算是中階手機中最好的一款之一。
型號 |
頻率響應 |
Noise level |
動態範圍 |
諧波失真 |
IMD + Noise |
立體聲串音 |
Samsung Galaxy A50 |
+0.03, -0.06 |
-93.4 |
93.2 |
0.0009 |
0.0082 |
-92.3 |
Samsung Galaxy A50 (耳機) |
+0.30, -0.12 |
-92.0 |
91.9 |
0.102 |
0.231 |
-47.0 |
Sony Xperia 10 |
+0.04, -0.04 |
-92.2 |
91.9 |
0.0032 |
0.015 |
-97.1 |
Sony Xperia 10 (耳機) |
+0.05, -0.03 |
-96.1 |
91.6 |
0.0033 |
0.024 |
-56.4 |
Motorola Moto G7 Plus |
+0.04, -0.00 |
-93.3 |
93.2 |
0.0029 |
0.0077 |
-93.8 |
Motorola Moto G7 Plus (耳機) |
+0.07, -0.01 |
-92.9 |
93.2 |
0.015 |
0.076 |
-68.8 |
Redmi Note 7 |
+0.04, -0.04 |
-90.7 |
90.7 |
0.0015 |
0.014 |
-94.5 |
Redmi Note 7 (耳機) |
+0.05, -0.29 |
-92.5 |
92.5 |
0.024 |
0.296 |
-55.0 |
Honor 8X |
+0.01, -0.04 |
-92.3 |
92.4 |
0.0041 |
0.0085 |
-80.7 |
Honor 8X (耳機) |
+0.45, -0.54 |
-92.2 |
92.8 |
0.0084 |
0.492 |
-51.5 |
表格名詞解釋:
頻率響應越闊越好,
IMD/N (互調失真) 愈低愈好,表示愈能原音重現,
動態範圍愈大,手機更能同時重現處理小聲及大聲的訊號輸入/輸出,
訊噪愈高愈好,表示背景干擾愈低,
諧波失真愈低表示音質愈好,
立體聲串音,絕對值愈高表示音質愈立體
Android Pie + One UI
Galaxy A50是少數幾款率先搭載Android Pie + 最新版One UI的中階款手機,最新版One UI是隨著Galaxy S10一同發表,用來取代Experience UX Launcher,仍保有大量的自訂性,除了新加入的功能,許多舊功能也都還在,但以更簡單更簡潔的方式呈現。
如果你有用過Samsung UX,會對One UI很快上手,但初次接觸One UI時可能有幾個主要的改變/調整看似奇怪,但我們認為這樣的調整是好的。
除了新的icon設計(如果你不喜歡預設的icon視覺,可以到系統選擇不同主題或其它icon包),新加入的功能提升系統操作便利性以及讓單手操作起來更方便,例如所有系統選單,包括所有快速切換功能的下拉式選單,都改成顯示在螢幕下半部,這樣做的優點是讓你的姆指可以更輕易的觸控到它們,一開始你可能會對這樣的改變感到不習慣,但我們覺得這樣的改變是對的。
▼ 桌面
▼ 下拉式選單的位置改到螢幕下半部這裡來,方便人機互動的操作,適合單手操作
▼ 近期開啟的app 與所有程式集
講到單手操作,三星在有些細節還是忘了修正,例如點入收納應用程式的資料夾內時,仍然以全螢幕顯示,而且裡面的程式圖示排列在畫面上半部,造成單手操作的困難 - 你仍然要使用雙手操作,一手拿著手機,一手用來選取想要執行的程式。
▼ 下拉通知選單,下拉第一次時,最上方會顯示目前時間並且有一列功能快速開啟/關閉選單與訊息通知選單。再下拉一次時,螢幕上方三分之一處會以大字體顯示目前時間,下方仍有功能快速開啟/關閉選單,。你可以在系統設定裡開啟在桌面空白區域做下拉手勢呼叫通知中心,但沒有兩指下拉手勢了。螢幕亮度可以在此左右滑動調整。
全新的手勢操控功能讓你用手指滑動方式就可以取代傳統導覽列的首頁、返回、程式切換按鈕。
- 從底部中間做向上滑動是回到桌面,
- 從底部靠右側向上滑動是返回,
- 從底部靠左側向上滑動是檢視近期開啟的程式,
- 在畫面中央向上滑動並停留會呼叫Google Assistant。
滑動手勢要滑到哪個位置的提示條可以設定為顯示或隱藏。
▼ 手勢操作示範
手勢操控在人機互動的效率並不會因此加快多少,或許也沒有傳統導覽列那樣直覺,倒是桌面因為拿掉下方的導覽列而讓螢幕視野變寬闊。
其它手勢操控還有單手模式(連點三下Home按鈕或從畫面底部角落滑入畫面來啟用)、連按兩下電源扭快速開啟相機程式。
此外,手機前鏡頭會偵測你的眼睛是否有在持續觀看螢幕,如果有的話不會進入待機,此Smart stay功能若不需要時可以關閉。
▼ 手勢操控設定
▼ 在One UI裡,可以設定Always On只有當你連點兩下螢幕時才亮起顯示。但功能沒有像S10的那麼多,例如這裡就無法調整AOD的亮度或是選擇底圖,但可以選擇時鐘樣式、字體顏色、哪些通知訊息要出現在這裡,以及AOD要啟用的時機(如點兩下螢幕才亮起、總是亮起、或在排程的時間才顯示)。
One UI其它改變部份還有在系統設定上,現在變得更簡單,有些你要找的選項被移到別處,例如電池設定與資訊、儲存空間、記憶體管理、以及安全功能現在被整合到「裝置維護 - Device care」的子選項裡去。點擊電池圖示會開啟所熟悉的電池調整設定選項。
▼ 設定選單
▼ 撥號與計算機
電源模式有「自訂」、「中等省電」、「最大省電」三種,「自訂」是預設的選項,它會將性能開到最大,但透過右上角電池子選單可以做細部的電力消耗調節。
▼ 目前剩餘電力85%,還可使用1小時18分。電源模式是「自訂」,以下列出各程式消耗電力的百分比
▼ 「自訂」、「中等省電」、「最大省電」三種電源模式
▼ 電力使用狀態,各app使用時間與消耗電力百分比
▼ Notifications: 提醒仍在背景中消耗電力的程式。Adaptive battery: 限制不常使用的app的電力使用,開啟此功能後手機會根據你的使用習慣來學習該限制哪些app的電力消耗。Put unused apps to sleep: 當程式有一段時間未被使用/開啟時,將它們切換到睡眠模式。Sleeping apps: 選擇不想要讓它在背景中運行的app,被選取的app將無法收到更新或傳送訊息通知。Auto disable unsed apps: 自動將長達30天都沒有開啟過的app關閉。Optimize settings: 當你沒在使用手機時,讓系統優化你的設定以達省電效果
在進階設定裡你還可以讓通知訊息以彈窗顯示,方便你收到時直接回覆。這個功能要有支援分割視窗功能的app才有支援。
One UI現在也加入Google力推的Digital Wellbeing(數位健康)功能,它主要用來減少用戶手機上癮症,會統計你手機使用時間與各個軟體的使用量,亦可以設定個別程式每天可以使用的時間額度,當中「放下 - wind down」功能可讓你設定應該要放下手機的時間,時間一到手機螢幕會變成灰階。這些功能蠻便利的,但相信大部分的用戶不會太常使用它。
▼ Wake Bixby with Power key: 按電源鈕啟用Bixby。Smart pop-up view: 讓通知訊息以彈窗顯示,方便你收到時直接回覆。這個功能要有支援分割視窗功能的app才有支援,當有新訊息進來時,它會有小圖示出現,此時點擊它就會以彈窗顯示訊息,你可以調整彈窗的透明度、縮小視窗回到小圖示、或是以全螢幕檢視訊息,或是關閉彈窗。Reduce animations: 降低系統轉場特效,例如app開啟與關閉的動畫。Motions and gestures: 管理手勢操控。Dual Messenger: 使用兩個不同帳號來使用同一款app
與之前相同,系統預設安裝很多軟體,很多是從先前軟體移過來,在此不一一介紹它們。如果之前有用過原生Android系統手機的用戶,可能會對三星預設就幫你裝一堆用不到的軟體以及對原生Android系統修改幅度的措施感到困擾。
▼ 相簿程式,可檢視相片與影片
▼ Play Music
▼ FM程式 • 檔案管理程式 • 健康管理 • Bixby
現在有愈來愈多手機採用AMOLED,而且螢幕尺寸也愈放愈大,三星提供的單手操控與夜晚顯示模式雖然不完美,但已經比許多廠商好很多。在One UI的單手操作變得更容易,而夜晚模式則是很多用戶希望AMOLED螢幕能加入並期待以久的功能。
▼ 夜晚模式下的設定、顯示、撥號、檔案管理程式
性能與其它手機比較
Galaxy A50是三星第一款搭載Exynos 9610晶片的手機,雖然晶片型號是9開頭,但它實際上是中階Exynos 7系列,所以可別指望它會有旗艦等級的性能。
儘管如此,Exynos 9610性能表現似乎不會太差,CPU是八核,當中四核是A73架構,時脈在2.3 GHz,另外四核是A53架構,時脈在1.7 GHz,用來處理現今需吃重運算的程序都綽綽有餘。
顯示晶片Mali-G72MP3是三核心,聯發科Helio P60與P70系列晶片所搭載的GPU就是這顆,先前已看過它執行遊戲的運算力是夠的,表現平均。
記憶體部份,A50有4GB RAM與6GB RAM兩種版本,RAM是LPDDR4x製程。
在Geekbench單核心項目,Cortex-A73性能與Snapdragon 660的Kryo 260接近(紅米Note 7就是S660晶片),但是輸Snapdragon 710裡的Kryo 360 Gold(小米Mi 8 SE就是使用S710晶片)。
多核心運算對Galaxy A50來說也很輕鬆,效能與Snapdragon 660一樣好,接近Snapdragon 710(小米Mi 8 SE),聯發科的Helio P70晶片所使用的CPU架構與Exynos 9610相同(Oppo F11 Pro採用Helio P70),這裡之所以嬴Galaxy A50的原因是因為Helio P70把時脈調得較高。
三核心Mali-G72效能很穩 - 以這個價格支援1080p的來說,它算是最好的一款有GPU之一,只被Adreno 616打敗而已(Snapdragon 710,小米Mi 8 SE採用這款)。
AnTuTu 7是綜合性測試,測試手機的「多執行緒」、「Android執行環境」、「RAM運算」、「RAM速度」、「CPU整形性能」、「CPU浮點運算」、「單線程CPU整形性能」、「單線程CPU浮點性能」、「2D繪圖性能」、「3D繪圖性能」、「存儲I/O」、「數據庫I/O」的效能,測試繪圖性能時,手機螢幕是在開啟下進行的,Galaxy A50在此秀出它的肌肉,與競爭對手相比絲毫不遜色。
以這個價格區域的手機來說,Galaxy A50的速度算很快,Exynos 9610晶片效能很可靠,玩遊戲、平常的使用、瀏覽社群網都很棒,Android + One UI 在這上面運行順暢,但如果app累積的個人/使用資料變多之後,你可能會注意到程式載入就需要多等待一會兒。
執行上面跑分軟體時手機機身並不會因為工作溫度上升集中在某一區域形成熱區或者因為工作溫度上升而降低效能。整體來說Galaxy A50的性能在同級中表現不錯,執行起來不會遇到頓挫的情況。
Galaxy A50拍照軟體
A50背部三鏡頭,2500萬畫素主鏡頭(支援PDAF,光圈f/1.7),800萬畫素鏡頭為超廣角鏡(定焦鏡,光圈f/2.2),500萬畫素鏡頭景深感測(定焦鏡,光圈f/2.2,不可單獨拍照,純粹景深偵測,被用來做「Live Focus」功能)。三鏡頭模組下方有單顆LED補光燈。
2500萬畫素主鏡頭的焦距為27mm(35mm等效焦距),8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約有120度FoV,根據EXIF資料來看,它是13mm(35mm等效焦距)。
Galaxy A50的相機程式與三星其它手機的大致相同,但在觀景窗多了一些功能圖示好用來控制要使用哪一顆鏡頭拍照,「三顆樹」、「二顆樹」、「單顆樹」分別代表超廣角、廣角、長焦鏡頭的選擇。
相機基本操作,左右滑動可以選擇不同拍照模式,上下滑動可以切換前鏡頭與後鏡頭。AI場景優化模式可以協助你判斷各種場景,然後套用對應的參數。程式雖然可以幫我們判斷不同場景,但拍出來的照片差異並不大,所以我們習慣將AI場景判斷關閉,如果有需要加入特效時再使用app來修改就好。
觀景窗中的拍照模式還可以在設定中加入、移除與編排其它的。HDR (富色調) 現在還有「開啟/關閉」開關,當開啟時你還可以選擇自動或是總是啟用,我們在此選自動。
「Live focus」模式可以拍出景深相片。「專業」模式可以調整的項目並不多 - ISO只可以選擇100-800,曝光補償從-2至+2EV(每一個間隔是0.1EV),白平衡只有預設組可選,沒有色溫選項。
▼ 相片模式
▼ 相機設定。Scene optimizer: 在預覽視窗加入Scene優化按鈕。Hold Shutter button to: 連拍功能。Save options: 選擇相片儲存格式,以及是否翻轉自拍時相片的左右顛倒。
▼ 相機設定。HDR(rich tone): 是否開啟HDR。Grid lines: 格線參考。Location tags: 將地理資訊加入相片與影片資訊EXIF。Camera modes: 設定預設的拍照模式,調整模式順序,隱藏你用不到的模式。Shooting methodsa: 定義音量鍵的拍照控制。Quick launch: 連按兩下電源鍵快速開啟相機程式。Watermark: 在相片左下角加入浮水印。
▼ Live focus 模式
▼ 專業模式
Galaxy A50拍照表現
Galaxy A50預設拍照使用1200萬畫素(比例3:4),若是選擇2500萬畫素就不能選擇自動HDR或任何HDR相關設定。
先從高解析度的選項來看,Galaxy A50的2500萬畫素相片沒有該有的水準,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三星過去中階機款如Galaxy A9也有類似情況。整體來看,畫質偏「柔和」,但你會注意到程式嘗試透過銳利化演算來修正這個情況,只不過往往力道過了頭,導致產生銳化光暈(sharpening halos)現象。好消息是,彩色相當準確,對比出色,動態範圍則算普通,以HDR沒介入的情況下,如此表現是符合預期的。
▼ Galaxy A50,2500萬畫素,點圖可放大觀看
在白天光線條件下,1200萬畫素拍出的照片同樣沒什麼讓人驚豔,與上面2500萬畫素拍出的差不多 - 在未開啟「自動HDR」時,影像看起來仍然偏「軟」,甚至比上面的2500萬畫素拍出來的還「軟」,色彩與對比表現好,而且由於降到1200萬畫素,相片儲存的速度較快,但如果你希望相片有更多的細節,你應該要選擇2500萬畫素比較好。
▼ 左邊兩張:2500萬畫素。右邊兩張:1200萬畫素
當HDR介入,因為曝光度改善以及天空區域(亮部區域)的細節提升而讓相片看起來變好。但偶而會有明顯的綠色調而讓顏色看起來不真實。
▼ 左:2500萬畫素。右:1200萬畫素+HDR
8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相片雖然可以取得較廣闊的FoV,但是除非有扭曲修正演算,否則都無法避免會有扭曲情況。相片放大100%時,畫質細節並不好,但顏色與對比出色,而且動態範圍因為「自動HDR」幫助有所提升,郤不會有損顏色的細節。整體來說,相片雖然會扭曲,但對許多人來說,中階手機就能有超廣角鏡還是不錯的。
▼ Galaxy A50,8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Galaxy A50的2500萬畫素夜拍表現一團糟,細節缺乏,雜訊多,銳利度低,而且有一點點模糊。我們懷疑這顆2500萬畫素鏡頭一點都不適合夜拍,所以它預設的拍照模式才會選擇1200萬,事實上使用1200萬素做夜拍時,某些相片表現的確變很好,我們猜測這有使用pixel binning技術。(註: 在感光元件上, 將相鄰的畫素併在一起變成比較大的畫素,雖然解析度因此降低,但讓畫素尺寸加大,提升感光,這個技巧叫pixel binning,可以改善低光源環境的拍攝)。
▼ 左兩張:2500萬畫素。右兩張1200萬畫素
▼ 1200萬畫素,夜拍。可放大全尺寸觀看,由以下的相片來看,亮部區域的細節有被修剪,但色彩飽和度與曝光表現很好,再更仔細的檢查,畫質細節還可以,銳利度有針對它覺得需加強的部份做處理,我們會說,這樣等級的手機有底下這幾張夜拍照片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的。
Galaxy A50沒有夜拍模式,所以若與華為手機的低光源或夜間拍攝相比,Galaxy A50是被甩在後頭看不到車尾燈的,尤其當你看到A50的超廣角鏡頭夜間拍攝表現時,會對這樣的比較更表示同意 - 相片看起來很糟,沒有任何軟體調校過。
▼ Galaxy A50,800萬畫素,超廣角,低光源環境拍攝
▼ Galaxy A50 與其它手機在拍照的比較,每支手機都在相同的控制條件下進行以獲得客觀的結果。預設拿A50與Galaxy A7 (2018)與Galaxy A9 (2018)比較,分ISO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項目,點入後可以再挑選其它機型。
人像模式拍攝
Galaxy A50的500萬畫素鏡頭是獨立用來捕捉景深資訊,理論上應該可以協助拍出不錯的人像模式照片。相片以1200萬畫素儲存,品質讓人印象深刻,想到這是一台硬體較偏低階的「中階」手機,有這樣的人像模式表現是值得肯定的。主體與背景分離處理出色,是漸進的轉換,沒有突兀的不自然模糊,演算法夠聰明,不會傻傻分不清楚哪些是靠近臉部區域的物體。當然,Galaxy A50人像模式拍出的照片並不是完美,但我們有看過在這方面表現比A50還差的旗艦手機,所以就一台這樣價位的中階機款,A50表現比我們事先預期還要好。
▼ Galaxy A50 1200萬畫素,人像模式
自拍表現
Galaxy A50的前鏡頭畫素很高,有2500萬,但應該與背部那顆2500萬畫素主鏡頭不同,如果距離有抓到,而且光線良好的話,可以拍出細節很不錯的照片,顏色也很漂亮。
與背部2500萬畫素主鏡頭相同,前鏡頭拍攝時預設也是1200萬畫素,當然你也可以選擇2500萬畫素選項,但只有在1200萬畫素才有「自動HDR」,它可以救回亮部區域(例如天空範圍)遺失的細節,除此之外,畫質細節夠而且顏色表現出色。
▼ Galaxy A50 前鏡頭,1200萬畫素模式(鏡頭規格是2500萬畫素)
前鏡頭也有支援人像模式,但就只靠2500萬畫素這顆鏡頭而已,不像背部鏡頭還有500萬畫素景深鏡的輔助。在此相片的銳利度看起來比背部主鏡頭拍出的人像模式照片還要低,但讓人驚訝的是,主體與背景的分離處理居然與背部主鏡頭一樣細膩,而且必要時HDR也會介入作動。
▼ 前鏡頭,人像模式,1200萬畫素
Galaxy A50 錄影
Galaxy A50錄影只到支援1080p@30fps,沒有4K與1080p@60fps選項。數位防震預設會開啟,沒有可以關閉的設定選項。比特率是17Mbps,錄音是立體聲錄音,壓縮率為256kbps。
拍攝當天的風很大,但A50錄出來的影片仍然不錯,以下短片可以看出影片保有很高的細節而且雜訊低,動態範圍很好,色彩生動。我們可以說A50錄影畫質有中上水準,這個比較不是單單就中階機款而言,而是與旗艦機款比絲毫不遜色。
▼ 標準鏡頭 1080p
▼ 超廣角鏡的錄影表現就一般
▼ 標準鏡頭與超廣角鏡的錄影都支援數位防震,防震的效果很不錯
理論上Exynos 9610圖像訊號處理器應該可以支援4K錄影,但A50偏偏郤不行,這個奇怪的情況在紅米也有遇過,所以我們猜測這應該是三星與紅米使用標準的相機API的關係,若使用第三方相機程式,可能就能選擇4K錄影,於是我們從Play商店下載OpenCamera,賓果!結果是可以選擇4K@30fps錄影,所以若你想要有4K錄影,只要到Google商店下載其它相機程式就可辦到,4K畫質相當好。以下是A50的4K畫質與其它手機的比較,點入可以再挑選其它的機型,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項目。
2019年三星再一次將Galaxy A系列重新改款,欲於市場佔有一席之地。Galaxy A50鎖定那些預算有限,但又希望可以享有一些來自較高端機款的酷炫功能的消費者,例如大尺寸Super AMOLED、性能佳的晶片與多鏡頭的配置。
而A50的硬體組合也確實比原先期望的好 - 有吸引人目光的外觀,豐富色彩的AMOLED螢幕,屏幕下指紋辨識,表現還可以的前後鏡頭,晶片執行遊戲順暢,電池容量大而且續航表現佳,售價大約在9500至9600台幣相當合理並有競爭力。
然而它在規格亦有所犧牲,例如就沒有像某些舊款Galaxy A系列的防水功能。
Moto G7 Plus售價約7500元新台幣,但硬體規格在許多方面就低於Galaxy A50,例如G7 Plus的螢幕是LCD,晶片是性能比較弱的Snapdragon 632,相機雖然支援4K錄影,但畫質就沒那麼好,電池續航力更是讓人失望。
紅米Note 7售價約6000元,晶片為Snapdragon 660 ,它是小米最受歡迎的中階機款,性能與Galaxy A50相當,螢幕也都是FullHD+ (1080 x 2340 px),但紅米Note 7是IPS LCD,雖然沒有超廣角鏡頭,不過拍照表現還不錯,並有「夜晚模式」選項。如果你覺得少了OLED螢幕,以及沒有One UI沒關係,那紅米Note 7可以納入考慮。
如果覺得A50尺寸太大,那Galaxy A40是個不錯的選項,它的尺寸較小巧,而且重量很輕,螢幕尺寸5.9吋,AMOLED,極細邊框,1080p解析,Exynos 7885晶片,電池容量3100 mAh。背部雙鏡頭(1600萬主鏡頭+500萬超廣角),沒有景深鏡頭也沒有人像模式,但比A50便宜約1400元至1500元。
Galaxy A50這次做對了很多事 - 包括外觀設計、顏色選擇、螢幕、晶片性能、以及電池續航。拍照時不論光線條件或天氣條件允許,拍出來的照片並不是那麼的讓人印象深刻。不過1080p錄影品質就讓人肯定。
另外,在中階機款總算可以玩到One UI,我們樂見未來愈多中階機款跟進。Galaxy A50雖然沒有上一代防水功能,但它在其它地方加入新功能來彌補沒有防水這個缺點,所以我們是喜歡這款手機的,如果它符合你的預算,建議大家可以到實體店面去試用看看。
本篇評測觀察到Galaxy A50的重點
- 機身組裝堅固,顏色塗佈很漂亮
- 出色的6.4吋AMOLED面板
- Exynos 9610晶片執行遊戲沒有問題
- 有廣角(標準)、超廣角、景深鏡頭
- 人像模式、自拍、1080p錄影(支援數位防震)都很棒
- 可靠的電池續航表現
本篇評測觀察到Galaxy A50的缺點
- 缺少防水功能
- 屏幕下指紋辨識還不是那麼可靠
- 喇叭表現不算好
- 白天拍照的相片畫質表現還有進步空間
- 需要下載第三方相機程式才有4K錄影選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