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2021打響第一炮的推出Galaxy S21,一改以往旗艦發表時程,這次選在一月推出,有什麼能比以這樣的方式在2021年為市場帶來更大驚喜嗎?

▼ S21開箱影片(英文講解),後面的文章會幫大家整理影片中提到的重點

P1_1.jpg

但這裡提到的2021第一個「響炮」其實一點或幾乎可說沒什麼驚人之處-以三款S21系列相較。本篇先從最「原味」的及尺寸最小台的S21評測起,之後會再加入評測S21 Ultra。

今年是連續第二年三星在春季一次氣發表三款旗艦機(這次比較接近冬季末)。此外與去年相同,這次Ultra系列與其它兩款非Ultra的差異很明顯,仔細分析的話,彼此差異變得更大,這可以舉例的地方很多,而且有些真的很重要,例如螢幕,不像去年三款全都有1440p解析度,今年只有Ultra才有較高的解析度,S21只有1080p。去年三款螢幕都是曲面弧度,今年只有Ultra有。去年三款都有高螢幕更新率,今年只有Ultra才有更進階的自適應螢幕更新模式。

相機方面,儘管S20 Ultra在發揮它厲害的相機硬體規格所帶來的潛力時或許有一些問題,但規格就是比S20+及S20優秀很多。S21 Ultra更上層樓,內部元進一步改良,S21與S21+郤延用去年的規格。

不只於此,本篇主角S21讓很多人覺得失望的一點是其背蓋為塑料材質。不過在接下來的評測中,我們會解釋這不完全是缺點。只是這更深地強調S21與一款真旗艦以及比它更低階機款的差異。

P1_2.jpg

 

身為S21家族,S21、S21+、S21 Ultra當然有許多共通之處。晶片都是同一顆(依場不同仍然會有兩種版本),都使用第二代超聲波指紋辨識系統(高通公司的技術),都有立體聲喇叭與IP6防塵防水,都沒有microSD卡槽。

Galaxy S21 5G 主要功能

  • 機身:長151.7 x 寬71.2 x 厚7.9mm,重量169公克,正面為康寧玻璃(Gorilla Glass Victus),背蓋為塑料材質,金屬中框,IP68防塵防水(水面下1.5公尺,30分鐘)
  • 螢幕:6.20吋Dynamic AMOLED 2X面板,螢幕更新率120Hz,HDR10+,亮度1300尼特(峰值),解析度1080x2400,寬高比20:9,細膩度421ppi,Always-on 功能
  • 晶片:
    • 國際版-Exynos 2100 (5奈米):八核CPU (1核2.9 GHz Cortex-X1 & 3核2.80 GHz Cortex-A78 & 4核2.2 GHz Cortex-A55),顯示晶片Mali-G78 MP14
    • 美國/中國版/台灣-高通SM8350 Snapdragon 888 (5奈米):八核 (1核2.84 GHz Kryo 680 & 3核2.42 GHz Kryo 680 & 4核1.80 GHz Kryo 680,顯示晶片Adreno 660
  • 記憶體:128GB/8GB RAM,256GB/8GB RAM。UFS 3.1
  • 系統:Android 11 + One UI 3.1
  • 後鏡頭
    • 廣角 (主鏡頭):1200萬畫素,f/1.8,26mm,元件尺寸1/1.76",像素尺寸1.8µm,Dual Pixel PDAF,OIS 
    • 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f/2.2,13mm,120˚,元件尺寸1/2.55",像素尺寸1.4µm,Super Steady影片 
    • 望遠鏡頭:6400萬畫素,f/2.0,29mm,元件尺寸1/1.72",像素尺寸0.8µm,PDAF,OIS,1.1x光學變焦,3x混合變焦
  • 前鏡頭:1000萬畫素,f/2.2,26mm,元件尺寸1/3.24",像素尺寸1.22µm,Dual Pixel PDAF
  • 錄影
    • 背鏡頭:8K@24fps,4K@30/60fps,1080p@30/60/240fps,720p@960fps, HDR10+,立體聲錄音,陀螺儀-EIS
    • 前鏡頭:4K@30/60fps, 1080p@30fps.
  • 電池:4000 mAh,快充25W,USB Power Delivery 3.0,15W快速無線充電,4.5W反向無線充電
  • 其它:屏幕下指紋辨識器(超聲波),NFC,FM radio(Snapdragon模式;此功能依推出市場而定),Samsung DeX,Samsung Wireless DeX(桌機使用體驗),Samsung Pay(支援Visa、MasterCard),ANT+,Bixby自然語言命令和聽寫

追隨Apple的腳步,S21的紙盒也瘦身、三星決定不再附充電器與耳機,讓盒子明顯縮小。

P1_3.jpg

 

一般來說你家裡應該有好幾個之前買的手機所附的充電器,所以隨著未來愈來愈多廠商不附充電器,應該對於減少電子垃圾有幫助,因此減少的貨物量與物流運送將可以減低碳排放。雖然某方面而言保護環境仍不是廠商們這麼做的主要原因,但共同減少碳排放仍然是一個讓人肯定的理念。

話說回來,三星提到充電器雖然獨立販售,但價格將有所調降,這樣做似乎是朝對的方向沒錯。

P1_4.jpg

開啟盒子後,裡面有S21手機、一條USB C對C傳輸線,這意味你需要有一顆USB PowerDelivery充電器,若是你沒有Type C孔的充電器就要另外一條USB A轉C接頭的傳輸線。

受到法國政府法規的規定,在法國上市的手機需要附耳機,所以法國上市的S21將會配置近幾年Galaxy系列搭配的AKG耳機。

 

設計

經過幾代沒什麼大變化的設計後,Galaxy S21家族的設計語彙這次加入比較大的改變。與機身不同顏色的相機模組,霧面背蓋,讓2021 S21系列有明顯不同的外觀。

P2_1.jpg

過去常見的鏡頭駝峰改成半島式的設計-鋁製框直接流貫入左上角凸起的相機群組。由於相機模組所需的厚度超出手機廠商想要的手機厚度,我們已經看到廠商做了各種嘗試來隱藏或是彰顯這樣的高度,並將其納人手機整體設計元素裡。三星這次採取後者做法,我們覺得營造出來的視覺效果很不錯。

此鋁材質包覆的相機框並不是手機中框的一部份;因為如果與中框整合成為一體,將變成手機在維修時無法拆解。這個包覆框本身似乎是金屬材質-因為邊緣硬度是可以銼平指甲。

P2_2.jpg

本篇拿到的Galaxy S21為星魅紫-藍紫色的背蓋與玫瑰金的中框。這樣的顏色讓人容易聯想到是給女性用戶使用的,但在我們以男生為主的辦公室中,也有很多人喜歡這款顏色,所以就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顏色囉。

P2_3.jpg

S21的背蓋是讓許多人意見分岐的地方-與近期很多手機一樣也是磨砂消光,有不易沾染指紋油污的優點(S20系列很容易沾染)。但它的材質是塑料,感覺起來就很廉價,S21家族應該就是要有很尊貴的質感,即使是最小台的S21也不例外,是不是?

然而,塑料材質並非完全沒優點。如果你有機會同時能親自體驗到S21、S21+、S21 Ultra,當你拿到S21時,你可能會特別的再拿起它與其它兩款比較比較,因為它尺寸最小,更容易放入口袋,以及更輕的重量(Sub6版本S21的重量169公克,mmWave版S21的重量171公克,同樣是4000 mAh電池容量與相同螢幕尺寸的S20,重量就多了6公克)。如果背蓋換成玻璃的話勢必再讓整體重量增加個幾公克,經過考量,三星,包括喜歡輕巧型手機的用戶們可能不願意這樣。此外,塑料材質背蓋會比較耐摔。

P2_4.jpg

當我們觸摸S21與S21 Ultra比較時,S21 Ultra的背蓋摸起來比較滑順,S21摸起來比較粗糙一些些,與同是塑料背蓋的S20 FE觸感很像,甚至也接近Note20(非Ultra那款)。我們要說的是,內行的人一摸就知道哪一款背蓋是塑料材質,哪一款是玻璃材質、但與玻璃材質相比,一味的認為S21塑膠材質背蓋比較差是沒有意義的,但質感的確是比較沒那麼高級。

S21正面螢幕與S20同樣是6.2吋,但手機整體寬度比S21多了約2mm(S20手機尺寸151.7 x 69.1 x 7.9 mm)。S21的相對來說螢幕邊框稍微厚一些,而且螢幕左右兩側捨棄圓弧設計-S20的有稍微弧度的,S21則是完全平整。雖然說全平整的螢幕不太會讓消費者嫌棄S21,但超薄邊框與兩側具弧度的螢幕長久以就是讓人想到高端的三星手機,因此S21這麼做是有點走回頭路的感覺。

P2_5.jpg

關於螢幕周圍的邊框厚度,我們很想知道三星為何要這樣設計的邏輯-為何螢幕兩側黑色的邊框厚度與螢幕下方的是不同(兩則比較細,下方比較厚),當然啦,如果螢幕兩側黑色邊框厚度做得跟下方一樣,勢必讓螢幕周圍黑色邊框看起來變厚了,但優點是整體的視覺會比較統一。還好,透過預設的桌布配色,可以減低我們這一方面的抱怨。

P2_6.jpg

正面自拍鏡頭的開孔如照片所示很小,放置在中央正上方,與S21+、S21 Ultra一樣。

除了前鏡頭,其它部份的設計也與其它兩款S21相同,例如喇叭,上面這組隱藏在螢幕下方,聲音從介於中框與康寧的Gorilla Glass Victus交界處的細縫傳出。

P2_7.jpg

另一個與S21+及S21 Ultra規格相同的地方是,S21也使用同一款新的,來自高通的第二代超聲波指紋辨識器(可參考這篇介紹)。指紋辨識區域面積8平方公分,比S20的4x9平方公分還大,這顆4x9平方公分辨識元件從S10時代就一直被其它機型延用而且保受批評,S21總算換成更大更積的,應該可以帶來更佳的使用者體驗。

我們說「應該」,實際使用後,它的體驗的確有提升;在我們的測試過程中,沒成功辨識的次數降成個位數,幾乎不會造成使用的困擾了。實際解鎖過程的速度可能比同級對手最快的還慢一些(約1秒),如果你希望更快速取用相機或趕時間,可以到開發者設定選項把動畫比例降低以取得更快的反應。

P2_8.jpg

Galaxy S21螢幕玻璃最上層出廠預設有貼一張塑膠貼,它可能會影響我們評測過程的多個面向,所以測試指紋辨識時我們一開始就將它撕掉。不過既然它在出廠時三星就貼好了,我們不認為它會對指紋辨識有什麼影響。另外一方面,如果貼上外面在賣的玻璃或塑膠保護貼,大家的使用體驗可能會不盡相同。

接下來看S21中框周圍的按鍵,電源按鈕位於右側,大約在中間位置上方約1公方的地方,電源按鈕上方是音量鍵,音量按鈕與電源按鈕中間有一天線條。

P2_9.jpg

SIM卡槽位於機身下方,S21有雙卡雙待(5G+4G),不支援microSD。三星旗艦款手機不再支援3.5mm耳機孔,S21同樣不支援。它底部的連接孔是USB-C。除了SIM卡槽、USB-C孔,麥克風與喇叭也位於機身底部。頂部部份有兩個小圓孔,一個是麥克風,另一個孔是作為聽筒/喇叭的呼吸孔用途。

▼ 左側中框

P2_10.jpg

▼ 底部有喇叭、USB-C孔、SIM卡槽

P2_11.jpg

▼ 頂部有麥克風以及喇叭向上傳遞的端口(呼吸孔)

P2_12.jpg

 

低解析度,同樣的螢幕尺寸與更新率

Galaxy S21配置6.2吋螢幕-與S20相同尺寸。但解析度郤不是S20及S20+的1440p,而是改為1080p,必須說的是,6.2吋螢幕採用1080x2400解析(寬高比20:9)有421ppi的細膩度仍是非常好,畫面看起來很銳利,即使你將字型縮小仍然很銳利,不會糊掉。

P3_1.jpg

在螢幕更新率模式方面,S21用的是「自適應更新率模式(Adaptive refresh rate mode)」,而去年S20則是「高移動平滑模式(High motion smoothness)」。 「自適應更新率模式(Adaptive refresh rate mode)」是從Note20 Ultra開始導入的,會依據顯示的內容及操作調整螢幕更新率。

如同S20,S21最高可以120Hz螢幕更新率做顯示,但它認為適當時也可以調減最低到48Hz來顯示,如此可以在電池續航力與使用者體驗之間取得平衡。S20就沒這麼聰明。根據規格來看,S21 Ultra可以進一步調降到僅僅10Hz。

螢幕面板品牌名稱叫作「Dynamic AMOLED 2X」,當中2X意味有高更新率功能,Dynamic AMOLED則表示支援HDR10+。三星表示S21有1300尼特峰值亮度,比S21 Ultra及Note20 Ultra的1500尼特稍微低一些。這樣高的亮度只有在觀看HDR影片時才有可能達到,而且不會整塊面板都同時這麼亮,只會依照HDR影片內容的呈現讓面板局部區域達到這麼高亮度以實現高動態範圍表現-這是OLED面板的工作原理。

針對我們標準的75%測試色板覆蓋率(test swatch coverage),白天在室內以手動方式把亮度調最高時,Galaxy S21達到416尼特的亮度。接著將手機放在電燈強光直射螢幕上的時候,不論自適應亮度(Adaptive brightness)有開啟與否,測得亮度可上升非常多到達856尼特。416尼特及856尼特的亮度在旗艦級距中都算很不錯,以下表格中只有Note20 Ultra及S21Ultra的亮度稍微再比S21高一些。

BrightTEST.png

 

再來我們來看生動模式vs自然模式在處理渲染的情況,生動模式是系統預設的模式,它的廣色域讓色彩表現生動討喜,在sRGB測試色板我們測得dE2000 3.9,白點偏離標準約5個單位因而有些微偏淡藍,在預設生動模式下,冷暖色調的滑桿位於中間,若我們將它調到右邊時,白點偏離標準會在2個單位以內,平均標準差就降到dE2000 3.4。若調到最暖色調時,整體色彩當然會往淡黃色色偏去。

當你想要有精確的sRGB渲染表現時,就會想要切換到自然模式。我們在此模式下測得dE2000 1.3的平均標準差,白點偏離標準僅僅1.8個單位。然而,這個模式在色彩飽和度與亮度都會低一些。

今年S21新加入「護眼模式(Eye Comfort Shield)」,可以幫你過濾藍光,並依照一天的時間調整螢幕顯示的色調(預設模式是「自適應」,到了夜晚濾藍光的效果最明顯),或讓你設定排程。它還會分析你的使用方式,透過自動識別你觀看的內容及觀看時的日光環境,自動調整藍光過濾,目的是減輕你雙眼疲勞,保持舒適。

▼ 螢幕設定,可選淺色(Light)或深色(Dark)模式。「Brightness」是亮度,下方的「Adaptive brightness」是自動亮度開關。「Motion smoothness」是螢幕更新率設定,預設為「Adapive(自適應更新)」。「Eye comfort shied」是護眼模式。「Screen mode」是顯示模式,有Vivid(生動)與Natural(自然)兩種模式。

P3_2.jpg

▼ Motion smoothness設定,「Adaptive」是自適應-依使用情況自動調整螢幕更新率至120Hz,讓動畫顯示或滑動時的畫面捲動更流暢。「Standard」是標準模式-使用60Hz螢幕更新率以獲得較長的電力續航力。

P3_3.jpg

▼ 螢幕模式有「Vivid-生動」及「Natural-自然」模式。下方「White balance」是白平衡,可以調整冷色或暖色調。

P3_4.jpg

▼ 「White balance」白平衡的進階設定,可各別調整三原色R、G、B

P3_5.jpg

▼ 護眼模式,透過降低藍光並使用較暖顏色讓眼睛來減輕眼睛的疲勞。在晚上睡前開啟這功能可以因為減少藍光的刺激讓你較好入眠。「Adaptive」-基於一天的時間自動調整螢幕色彩,隨著一天時間的過去,螢幕會做細微的顯色整整,到了晚上會變成明顯的淡黃色調。「Custom」-選擇適合自己的色溫並設定排程。「Colour temperatur」這選項只有在你選擇「Custom」時才會出現讓你調整色溫。

P3_6.jpg

當你使用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YouTube這類串流服務的App觀看影片時,就能享受S21支援HDR帶來的觀看體驗。

回到螢幕更新率上,在Motion smoothness當你選擇標準模式,不論手機做什麼操作,它會維持60Hz的螢幕更新率。

在Motion smoothness若選Adaptive模式,它的使用情境是,在你最後一次與手機互動後若沒再觸踫螢幕,螢幕更新率會降到60Hz,此時你當你再開始觸控螢幕幾秒後,它才會又以120Hz顯示。在系統UI、看網頁、瀏覽社群時都會有這樣的使用情境-滑一滑螢幕,看一下,再接著滑動或捲動,螢幕更新率也就在60Hz與120Hz之間自動切換。

P3_7.jpg

當然,還有許多上述使用情境例外的情形。舉例來說,在YouTube App裡,當你播放24fps的影片時,S21會維持120Hz螢幕更新率,但如果影片是30fps與60fps,螢幕更新率會以60Hz顯示。

我們在猜,在這裡之所以會以120Hz播放24fps影片,是為了避免以60Hz的螢幕更新率對24fps的內容進行3:2 pulldown運算有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個問題)。但是如果螢幕有支援,為什麼不是以48Hz來播放24fps的影片? 有趣的是,如果在瀏覽器在觀看YouTube,S21反而會使用48Hz螢幕更新率。所以,這會不會可能是YouTube App本身的限制?因此在App裡是以120Hz(24fps)或60Hz(30fps或60fps)顯示,在網頁則是48Hz顯示24fps。

遊戲方面,三星將會讓許多已支援60fps以上的熱門遊戲也能在S21以高更新率執行。在我們的測試中,SHADOWGUN LEGENDS、真人快打、死亡扳機2、空軍1945、奧托的奧德賽以及Pac-Man都能以120Hz顯示。

其它螢幕更新率的搭配部份,相機程式觀景窗是60Hz-這可能是為了配合影像感測器的讀取。顯示Google地圖時是60Hz。奇怪的是,在Always on Display也是以60Hz顯示-我們覺得1Hz就夠,然而這也許是因為AOD功能若使用1Hz螢幕更新率,會有螢幕烙印相關的顧慮,因為才要讓螢幕偶爾重刷一下螢幕上這些像素。

 

Galaxy S21電池續航力

S21電池容量4000 mAh,與去年S20一樣。與S20相同螢幕面板,但S21有更省電的晶片,有自適應更新率的螢幕,因此理論上S21的電力續航表現會再好一點。

結果顯示S21的電池續航表現好很多。以下是各別項目表現:

  • 3G連續通話:27小時30分
  • 網頁連續瀏覽:10小時57分
  • 影片連續播放:15小時10分

3G連續通話項目,S21比S20+的21小時還要久,S20只有14小時。網頁瀏覽項目S21獲得將近11小時(S20是10小時48分)。影片連續播放進步更明顯-獲得21小時續航表現。

我們使用Android 11內建的工具來持續監測螢幕當下的更新率,測試時S21是在「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模式」下進行的。我們瀏覽器編程每10秒會刷新一次頁面,每次刷新會觸發峰值刷新率120Hz,然後在1至2秒後就會掉回60Hz。這樣的編程很接近一般人真實使用手機的情境-滑動手機螢幕,更新率衝至120Hz,你閱讀一些在螢幕上的內容,螢幕更新率往下掉到60Hz。影片播放部份,在測試時我們讓手機維持120Hz更新率-因為你觀看24fps內容影片時,S21就真的以120Hz顯示,因此會比較接近實際使用的情形。

▼ 綜合耐久時數測得93小時。此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

battery_S21.jpg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看影片,那麼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做調整,來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力參考,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不同手機的電力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而變化,這個連結連過去還能看到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 為方便比較,這裡是S20電池續航力,螢幕更新率60Hz,螢幕解析度1440p

undefined

▼ S20電池續航力,螢幕更新率120Hz,螢幕解析度1080p

undefined

 

充電速度

S21盒子並沒內附充電器,所以你必須使用手邊既有的來幫它充電。如果你有USB PowerDelivery充電器,或者QuickCharge 4以上版本跨標準的充電器,就可以搭配盒子內的USB-C線進行充電。如果你的充電器不是這兩種規格,就需使用一條USB轉C的充電線才行。

S21支援25W可編程電源,全名是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簡稱PPS,是一種使用USB PD協議輸出的可以實現電壓電流調節的充電技術。Note10+及S20 Ultra有支援到45W,在它們之後的機款就沒有支援,但這還好,因為45W充電器充電速度並沒有比它們隨盒內附的25W充電器快多少,而且那時你如果有買Note10+或S20 Ultra,45W充電器還要另外購買。話說回來,現在你若買S21,25W充電器變成也要額外購買。

P3_8.jpg

提醒大家的是,三星提到他們將調降25W充電器官方售價,如果想要購買的消費者們可以再等等;目前許多賣場的售價差異很大,有些是單賣充電器,有些則與充電線綁在一起賣。

底下S21的充電速度測試是使用25W進行。手機從沒電狀態充30分鐘可以充至55%電量,完全充飽話要1小時13分。S21充半個小時的結果與去年的S20一樣,都是可達55%,但完全充飽電話要比S20多10分鐘。如果你使用任何有達到25W以上且支援PPS的PD充電器來幫S21充電,充電速度就有可能與三星官方的25W相同。如果你拿舊手機附的充電器幫S21充電,功率不到25W的話,充電時間就會比這裡測試的要久。

我們有手邊既有的18W(支援QuickCharge 3.0)充電器測試,S21充半個小時可達40%電力,完全充飽需要1小時25分。

S21_Bat_1.jpg

S21_Bat_2.jpg

Galaxy S21也支援無線充電,使用相容規格的無線充電板大約可達10W。手機本身支援反向無線充電,輸出達4.5W-三星給這個功能名稱為「Wireless PowerShare」。反向無線充電的功能中,你需要設定當S21本身電池電力低於某個百分比以下時就停止反向無線充電,設定的百分比可從30%到90%,每增加一個刻度是5%。

在設定中你還可以選擇是否開啟/關閉「快速充電(預設是關閉)」、「相容高通舊版QuickCharge 2.0自適應快速充電」。在三星採用超級快充前,他們就已經有這樣的標準很多年-目前所使用基於PD充電功能就有提供讓你開啟/關閉(預設是開啟)選項。此外還有第三個開關讓你停用無線快速充電,關閉話手機仍可以無線充電,只是沒有快速充電功能,快速無線充電時,充電板的散熱風扇會啟動形成噪音,而且充電板的LED指示燈也會亮起,因此關關無線快充只以標準無線充電就能避免此噪音及LED燈的燈光干擾。

▼ Device care(裝置維護),可關閉背景執行程式與執行檢查。下方可檢視電池剩餘電力、手機空間使用狀態、記憶體使用狀態、裝置保護功能

P3_9.jpg

▼ 電池使用狀態,可查看自上次充飽電後或最近7天的使用情形。

P3_10.jpg

▼ 省電模式設定。開啟後,將限制網路背景傳輸、同步、位置檢查,而且高移動平滑模式(Motion smoothness)將切換至標準模式。額外選項還有「Turn off Always On Display-關閉AOD」、「Limit CPU speed to 70%-調降CPU速度至70%」「Decrease brightness by 10%-降低亮度10%」、「Turn off 5G-關閉5G網路」。「Limit apps and Home screen」若有開啟,則會進一步更省電;只允許預先選定的App運作、限制所有背景活動、關閉Edge面板、啟用深色主題

P3_11.jpg

▼ Wireless power sharing:反向無線充電。「Battery limit」-設定當S21本身的電池電力低於30%時就停止反向無線充電

P3_12.jpg

▼ 其它電池設定。Adaptive battery-將不常使用到App的用電量調低。Enhanced processing-針對較耗效能的應用程序和遊戲,加快其處理速度,打開此選項會比較耗電。Show battery percentage-顯示電池百分比。Show charging information-當Always On Display關閉時,手機充電時顯示充電百分比以及多久可充飽電。Fast charging-快速充電。Super fast charging-超級快速充電。Fast wireless charing-快速無線充電。

P3_11.jpg

▼ 啟用快速無線充電時,充電板的散熱風扇會啟動形成噪音,充電板的LED指示燈會亮起,不適合夜間睡眠時啟用,因此關關無線快充只以標準無線充電就能避免此噪音。如果有啟用快速無線充電,還可以設定排程來關閉無線快充。

P3_14.jpg

 

喇叭測試

Galaxy S21採用已成為三星旗艦機款慣用的喇叭/揚聲器設計-聽筒同時做為第二喇叭,主喇叭位於手機底部的中框。S21直拿時,聽筒端喇叭為左聲道,若是橫向拿著時,左右聲道會依據你面對螢幕的方向自動調整。

經過測試,S21音量獲得「Good」評價,人聲與高音的表現很乾淨,讓人喜歡,但低音比較欠缺一些。相較之下,iPhone在低音比較明顯,不像S21那樣「薄薄」的,雖然iPhone音頻範圍(frequency range)高頻部份與S21差不多,但在低音部份就是比S21紮實一點。

底下這張圖是Galaxy S21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張截圖連結或此連結,整張都是超連結可連過去Gsmarena官網,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來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示範音樂,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此外你還可以選擇不同款的手機來試聽它們的音色表現,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來做比較(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你就可以看到各它們各自LUFS曲線圖,並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LUFS絕對值愈大代表音量愈大,例如-26.4就比-24.4音量大聲。「Speaker frequency response - 喇叭響應頻率」圖表則告訴你各款手機在低頻、高頻和中頻的重現與滿載輸出「0db」這條水平線的距離,愈接近「0db」愈理想。

Speaker.png

註:頻率範圍是其一波段(Frequency Group)的頻率最高點與最低點間差距之表現方式,以赫(Hz)作為表示單位。例如極高頻(Very High Frequency,簡稱VHF)波段的頻率範圍是30百萬赫(MHz)至300百萬赫,而中頻(Medium Frequency,簡稱MF)的頻率範圍則是300千赫(kHz)至3,000千赫。頻率範圍一詞,亦用於表示某一個音源能產生聲音的音頻範圍。例如人類語音的頻率範圍約是100赫到3000赫間。在相似的情形下,有時也用於表示音響所能產生音樂的音頻範圍,例如一個頻率範圍標示為50Hz-20kHz的喇叭,即表示它所能產生的最高頻率聲音為20千赫,而最低頻率聲音則為50赫,此等表示音響處理與輸出音頻範圍的用法上,頻率範圍與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二詞因其理念的相近以及標示方法的近似,常易造成觀念的混淆。然就實際的用法而言,音響設備中只有喇叭才用頻率範圍作為品質與規格的參考數據,以範圍愈廣愈佳,如標示為頻率響應,則參考價值更大。其他的設備如擴大機、錄音機、唱片等,則僅用頻率響應來表示其處理音訊的範圍及能力,此項規格通常包括前述頻率範圍的數據,另加上容許度的正負dB(分貝)數值以顯示頻率響應曲線的平直度。(參考

 

OneUI 3.1 + Android 11

Galaxy S21出廠預設搭載Android 11,三星表示會讓它保證有三次主要版本的升級,意味S21將可一路升級到2023年的Android 14。在Android 11之上則加載三星自家 OneUI 3.1-算是剛獲得升級的去年款Galaxy系列的OneUI 3.0的微幅更新。嚴格來說,OneUI從2.5版本到3.0變動的幅度也不大。

P4_1.jpg

OneUI 3.1基本上看來類似前一代,然而你還是可以看到一些不同處。例如螢幕鎖定畫面撥號與相機這兩支預設捷徑的顏色現在變成單色-以前是隨著App色彩設定顯示對應的顏色。奇怪的是,如果你在此選擇其它App當捷俓,不論你選擇的是系統內建的或第三方的App圖示類型,該App都會維持原來的App色彩。

螢幕鎖定畫面新加入的功能之一是「數位健康(Digital wellbeing)」-不需要手機解鎖即可在螢幕鎖定畫面這裡看到你使用手機的時間,包括前三個使用最長時間的App名稱。另外,always-on display顯示設定也有簡化。

▼ 螢幕鎖定畫面,左下角是撥號程式捷徑,右下角是相機捷徑

P4_2.jpg

▼ 螢幕鎖定畫面左下及右下角的程式捷徑可以開啟/關閉,也可以選擇其它程式

P4_3.jpg

▼ 當點擊螢幕鎖定畫面的時間時,可以顯示實用資訊,可以選擇要顯示哪些實用資訊,例如音樂、天氣、今日行程、下一個鬧鐘、數位健康(digital wellbeing)、Bixby Routines(透過機器學習你的使用模式和偏好,然後手機據此推薦你執行某些工作,例如建立「晚安」的日常行程、在特定時間將手機自動轉成靜音、延長夜間模式等。)

P4_4.jpg

P4_5.jpg

 ▼ 自訂螢幕鎖定畫面的時間樣式及背景

P4_6.jpg

使用屏幕下方指紋辨識來解鎖手機很方便,上面我們提過三星在這部份已經有改善效能。配合新一代硬體,現在註冊指紋檔時可以減少你手指按壓的次數。此外你還可以使用臉部辨識-在某些情形它會比較方便,但由於S21只透過前鏡頭進行臉部掃描,不像iPhone使用Face ID系統會掃描臉部特徵,因此S21的臉部辨識安全性會較低。

▼ 指紋建立

P4_7.jpg

P4_8.jpg

P4_9.jpg

▼ 「Fingerprint always on」選項打開時,即使手機螢幕是關閉的,也可以掃描你的指紋。「Show icon when screen off」,開啟的話,在螢幕關閉時會顯示指紋掃描區域的範圍。「Show animation when unlocking」解鎖時顯示動畫效果

P4_10.jpg

另外一個明顯的改變是當你下拉訊息通知選單時,即使只有一則通知或者根本沒任何通知,下拉通知選單會整個覆蓋下層的螢幕畫面(以前是最後一則通知訊息下方的畫面仍然可看得見)。此外,在快速功能開/關選單的最後面有「+」的圖示讓你直接就能編輯/調整各個捷徑,不需要到選單裡去設定。

▼ 下拉通知中心

P4_11.jpg

P4_12.jpg

P4_13.jpg

P4_14.jpg   

▼ Android 11版本之後的通知歷史記錄功能還在,可查看近期及過去24小時的記錄。它要到設定選單裡才找得到,雖然不是那麼直覺,但當你需要查詢因不小心太快刪掉的訊息通知,郤忘了它是什麼,這個功能就很實用。此功能預設是關閉的,記得要到設定中開啟。

P4_15.jpg

針對即時訊息類App在下拉通知中心的處理方式,Android 11有提供所謂Bubbles(泡泡),One UI 3.0也跟著採用,這是三星之前Smart pop-up view功能的另外一種型式。Bubble與Smart pop-up view可以在「浮動通知」子選單裡找到,你也可以將它們關掉,只使用傳統的訊息通知卡片介面。

下拉通知選單中,Bubbles(泡泡)可以以「對話」方式展開,你只要點一下該圖示就會展開對話條或進一步展開成像浮動的對話視窗,看完後可以再最小化變回一個泡泡圖示,就像Facebook聊天程式的處理方式那樣。

Smart pop-up則是One UI比較少人知道的功能。你必須事先選定哪些App傳送過來的訊息可以以Smart pop-up彈窗浮動於既有視窗畫面之上。當有來自某支App新訊息時,它會彈出該程式的小圖示,此時點擊它就會以浮動視窗展開在既有視窗的上層,你可以進一步將視窗最大化或再一次縮小回小圖示。

▼ Bubbles的漂浮通知樣式

P4_16.jpg

P4_17.jpg

P4_18.jpg  

▼ Smart pop-up view的漂浮通知樣式

P4_19.jpg

P4_20.jpg

P4_21.jpg  

▼ 伴隨最新版Android,新的媒體控制功能整合在Onu UI。如果不同App正在播放多媒體,你可以在功能快速切換按鈕選單的下方看到這些App的媒體播放選單,左右滑動可以在不同App切換檢視。底下可以看到Spotify及Tunein radio這兩支程式的播放介面

P4_22.jpg

P4_23.jpg

▼ Android 11之前版本的One UI 2.5就已經有以下這個媒體播放視窗,提供可讓你選擇輸出裝置或三星音樂分享(Music Share)的類似功能。

P4_25.jpg

▼ 音量控制面板介面也有重新設計,現在四個滑動桿是垂直排列,而非舊版OneUI那樣是水平排列的。

P4_24.jpg

▼ 另一個三星將原生Android 11將以改良然後加入OneUi 3.0的功能是,在分享選項中,你可以將常用進行分享的App釘選在分享列表最上方。例如你常分享資訊給某位在FB的朋友,就可將該朋友釘選在分享選單的最上列,這時FB Messenger這支程式會自動排上來(左下方有圖釘小圖示),底下圖例我們除了釘選一位FB的好友,另外還釘選Bluetooth及Quick Share兩支程式。

P4_26.jpg

P4_27.jpg

P4_28.jpg  

Google在今年Android版本調整的另一個功能是權限的處理,三星同樣整合進One Ui 3.0裡。現在當有應用程式需要系統的某個權限授權允許時(例如對相機與錄影,或位置資訊),你會看到一個新的提示視窗,有拒絕、只允許程式使用中、以及只允許這一次(意思是每次都詢問)三種選項的授權。如果你想讓程式持續存取某個權限,在設定中有提供第四種選擇-永遠允許。永遠允許這個選項放在系統設定中讓有需要的人再開啟,不放在彈窗顯示的用意是避免用戶在程式要求授權時不小心,或是選太快而而選到永遠允許。當然,這些權限都可以事後再到設定變更。

▼ 安裝AnTuTu Benchmark跑分軟體後第一次執行程式時,跳出它需要允許照相、錄影、讀取位置的權限。第三張是針對AnTuTu Benchmark對於位置存取授權的設定

P4_29.jpg

P4_30.jpg

P4_31.jpg  

系統設定選單有細微但具意義的改版。子類別透過小圓點及額外的留白讓閱讀起來更易辨識,選單功能的近期搜尋則改成泡泡框而不是清單樣式。此外,有新加入透過hashtag標籤來搜尋設定裡的相關項目-可以將概念上相關但散落在不同設定類別的選項找出來。

▼ 系統設定

P4_32.jpg

P4_33.jpg

▼ 在搜尋設定裡輸入#Security,可透過標籤分類找出相關設定選,例如螢幕鎖定選項下的「鎖定類型」、生物安全選項下的「尋找我的手機」、「生物識別」、以及進階選項下的「傳送SOS訊息」都會列出來 

P4_34.jpg

 

撥號程式有帶來許多外觀上的改變,來電外觀有兩個樣式可以選()。此外你還可以設定來電的背景畫面或影片(但無法為不同聯絡人設定不同的來電背景圖片或來電背景影片)。

▼ 來電介面可設定背景

P4_35.jpg

P4_36.jpg

▼ 選擇來電顯示樣式

P4_37.jpg

▼ 選擇來電背景

P4_38.jpg

P4_39.jpg

您可以透過將Galaxy與其它設備搭配使用來實現不同的使用情境。DeX是三星獨家功能,可讓你將手機化身為一台「電腦」,外接顯示器與鍵盤後進行生產力的工作-它可以透過無線或HDMI運作。

「Link to Windows(連結至 Windows)」會在電腦上提供一個介面視窗,讓你可以在電腦上同步使用手機的應用程式,不需拿出手機便可以透過電腦在手機上傳送訊息、檢視最近相片、管理訊息、在手機與電間互傳圖片、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甚至撥打電。

另外一個比較沒什麼的功能是讓其它裝置有「Continue(繼續)」的功能。你必須要在想使用「繼續」功能的兩台裝置上登入自己三星帳號,而且要在同一個Wi-Fi網路,藍牙也都要開啟,並且使用三星自家的瀏覽器或Note程式。然後你就可以在兩台裝置間複製貼上文字與圖片,並同步兩台裝置瀏覽器的分頁。

▼ Samsung DeX說明,可透過無線或有線將DeX介面投放至電視或電腦

P4_40.jpg

▼ Continue(繼續)功能說明

P4_41.jpg

▼ 「Link to Windows(連結至 Windows)」功能

P4_42.jpg

P4_43.jpg

三星自家的軟體還包括Edge側邊螢幕-可將應用程式捷徑、指令動作、工具等放在側邊螢幕,平常是隱藏,要用時再從螢幕側邊滑出。你可以選擇側邊螢幕要放在螢幕左側或右側,並可調整它位於螢幕邊緣的上下位置。「Game Launcher」會把手機內的遊戲全放在這裡。

 

性能跑分

Galaxy S21也有兩種晶片版本,除了三星自家Exynos 2100,台灣上市的晶片是高通的Snapdragon 888(北美、中國上市的版本)。

兩種晶片版本這樣的做法過去讓三星受許多批評,因為這兩款晶片在性能、電力續航確實會不同。這時常引起技術上的爭論及討論區上的論戰,但對實際的使用郤影響不大。儘管如此,在客觀的數據測量顯示,近年高通Snapdragon晶片還是比三星的Exynos系統優秀。然而這樣的情形在2021年隨著三星捨棄自家CPU設計而採用安謀的架構,也就是與高通Snapdragon的架構,因此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

P4_44.jpg

CPU部份,Exynos 2100及Snapdragon 888都是三個叢集並使用相同的核心(傳高通在主核心有所調校):1核Cortex-X1(基於Cortex-A78,著重高性能設計)+3核Cortex-A78(負責一般工作)+4核Cortex-A55(負責低階工作)。

雖然兩種版本晶片的架構相同,但在時脈上有所不同:

  • Exynos版本-1x2.9GHz + 3x2.8GHz + 4x2.2GHz
  • Snapdragon版本-1x2.8GHz + 3x2.4GHz + 4x1.8GHz

對於會用上多核運作的程式來說,三星Exynos版本的晶片由於有較高的時脈會比較有優勢。相較之下,華為Kirin 9000晶片在負責一般工作的叢集核心使用較舊的Cortex-A77核心,但在高性能核心的時脈郤比高通Snapdragon 888及三星Exynos 2100還高,為1x3.13GHz Cortex-A77 + 3x2.54GHz Cortex-A77 + 4x2.05GHz Cortex-A55。

GPU部份,高通搭載Adreno 660,據高通說法,其性能比去年款多35%,耗能少了20%,雖然高通有列出一些其它關鍵的改良,但他們並未揭露Adreno 660有幾核心或是時脈資訊。

Exynos 2100的GPU則是Mali-G78,有14核,比上一代多了46%性能。至於華為Kirin 9000同樣也是Mali GPU,但核心高達24核,不過我們猜想它們的時脈應該會比較低。與高通相同,三星與華為也都沒揭露自家晶片在GPU部份的核心數。

Snapdragon 888與三星Exyons 2100都是採用三星5奈米製程-今年高通決定讓三星代工,之前是給台積電代工。

記憶體部份,兩款晶片版本的S21都採用LPDDR5的RAM,而且容量上,S21及S21+都有8GB。如果你覺得8GB還不夠,那你就只能再往上選擇S21 Ultra。儲存記憶體規格是UFS 3.1,容量有128GB及256GB兩種。

本篇評測S21的記憶體為256GB,晶片為Exynos 2100版本。

在GeekBench單核心方面,Exynos 2100晶片的S21證明比使用Kirin 9000晶片的Mate 40 Pro厲害。雖然有不少人認為不應該比較不同OS的,底下還是讓大家參考-iPhone 12在單核心的性能明顯是另一個級距。

▼ GeekBench 5(單核心運算),分數愈高表示性能愈好

GeekBench_5_single-core.png

多核心處理部份,華為Mate 40 Pro稍微嬴Galaxy S21,若再與OnePlus 8T相比(Snapdragon 865晶片),Mate 40 Pro嬴OnePlus 8T更多。另一方面,去年華碩的Zenfone 7 Pro與ROG Phone 3(Snapdragon 865+晶片)在多核心性能仍然嬴過Galaxy S21。

▼ GeekBench 5(多核心運算),分數愈高表示性能愈好

GeekBench_5_multi-core.png

AnTuTu 8是綜合型測試,測試手機的「多執行緒」、「Android執行環境」、「RAM運算」、「RAM速度」、「CPU性能壓力測試」、「CPU浮點運算」、「單線程CPU整形性能」、「單線程CPU浮點性能」、「2D繪圖性能」、「3D繪圖性能」、「存儲I/O」、「數據庫I/O」的綜合效能,測試繪圖性能時,手機螢幕是在開啟下進行。在此可以看到Galaxy S21的分數比Snapdragon 865高,但比Snapdragon 865+稍微低。

▼ AnTuTu

AnTuTu_8.png

Galaxy S21在GFX Manhattan ES 3.0(螢幕開啟模式)很厲害,在未加入Snapdragon 888晶片的手機進來前,測得118 fps成績,嬴過Snapdragon 865+以及華為的Kirin 9000晶片。

▼ GFX Manhattan ES 3.0(螢幕開啟模式)

GFX_Manhattan_ES_30_onscreen.png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開啟模式)

GFX_Manhattan_ES_31_onscreen.png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開啟模式)

GFX_Car_ChaseES_31_onscreen.png

然而,以上三項螢幕開啟模式跑分表現得到的真相只能對一半。為什麼這麼說?首先,iPhone 12的螢幕更新率沒有一款超過60Hz的,所以儘管A14晶片的GPU非常強悍,只給它60Hz的螢幕是浪費了它的性能。第二,S21的1080p螢幕解析度讓它在螢幕開啟項目的跑分部份,因為對GPU的運算負荷比較輕,因此獲得的分數自然會比競爭對手來得高,例如華碩ROG Phone 3、華為Mate 40 Pro在上面三種螢幕開啟模式的跑分都落後S21,但它們在接下來螢幕關閉模式的跑分可以看出GPU原始性能其實與S21很接近。這樣的測試環境會比較公平客觀。

▼ GFX Manhattan ES 3.0(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Manhattan_ES_30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Manhattan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Car_Chase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接著來看3DMark系列測試項目。S21表現中等,雖然分數嬴過Mate 40 Pro,但它的分數與去年Note20 Ultra接近,而且落後搭載Snapdragon 865+的手機很多,所以雖然嬴了Mate 40 Pro的Kirin 9000晶片,郤沒有什麼好值得鼓掌的。

▼ 3DMark S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ES_31_offscreen_1440p.png

▼ 3DMark SSE Vulkan 1.0(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Vulkan_10_offscreen_1440p.png

整體來說,搭載Exynos晶片的Galaxy S21性能夠power,但是並沒有達到讓人驚豔的程度。上面跑分測到的分數顯示Exynos 2100比起Exynos 990在性能上有明顯的提升,但Snapdragon 865仍然不遜色,因此我們推測一旦Snapdragon 888晶片的手機推出,性能應該可以輕易的嬴過Exynos 2100。

此外還有一個狀況是,最小尺寸的S21可能因為機身尺寸關係讓它在散熱設計的空間比S21+及S21 Ultra受到限制,S21+及S21 Ultra反而在散熱設計可能會因為做得比較好而且更好的跑分成績。S21在我們跑分軟體連續測試下,機身會感到有點溫度,但不至於太熱,這有可能也跟塑料材質背蓋在散熱效率比較差有關係。還有一點可能的因素是,整理本篇評測時,我們同時也有拿到S21 Ultra,它在一開機就馬上收到1GB大小的軟體升級,反觀S21是沒有的,因此S21之後經過軟體更新,或許跑分成績會再往上。

我們並不會因為S21相對不亮眼的基準跑分測試結果而否定它,實際上,這款手機拿在手上是種純粹的輕鬆。高更新率的螢幕加上最新款的晶片,讓我們操作起來相當流暢。不過,如果一款今年才剛發表手機在硬體性能上被去年的機款打敗,對有些用戶來說,感覺還是會不太舒服的。

 

與去年一樣的相機規格

Galaxy S21的相機配置幾乎與去年S20一樣。若按照規格表中的數字來看,我們不確定三星是否有使用新的感光元件,或者是否在鏡頭元件上做細微的調校。

P5_1.jpg

主鏡頭元件尺寸1/1.76",像素尺寸1.8µm,1200萬畫素,在它前方是26mm等效焦距,光圈f/1.8,支援光學圖像穩定功能。

超廣角鏡頭仍維持定焦鏡-只有S21 Ultra才有支援自動對焦。視野120度,光圈f/2.2,元件尺寸1/2.55",1200萬畫素,像素尺寸1.4µm。

長焦鏡頭等效焦距29mm。由於是6400萬畫素感測元件,它可以用來做混合對焦,在預設三倍光學變焦下可以達到「無失真」的效果。同樣的它也支援光學圖像穩定功能,光圈f/2.0。

前鏡頭也與S20一樣是1000萬畫素,感測元件尺寸1/3.24",像素尺寸1.22µm,支援自動對焦,等效焦距26mm,光圈f/2.2。

P5_2.jpg

這次三星在相機程式有做一些調整並加入新功能。首先,「Live Focus」模式這個名稱改成「Portrait」。而「Single take 一鍵拍錄」模式現在不僅能讓你選擇秒數,還可以讓你選擇想要拍攝的相片類型。

再來,現在超廣角鏡頭也可以使用專業模式了,不再侷於主鏡頭。但長焦鏡頭仍不行就是。

模式中有多了一個「Director’s view-導演」模式,可以讓你在觀景窗一次同時看到四個鏡頭的即時畫面,方便你挑選要使用哪一顆鏡頭來錄影。前鏡頭的影像可以以picture-in-picture或是與主鏡頭顯示的畫面以50/50分割同時顯示,此外也可以將前鏡頭關閉。要注意的是,只有當你選擇1080p@30fps模式時才能以「Director’s view-導演」做檢視,而且只有當中一顆鏡頭可以錄,並非全部鏡頭可同時錄。

另外一個與錄影功能有關的調整是,解析度模式現在可直接在觀景窗選擇,不必到設定選單去了。

▼ Single take 2.0 一鍵拍錄,多了讓你選擇想要拍攝的相片類型

P5_3.jpg

▼ 超廣角鏡頭現在也有專業模式

P5_4.jpg

▼ 錄影的「Director-導演」模式,可以同時看到所有/多顆鏡頭的影像

P5_5.jpg

▼ 觀景窗

P5_6.jpg

▼ 相機設定。Scene optimiser-使用Bixby自動偵測場景以優化拍攝結果。Shot suggestions-在觀景窗顯示導引來協助你拍出更棒的照片。Scan QR codes-辨識QR。Swipe Shutter button to edge to-指定在快門按鈕做向下滑動的動作,有連拍與建立GIF影像兩選項

P5_7.jpg

▼ 模式選擇,有AR Doodle(擴增實境塗鴉)、專業、全景、美食、人像錄影、專業錄影、超級慢動作、慢動作、縮時攝影;Director's view(導演模式)

P5_8.jpg

 

相片品質

S21在1月27日有收到640MB左右的軟體更新,這次更新包括相機拍攝表現的改善,以下相片是在這次更新後拍的,有解決未更新前一些奇怪的地方。Anyway,主鏡頭拍出的照片非常吸引人,動態範圍廣,色彩飽和度恰恰好。畫質細節很好,與現今市場上任何其它1200萬畫素鏡頭的表現相當。噪訊處理方面,雖然不像先前Note20 Ultra那樣幾乎完全看不到,但在此是獲得不錯的控制的。

▼ Galaxy S20,主鏡頭,1x,白天

Day_main_1.jpg

Day_main_2.jpg

Day_main_3.jpg

Day_main_4.jpg

Day_main_5.jpg

Day_main_6.jpg

底下我們拿S21拍的照片與S21+做比較(我們手邊沒有S20,不過S20+與S20的相機是相同的),我們發現S21的雜訊有較高-不是很明顯,但可以注意得到就是。色彩表現部份,S20+的紅色及黃色色調比較鮮明。另外S20+比較傾向保留亮部區域的細節,相較之下在S21的亮部區域的細節被修剪掉比較多。

▼ 左邊是S21,右邊是S20+,都是主鏡頭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S21超廣角鏡頭可以拍出銳利度很好的照片-圖像之清晰,甚至比S20+的還要好些。在此再一次看到顏色表現比較接近實際的樣子,看起來自然,不像過去那種太過鮮明的情形。動態範圍不像從前那樣寬-亮部區域細節沒有S20+來得多。

▼ S21,超廣角鏡頭,0.5x,白天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以下是S21與S20+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比較。我們比較喜歡S20+在色彩上看起來比較生動的樣子,但不置可否的,S21的照片銳利度比較好。

▼ 超廣角鏡頭,白天,左邊是S21拍的,右邊是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S21超廣角拍攝的失真校正功能預設是開啟的。我們讓S21超廣角拍攝時就採用這個預設值。開啟後,因失真校正需要用掉一些畫面範圍作為演算使用,犠牲掉的區域其實很少。此外超廣角鏡拍出的照片向來在四個角落區域的銳利度較低,在此看起來也還好。

 

 

 

▼ S21超廣角鏡頭,左邊開啟失真校正,右邊沒有開啟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在接著看S21長焦鏡頭拍照表現前,先來快速地看一下幾張主鏡頭使用完全解析度6400萬畫素拍的照片。它的主鏡頭使用正常拜耳RGB感測元件,儘管像素尺寸小,但實際可以補捉到比Quad Bayer/Tetracell彩色濾光片更細膩的顏色層次數據。

 

 

註:「Tetracell」是2X2陣列將4個相鄰像素合併為單一大像素,帶來更佳的降噪與提升HDR表現。隨著鄰接元件數量的增加,色彩串擾亦隨之增加,使像素合併技術更具挑戰性,儘管這些挑戰使Nonacell在理論面上受到侷限,但在三星自家Isocell Bright HM1元件技術的不斷提升,能大幅降低色彩串擾,使光學損耗和光學反射降至最低。

實拍結果顯示6400萬原始解析度的照片細節很細膩,與以1200萬畫素取得的照片相比,我們並沒看到動態範圍有因此而減損-所以在白天光線充足條件下,使用此模式是可行的,照片不會像之前我們評測過的有些手機反而變差。而且,當手機偵測到你是橫拿著它拍攝風景照時,在光線允許的條件下它會建議你使用6400萬畫素模式,你不妨可以參考它的建議使用看看,但缺點是這些照片的對比度可能低於預期。

▼ Galaxy S21主鏡頭,6400萬畫素,1x,白天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S21的變焦相片是透過從6400萬畫素長焦鏡頭拍攝的影像中央部分裁剪而來。以下是2倍變焦照片(在觀景窗做外滑變焦放大或選擇預設的第二階變焦),看起來很像有6400萬畫素的「原始」細節,但對比度就沒有像主鏡頭那樣好。

▼ S21長焦鏡頭,2x,白天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3倍變焦就超出感測元件的解析度並開始加入一些經放大後的影像進來,因此降低一些銳利度與對比度,這也讓雜訊變得明顯些。然而,我們覺得這些照片仍然是相當不錯的。

▼ S21長焦鏡頭,3x,白天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話說回來,S21 3倍變焦照片的雜訊比S20+的少,另一方面,S20+的3倍變焦照片的對比度則是高一些。

▼ 3倍變焦照片比較,白天,左邊是S21,右邊是S20+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低光源相片品質

在低光源環境下,儘管主鏡頭拍出照片看起來「獨特」,但表現仍維持出色。我們的意思是,在此它採用鬆散的降噪演算,使得相片有相當的顆粒感,但細節也很足夠。如果這當中處理可以更平衡的話,相片整體看起來會更加吸引人。

曝光部份,S21表現不錯而且即使在沒開啟夜間模式前,動態範圍就很寬廣了。白平衡則是穩定且準確,色彩飽和度也到位。

▼ 低光源環境,主鏡頭,1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上面我們有如此對S21夜間拍攝這樣的形容,是與S20+比較而來,S20+在夜間燈光與被燈光打到的物體的渲染處理上明顯暖色調些,而且色彩飽和度比較高一點。S21就比較接近實際景觀的顏色表現,我們反而比較喜歡S20+稍偏暖色的表現。此外,S20+的噪訊明顯比較少,如果它能做得到,S21之後應該也可以透過軟體做到才是。

▼ 低光源拍攝比較,1x,左邊是S21拍的,右邊是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開啟夜間模式後確實改善了噪訊(顆粒感),但缺點是這個由多幀/張偽長曝光相片合成的模式,在後製上都習慣加重軟體的處理,導致相片中在光線充足的區域損失一些細膩細節。不過,它仍有提升陰影區及中間色調的細節,並讓整張相片看起來更令人愉悅。S21保守的渲染處理在夜間模式開啟後,讓原本暖色的路燈色調進一步稍微變白一些(若非S21保守的渲染處理手法,路燈色調可能在開啟夜間模式後會再變得更白色調)。

▼ 低光源環境,主鏡頭,1x,夜間模式開啟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相較之下,去年的Galaxy S20+開啟夜間模式後,就沒有S21上面看到的那種色調稍微偏白情況。S20+拍得的照片仍保持既有的暖色調及飽和度,這讓S20+與S21在夜間模式的拍攝有強烈的對比。除了飽和度的差異外,S20+與S21在夜間模式的圖像細節表現很接近。

▼ 低光源環境,主鏡頭,1x,夜間模式,左邊是S21,右邊是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對於S21的超廣角鏡頭在自動模式的夜拍表現我們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在光線偏暗的場景它很難有足夠的曝光,但在光線充足的夜間街道拍出的照片還算可以(噪訊會多一些)。

▼ 低光源環境,超廣角鏡頭,0.5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相較之下,S20+的超廣角鏡頭的夜拍照片的銳利度稍微好一點,但也是有很多「顆粒」感/雜訊。結論是在低光環環境,S20+與S21的超廣角鏡頭都無法拍出高品質的照片。

▼ 低光源環境比較,超廣角鏡頭,0.5x,左邊是S21,右邊是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超廣角鏡頭有支援夜間模式,開啟後,陰影區域亮度有提升,整體畫質也明顯改善-陰影區域變得更好看,而且噪訊也減少。我們建議你在低光源環境若要使用超廣角鏡頭,記得開啟夜間模式比較好。

▼ 低光源環境,超廣角鏡頭,0.5x,夜間模式開啟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S20+的超廣角鏡頭也支援夜間模式。然而S21的銳利度比較高,尤其在較暗的區域或場景。

▼ 夜間模式開啟比較,超廣角鏡頭,0.5x,左邊是Galaxy S21,右邊是S20+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S21 6400萬畫素長焦鏡頭在白天的拍照表現也許很好,但像素尺寸小,這將讓它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遇到困難。實拍結果顯示,雖然照片看起來普通,但在被燈光打到的物體例如建築物的大門入口處,品質仍然是可以的。

▼ 低光源環境,長焦鏡頭,3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長焦鏡頭拍攝在開啟夜間模式後,有大大地幫助在微暗場景的表現。例如直線邊緣和紋理清晰度的細節都有大量的改進,而且噪訊也得到很好的抑制。

▼ 低光源環境,長焦鏡頭,3x,夜間模式開啟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Galaxy S20+與S21長焦鏡頭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表現平分秋色。在以下第一組照片中,S20+處理得明顯較好。然而在第三組照片,S20+預設會切換到主鏡頭來拍攝模擬長焦鏡頭,但S21仍維持以長焦鏡頭拍攝,而且成像品質超好。

▼ 低光源環境,3x,左邊四張S21,右邊四張S20+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開啟夜間模式後,兩款手機的表現也是勝負各半,如果說有差異的話就是S20+照片看起來色溫比較暖。

▼ 低光源拍攝比較、夜間模式開啟,左邊四張S21,右邊四張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人像模式

「Live Focus」模式在OneUI 3.1的相機程式改叫作「Portrait-人像」模式,基本上它的功能沒什麼改變-創造出景深效果。

這裡同樣有兩種焦段模式(2.5x與廣角模式),預設是2.5x變焦, 圖像是由6400萬畫素長焦鏡頭拍攝然後裁切而來,沒有經過放大處理。使用2.5x焦段拍攝時可讓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保持在一個良好的距離,並提供一個討人喜歡的視角,拍攝者的頭部與肩部剛剛好可以納入觀景窗中。主體與背景的分離處理很棒,即使在如頭髮這類複雜區域也都有超好的處理結果。細節也很出色。

▼ 人像模式,2.5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看完了2.5x模式,接著看使用廣角模式時的人像拍攝,此模式的圖像由主鏡頭拍攝而來,這意味拍攝時你距離被拍攝者之間的距離會比較近,近到有點讓對方感到不自在。反過來說,若你使用後鏡頭做自拍,這樣的距離就剛剛好-手臂伸展時背鏡頭對著自己,你的臉部剛剛好可以全部納入取景框中。主體與背景的偵測/分離處理得很好,但遇到不好處理的區域例如髮絲時照片看起來就比較不自然。

▼ 人像模式,廣角模式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人像模式除了用來拍人,也可以來拍物體,效果看起也很棒。

▼ 人像模式,拍攝物體,2.5x模式

pic_9.jpg

pic_10.jpg

pic_11.jpg

▼ 人像模式,拍攝物體,廣角模式

pic_12.jpg

pic_13.jpg

pic_14.jpg

與S20+的人像模式互相比較,就主體與背景分離的處理上,S21與S20+之間的差異很細節,但S21在複雜邊緣區域的處理會比較好。此外,三星習慣使用較淺(小)的景深,讓背景模糊的程度比較明顯。

▼ 人像模式比較,2.5x模式,左邊二張是S21,右邊二張是S20+拍的

pic_15.jpg

pic_16.jpg

pic_17.jpg

pic_18.jpg

▼ 人像模式比較,廣角模式,左邊二張是S21,右邊二張是S20+拍的

pic_19.jpg

pic_20.jpg

pic_21.jpg

pic_22.jpg

 

自拍

S21前鏡頭的硬體規格與S20看起來相同,但處理方式肯定不同。首先,現在有新的設置可讓你在膚色挑選「自然」與「明亮」模式。去年是「Selfie color tone-自拍色調」,有冷色、原始色、暖色三種選項。可以想像的是,新的與舊的選項表現差異不大。

▼ S21前鏡頭,自然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 S21前鏡頭,明亮模式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在細節渲染方面的差異就有了,S21臉部區域的銳利度較高,有舊款Google Pixel的味道。反觀S20+看起來就像套用了第6階的美肌(共10階來看),使用S20+拍攝時我們並沒開美肌。

所以這樣來看,S21前鏡頭拍出照片的銳利度真的很高,或許過了頭。動態範圍則夠寬,背光場景的處理也不是問題。如果色彩飽和度可以再高一點,然後色溫可以再暖一些,照片看起起來會更棒。

▼ 前鏡頭自拍比較、左邊四張是S21,右邊四張是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S21前鏡頭支援人像模式,照片看起來還可以,但在人物與背景邊緣的處理不如背鏡頭來得熟練。仔細看的話,你會看到大部份諸如衣服或脖子這類簡單形狀的周圍就沒處理得很理想。

▼ 前鏡頭自拍,人像模式,S21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前鏡頭的人像模式的動態範圍仍保有不錯表現,並不是每款手機的前鏡頭都有如此表現。此外,相較於上一代,S21的前鏡頭在動態範圍也有再更善,但人物與背景的偵測分離處理上則差不多。

▼ 前鏡鏡比較,人像模式,左邊兩張S21,右邊二張S20+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人像模式還有新的AI技術可以拍出自然光及背景特效,這個功能也適用於背鏡頭的人像模式。

▼ 人像模式特效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人像模式特效包括高調(High-key)及低調(Low-key)黑白照片、背景特效(Backdrop)及局部色彩(color point)特效。在這些子模式中還有「Studio lighting攝影棚照明」特效-會幫你額外提升臉部區域的亮度,而且背景維持有景深的效果。

▼ Studio lighting攝影棚照明

pic_4.jpg

▼ 低調(Low-key)黑白效果

pic_5.jpg

▼ 背景特效(Backdrop)

pic_6.jpg

▼ 局部色彩(color point)特效

pic_7.jpg

 

錄影表現

錄影方面,S21就與去年的S20差沒多少。S20開始加入8K錄影,今年S21三款的錄影仍然最高也是支援到8K,然而S21也只限在24fps,無法到30fps。

4K錄影部份,S21 Ultra的三顆鏡頭就都支援到4K@60fps,至於S21與S21+只有主鏡頭及超廣角鏡頭支援4K@60fps,不過在技術上你可以透過介面操作順序技巧性地做到3x變焦的4K@30fps錄影,但影像來源是來自主鏡頭,並不是真的透過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之所以無法支援4K錄影,要嘛是因為感測元件讀出速度不夠快,不然就是三星故意沒開放。

P6_1.jpg

錄影預設儲存格式為h.264,但你可以使用更有效能的h.265。8K錄影一律使用h.265格式。錄影也支援HDR10+,錄好的HDR10+內容可直接在S21上觀賞,或在有支援HDR10+格式的電視上播放。

「專業錄影」模式有更多影格率選項-例如可讓影片有電影播放感的4K@24fps及1080p@24fps模式,以及1080p@120fps,以及其它各種選項。專業錄影模式允許更多創意的控制操作,讓你調整圖像參數以及監控和調整麥克風收音的靈敏度與方向。

與之前幾代的Galaxy一樣,S21一倍變焦錄影是由1200萬畫素主鏡頭負責,超廣角鏡頭則負責0.5x錄影,至於8K及所有從二倍以上的變焦的錄影則由6400萬畫素鏡頭負責。

除非你有想要在4K的時間軸使用一些8K幀幅影像,否則8K錄影採用80Mbps比特率真的會很佔容量。Anyway,S21獲得的8K錄影影像還不錯,但因為壓縮後製關係讓畫質受到影響,以至於不全然那麼的銳利與細膩。

▼ S21,8K錄影,長焦鏡頭,變焦1x

4K@30fps就讓我們比較喜歡了,儘管在陰影區甚至在天空區域有些不尋常的雜訊,但此模式以38Mbps比特率錄出來的畫質足夠。色彩方面,雖然天空區域有點太青藍色,但整體來看表現討喜。動態範圍表現出色。

▼ S21,4K@30fps,主鏡頭,1x

4K@60就不太好。儘管比特率70Mbps聽起來很高,但畫質明顯比4K@30fps差-細節較少,銳利化光暈明顯,明顯的雜訊。

▼ S21,4K@60fps,主鏡頭,1x

S21超廣角鏡頭錄影讓我們恢復了某些三星錄影慣有的處理方式。天空區域雖然仍然比我們想要的還要有顆粒感,但以一顆能涵蓋這麼大範圍的超廣角鏡頭來看,畫質細節有這樣的表現是很充足的。鑑於這樣的硬體條件,動態範圍表現算合理,另外在此我們看到的天空顏色是更真實的藍。

▼ S21,4K@30fps,超廣角鏡頭,0.5x

變焦至3倍時,我們喜歡它影像畫質的表現。雖然仍可以看到一些雜訊,但還不至於多到很難令人忽略它們存在的程度。此外,實際捕捉到的細節也很充足。

所有模式都支援錄影防手震,包括8K@24fps及4K@60fps,這真的很不賴。你也可以將此功能關掉,這樣也很不錯,因為有些手機並沒有提供這個選擇。

我們不曉得8K錄影的防震穩定功能要使用多少晶片的演算力,但Galaxy S21顯然有這樣的能力,儘管影片可以偶爾看到我們走路錯步產生的晃動感被錄進去時,但整體來說影像看起來仍然很平穩。而且手機做平移攝影時影像同樣表現穩定。

▼ 8K@24fps,長焦鏡頭,1x,錄影防手震 

主鏡頭4K@30fps錄影的防震表現更平穩,但在水平移動的開始及結束時會有些微不自然突然的晃動,這樣的情況尤其會發生在當你不再走動,將手機平移後朝著固定方向定住不動拍攝時。

▼ 4K@30fps,主鏡頭,1x,錄影防手震 

邊走邊路錄影時,超廣角4K的防手震表現大致上與主鏡頭的相同,但沒有上面提到主鏡頭「水平移動的開始及結束時會有些微不自然突然的晃動」情形,這樣更好。

▼ 4K@30fps,超廣角,0.5x,錄影防手震

這裡是S21是與其它手機在錄影畫質的比較,預設與iPhone 12及S20比較,點入後你還可以挑選其它手機。

4K錄影畫質比較,預設拿S21、iPhone 12、S20三款,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項目,點入後有下拉式選單讓你挑選其它手機做比較,也可以選1080p的模式,或利用搜尋功能找到你想要比較的手機

4.png

5.png

6.png

三星Galaxy旗艦系列總會被拿來與iPhone比較,但隨著iPhone產品線愈來愈多,哪一支比較適合拿來當S21的直接競爭對手呢?若說你選S21特別因為是看上它的尺寸,那麼iPhone 12 mini可能更適合,因它長度度比S21短了2cm,重量比S21輕了30公克以上,而用價格更便宜。

P7_1.jpg

如果你嫌iPhone 12 mini太迷你了,那可以考慮iPhone 12-重量與尺寸幾乎與S21一樣,但價格貴一些;iPhone 12 128GB的價格已經可以買到256GB版本的S21,而且S21的RAM也多一倍,背鏡頭有三顆,但iPhone 12嬴在晶片性能完勝。因此,要iPhone 12或S21就看你的喜好了。

那iPhone 12 Pro呢?它加入一顆長焦鏡頭,而且基本容量就與S21相同,但價格貴了約8000元。

▼ iPhone 12 mini

apple-iphone-12-mini.jpg

▼ iPhone 12

apple-iphone-12.jpg

▼ iPhone 12 Pro

apple-iphone-12-pro--.jpg

▼ 買Galaxy S21的價位帶還可以讓你買到OnePlu 8 Pro,它有更大的螢幕-6.78吋Quad HD AMOLED螢幕,也有很出色的超廣角相機與超快速的充電功能(盒子就有內附)。

oneplus-8-pro.jpg

正常來說,每年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會建議大家多等一陣子待華為的P系列新機上市,但是由於華為目前已無法使用Google Store,因此在此就不將他們家的手機列入參考。至於Google的Pixel 5與LG系列,不算在這個級距的比較,因此也不納入比較。

此外,S20還是可以考慮的選項,雖然晶片是去年款的,但性能依舊非常強悍,而且也有最新的Android/OneUI,在使用者體驗完全不輸S21。它還有其它優點-支援microSD卡,背部不是塑料材質。或許在日常的使用上,S21的電池續航力比較好,但S20盒子內就附給你充電器,這是S21沒有的。而且別忘了S20的價格比S21便宜約15%至20%,如果搭配門號續約可以有更漂亮的價格。

samsung-galaxy-s20-.jpg

對於輕巧型手機愛好者來說,S21尺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它有很難不令你喜歡的螢幕,電池續航力不會讓你三不五時就需要充電,並有可以拍出/攝影出漂亮影像的相機鏡頭,所有這些全都採用了三星最新及最前衛的設計。然而,有這些似乎還不夠好。

P7_2.jpg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喜歡S21,相反的,我們相當喜歡它的外觀,而且外觀底下的硬體規格是有看頭的,但或許成也規格,敗也規格,因為即使S21上市建議售價比較去年S20上市的售價低,但去年的S20在許多方面仍比S21好,因此今年你可以較便宜的價格入手S20,但可以獲得的更多。

本篇Galaxy S21開箱評測優點整理

  • 漂亮的顏色選擇,出色的設計,具備IP68防塵防水
  • 是一款相當輕巧的旗艦手機,市場上有這樣的選擇不多
  • 亮度很亮的AMOLED螢幕,並有自適應螢幕更新率功能
  • 很棒的電池續航力
  • 雖然三鏡頭規格與去年相同,但功能設置多樣且靈活
  • 前鏡頭表現有提升

本篇Galaxy S21開箱評測缺點整理

  • 盒子內的配件縮減-沒有充電器與耳機
  • 以一款定位為旗艦手機的標準來看,背蓋為塑料材質讓人覺得怪怪的
  • 全平面的螢幕與變厚的邊框少了一點高價的氣質,不過有些用戶反而會覺得這樣較符合人體工學
  • 性能跑分結果讓我們思考,應該要再加入2021年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 888相同參考
  • 相機規格與前一代相同-超廣角鏡頭仍然不支援自動對焦。要到S21 Ultra的超廣角才有支援。

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Galaxy S21
    全站熱搜

    cookt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