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確信三星投入研發並推出第一款折疊螢幕智慧型手機才在不久之前的事而已,現在我們就馬上要來評測最新與集目前頂級技術於一身的Z Fold3-這一系列的第三代產品,甚至可以說是第四代(如果將最最最原始剛推出不久隨即因為瑕疵而全面招回的一代也算進去的話)。折疊式手機正漸漸成熟並往市場主流發展。事實上三星已經是以每一年為週期持續性的推出新一代Fold系列手機,在今年則不再發表新一代Galaxy Note。

▼ 三星Z Fold3 5G 開箱影片(英文講解),後面的文章會幫大家整理影片中提到的重點


然而,Z Fold3可以說比以往幾代更像是Note,例如它也支援S Pen。這可是可折疊螢幕手機首見,背後有著相當大的技術挑戰,Z Fold3還是第一款具備防塵IPX8防水等級的折疊螢幕手機,這樣的防護等級不是很厲害,但也是具挑戰的手機工程。

Galaxy Z Fold3 5G主要規格:

  • 機身:長158.2 x 寬128.1 x 厚6.4 mm,271公克。正面玻璃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折疊時的外層螢幕),正面PET塑膠螢幕(開啟時的內側螢幕)。背面也是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保護玻璃,鋁合金邊框,IPX8保護(可提供水下1.5公尺內,浸泡30),支援Stylus S Pen
  • 螢幕:
    • 內側螢幕:可彎折式7.60"動態AMOLED 2X螢幕,120Hz螢幕更新率,支援HDR10+,峰值亮度1200尼特,1768x2208解析度,11.24:9比例,374ppi
    • 封面螢幕: Dynamic AMOLED 2X螢幕,120Hz螢幕更新率,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保護玻璃,6.2吋,832x2268解析度,25:9比例
  • 晶片:高通SM8350 Snapdragon 888 5G晶片(5奈米):八核(1核x2.84 GHz Kryo 680 & 3核x2.42 GHz Kryo 680 & 4核x1.80 GHz Kryo 680),顯示晶片Adreno 660
  • 記憶體:256GB/12GB,512GB/12GB,UFS 3.1規格
  • 系統/軟體:Android 11 + One UI 3.1.1
  • 背鏡頭:
    • 廣角(主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1.8,焦距26mm,元件尺寸1/1.76",像素尺寸1.8µm,支援Dual Pixel PDAF,OIS
    • 長焦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4,焦距52mm,元件尺寸1/3.6",像素尺寸1.0µm,支援PDAF,OIS,2x光學變焦
    • 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光圈f/2.2,123°,焦距12mm,像素尺寸1.12µm
  • 前鏡頭:
    • 內側採用屏幕下鏡頭400萬畫素,光圈f/1.8,像素尺寸2.0µm
    • 封面螢幕的前鏡頭為挖孔設計,1000萬畫素,光圈f/2.2,焦距26mm,元件尺寸1/3",像素尺寸1.22µm
  • 錄影:
    • 背鏡頭:4K@60fps,1080p@60/240fps(支援陀螺儀防手震), 720p@960fps(支援陀螺儀防手震),HDR10+
    • 前鏡頭:4K@30fps,1080p@30fps,支援陀螺儀防手震
  • 電池:4400 mAh,快充25W,無線快充11W,4.5W反向無線充電
  • 其它:指紋辨識(位於側邊),NFC,Samsung DeX,Samsung Pay(支援Visa、MasterCard信用卡),超寬頻支援(UWB)

​上一代內側螢幕的前鏡頭採用挖孔設計,Z Fold3這次將它升級為屏幕下前鏡頭,這個手機工程很厲害,有人覺得這樣的改變很棒,但也有人覺得有其缺點,再接下來的評測我們會為大家帶到原因。封面螢幕除了尺寸有些微不同,更重要的是它有支援120Hz更新率,與內側主螢幕相同。

當然,前一代Z Fold2與這次Z Fold3仍然有其它比較小的差異,例如更堅固的鋁合金機殼,我們會在接下來文章儘可能幫大家整理出來。然而與上一代相比,Z Fold3的升級仍不算很大,更像是小改款而已,成為另一個「有些人認為是優點,有些人認為是缺點」的爭論點。

裝載Z Fold3的盒子裡面的內容物很簡約,一條很短的USB Type-C對Type-C傳輸線,一只SIM退片工具,一些說明小單子,就這樣。沒有附充電器或是保護殼/套。

Z_fold3_P1_1.jpg

Z Fold3是三星目前價格最高昂的手機,當然啦,站在環保的角度來說不再附充電器是愛地球的表現。儘管如此,我們覺得三星如果在這麼一款超高價位的手機能送個有質感一點的保護殼/套的話更好,因為之前Fold就有送。事實上Z Fold2還有內附一副AKG的Type-C耳機,到了Z Fold3什麼都沒送讓人覺得有點可惜。

還好,在許多地區三星有推出預購送贈品活動,台灣的活動網址在此,有送專屬Fold3使用的「S Pen Fold版本,型號EF-FF92P」觸控筆與翻頁式保護殼(可以收納S Pen,不支援藍牙)與無線閃充充電板(9W)。

另一款隨這次發表會推出的還有「S Pen Pro」觸控筆,它支援Z Fold3 5G、S21 Ultra、Note20系列、Note10系列、Tab S7系列、Tab S6系列的One UI 3.1以上裝置機種,並具備藍牙連線。
 

設計、材質、開孔保護設計

外型上與Fold2放在一起比較,Fold3看起來與Fold2非常相似,但也有足夠差異來與Fold2作區別-重新設計的背部相機模組是外觀上最大的差別。尺寸部分,Z Fold3比Fold2稍微小一些,兩支尺寸如下:
Fold3:158.2 x  67.1 x 14.4-16    mm 闔起狀態
Fold2:159.2 x 68.0  x 13.8-16.8 mm 闔起狀態
Fold3:158.2 x 128.1 x 6.4 mm 展開狀態
Fold2:159.2 x 128.2 x 6.9 mm 展開狀態

重量上,Fold3的271公克也比Fold2的282公克輕一些。這樣的差異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注意到,但仍然值得稱讚和肯定。

▼ 左邊是Z Fold2,右邊是Z Fold3
P2_1.jpg

而且,雖然尺寸變小,但螢幕並未因此跟著變小。Fold3的主螢幕仍然維持7.6吋,採用AMOLED 2X面板,有120Hz螢幕更新率並支援HDR10+,這些規格都與Fold2相同,螢幕解析度同樣是1768x2209。然而,主螢幕前鏡頭在Fold3降為400萬畫素(光圈f/1.8),但Fold2郤有1000萬畫素(光圈f/2.2)。

▼ 左邊是Z Fold2,右邊是Z Fold3
P2_2.jpg

之前Fold2的「O極限全螢幕」會在螢幕上挖孔,在顯示畫面時會略顯礙眼,雖然這個挖孔可以開啟黑條來掩蓋掉,不過畫面可視範圍就會因此少了些像素高度。在Fold3許多情況下可以不用這麼做,並且更多內容顯示在畫面上。關於這部份我們會在螢幕篇為大家分析。

▼ 左邊是Z Fold2,右邊是Z Fold3
P2_3.jpg

Z Fold3的封面螢幕尺寸仍然是6.2吋,但實際上稍微比Z Fold2的大一些,高寬比也有些不同-Fold 3是24.5:9,Fold2是25.9。本質上這表示三星將封面螢幕的邊縮減才能這樣。至於解析度上的實際差異-Fold3為2268x832,Fold2為2260x816並沒有真的差很大。

封面螢幕面板的升級就讓人很有感,採用與內側螢幕相同的Dynamic AMOLED 2X等級,表示它也支援原生120Hz螢幕更新率,讓內側主螢幕與外側的封面螢幕有統一的使用者體驗。
P2_4.jpg

提到統一的使用者體驗,對於Fold系列與可折疊螢幕式智慧手機來說,Fold3加入的IPX8防水等級保護等於在防護技術上往前跨出一大步。這是可折疊螢幕智慧手機上的第一款,三星在Fold3將它實現蠻讓人好奇的,因為要對鉸鍊及其所有可活動部件,包括端口與各處的接合口,進行防水顯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Z Fold3左右各半部實際上有用一般傳統手機所使用的防水膠條密封著,至於通過中央鉸鍊區域連接左右兩半螢幕的電纜排線則另外用使用橡膠圈與CIPG(原位固化墊片)進行密封住-這是一種最先進的機械工業襯墊/墊片密封解決方案。至於複雜的凸輪軸鉸鏈元件本身,它們塗有特殊的防蝕與潤滑塗層。這樣一來當手機踫到水時,手機仍然可以正常運作。

但有一點需注意,Z Fold3的IPX8防護並不包括防塵保護,因此在鉸鏈內部進入灰塵,尤其是細沙子或木屑粉塵等細微顆粒會是一個重要考量。

▼ 防水膠條
P2_5.jpg

▼ 橡膠材質
P2_6.jpg

▼ CIPG(原位固化墊片)進行封裝
P2_7.jpg

▼ 耐腐蝕材料
P2_8.jpg

Z Fold3在總體上也因為三星為其機身使用高品質鋁合金而變得更加堅固,三星對這點特別感到自豪。這個鋁合金的材質稱作「Armor Aluminum」,雖然三星沒有透露有關於這個材料的任何細節,他們確展示一段有趣的示範,將一塊「Armor Aluminum」鋁合金的鋁塊撞擊7000系列的鋁塊(註:大多數手機製造商最常應用在手機外殼材料就是這個7000系列航空等級材料)。互相撞擊後,「Armor Aluminum」鋁塊並沒有毫髮無傷,但狀況確實比較好。三星表示在未來會讓更多裝置使用「Armor Aluminum」材質。
P2_9.jpg

Z Fold3今年有提供幻影黑、冷杉綠、鈦灰銀三種顏色,不再提供招牌的神祕銅。但不管哪一款顏色,螢幕周圍塑膠的邊框一律是黑色,封面螢幕周圍的邊框也一樣都是黑色。這裡有Z Fold3的720度球景照片可以觀看(連過去頁面時請捲動至中間頁面)。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去年Z Fold2雖然只有兩款顏色,但在鉸鍊這個部分郤有提供消費者訂購時可以自訂它的配色,讓Z Fold2的色彩有更豐的變化。今年Fold3就沒有這項服務,但未來三星還是有可能再提供這樣的自訂客製服務。
P2_10.jpg

螢幕保護方面也需要提出來探討。先來看封面螢幕,它有使用康寧Gorilla Glass Victus玻璃,出廠時上層就先貼合三星厲害的超薄塑料螢幕保護貼,觸感雖然沒有像玻璃材質那麼好,但郤是目前最好的塑料薄/膠膜之一。如果你喜歡,是可以將它撕下來的。

在主要可折疊螢幕進行操作就比較有風險一些,為什麼這樣說呢?三星對此的官方立場仍然建議使用者不應該將可繞性螢幕上的任何東西移除,不過還是有Z Fold2用戶成功的把上層膠膜撕掉而且手機仍然好好的可以使用,讓手指在操作螢幕時感覺更滑溜,觸感也更好。但到了Fold3,它變得更微妙與複雜。
P2_11.jpg

為了可以在折疊螢幕使用S Pen功能,三星必須再克服一些挑戰,當中一項是提升螢幕表面的耐用度/耐久度。透過重新排列主螢幕面板一些面層並在最上層使用PET保護層,今年的Z Fold3螢幕表面就比Z Fold2的耐用80%。當然就本質來說,因為它必須具備可繞性,因此螢幕仍然是柔軟而具彈性的(與純玻璃的硬度還是有差),但透過這些架構上的改變,結合帶有彈簧和阻尼器的特製版本S Pen,三星實現在不損害螢幕的情況下,讓用戶可以Z Fold3在螢幕上書寫。

所以搭配S Pen,將Z Fold3最上層膠膜撕掉雖然在技術上依然可行,似乎更不建議這麼做。

▼ 左邊是Z Fold3,右邊是Note20 Ultra
P2_12.jpg

就實際的感覺來說,Z Fold3螢幕的觸感與Z Fold非常接近,也就是說,與採用玻璃材質螢幕的其它手機有明顯不同,在質感上也有差。然而,它又比傳統塑膠膜來得好,Z Fold3這層膠膜摸起來更光滑,整體阻力也更小。話雖如此,它的平滑感仍然不是那麼完美。螢幕中間的摺痕程度與Z Fold2的幾乎一樣,肉眼就可以看到,而且用手指觸摸也可輕易感受那個凹處,倒是播放多媒體內容時就比較容易被忽視不見的。使用一段時間後,螢幕仍然容易沾染灰塵與指膜油污,你可能需要時常並小心的擦掉它們。


鉸鍊和人體工學工程

如同過去二代Fold系列,鉸鍊同樣是這次Z Fold3設計的主要重點。事實上,這種組件可以說是任何一款折疊螢幕手機最重要的工程。從第一代Fold到去年的Z Fold2,三星在這個部分設計做了很大改進,可以達到更緊的「r」曲線,更關鍵的是有更平滑的線性運動,並能以任何角度開啟手機,當時是一次大規模的升級。

▼ 左側是Z Fold2,右側是Z Fold3
P2_13.jpg

對於這一代,三星持續在鉸鏈上做改進,但主要以更細部和底層看不到方式。上面我們已經有討論過三星針對當手機遇到水時為保護內部機構零件所做的額外努力-Z Fold3的鉸鏈塗有防腐蝕和潤滑塗布,讓它在接觸水後仍然可以保持功能正常運作。雖然這個保護措施足以讓Z Fold3有適度的IPX8防水等級(水下1.5公尺,30分鐘),但我們還是不建議用戶故意將手機浸到水中進行測試。

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樣,都希望手機緊緊的蓋起來,中間不要有空隙,那麼Z Fold3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如下圖所示,Z Fold3闔起來時可以看到中間仍然有空隙(Fold2看起來似乎小一點)。之前使用第一代Galaxy Fold時,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口袋裡的棉絮都會跑到這個縫隙然後沾附在螢幕上面,如果是硬度較大的物體,就更有可能形成磨擦。

▼ 左邊是Z Fold3,右邊是Z Fold2
P2_14.jpg

將Z Fold2與Z Fold3放在一起仔細看時,從側面可以看出一些外觀設計上的差異。Z Fold2兩片螢幕靠近中央鉸鏈處有稍微凸起形成楔形狀,Fold3則沒有這樣,我們不確定Fold2這麼做的原因是否是因為要減少中間的空隙,但到了Fold3捨棄這麼做是為了達到更緊的「r」曲線的關係,亦或單純整體設計的差異,讓各半面的螢幕闔起來時更對稱,這個答案可能只有三星知道。

P2_15.jpg

Z Fold2之前用了很多巧思來減少螢幕摺痕頂部和底部周圍的間隙並降低鉸鏈機構的曝露。Z Fold3則精進這區域的設計,但帶來的改進並不明顯。

事實上,除了新的防水保護相關特殊改進外,與鉸鍊內部與設計有關的任何修改或改進,三星並沒有透露太多細節。實際使用的感受是,Fold3的鉸鍊與Fold2的用走來非常類似,在端點到端點的作動過程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在完全關闔和完全打開的狀態下都能做到很到位。我們手邊也有Z Fold2,在經過這段期間每天的使用下,它的鉸鍊仍然正常運作而且感覺很牢靠,沒有鬆動的痕跡,這讓我們對於Z Fold3的鉸鍊同樣有信心。

我們認為Z Fold2的先進彈簧和凸輪設計移植到這裡。這種完美的線性運動、一致不變的張力、全範圍以及能讓Z Fold3處於任何「展開」狀態/角度的能力使用者體驗另外的一個核心,三星將它稱為「Flex模式」。


Flex模式

Flex模式以及其隨附UI及UX解決方案的「Flex View」不是全新功能,它們也是從Z Fold2移植過來。

Flex模式及其隨附的Flex View UI和UX解決方案其並不是新的功能,而是從Z Fold2移植而來的。它讓Fold3上下半部能夠以一個角度穩定張開著,因此可以以半開的狀態立在平坦的表面/桌面上。
P2_16.jpg

我們會在介紹軟體時帶到更多與Flex檢視(Flex View)有關的各種應用,基本上有愈來愈多的App,包含三星與第三方軟體開發商,例如Google的Duo與TouTube,都有為Felx View設定專屬的UI版本,通常的作法是將內容呈現與控制內容的工具按鈕分成上下兩部份。

Flex檢視還擴展到其他特定的應用場景,例如將手機開啟在某個角度時,使用Fold3的封面螢幕來播放多媒體內容(如下圖所示)。
P2_17.jpg

此外,在Flex模式下,進行視訊與自拍時背部鏡頭與前鏡頭有它們的應用場景。但要注意的是,Flex模式應用也有先天上的限制,例如要將Z Fold3放在一個表面/桌面同時透過背部鏡頭與封面螢幕進行自拍就相當有難度(幾乎不可能,因為背部鏡頭此時是面向桌面),如果有可能的方式的話是把Fold3完全打開,讓背部鏡頭可以拍到你,然後將它架在自拍棒或陀螺平衡桿中來進行拍照,然而以這樣的狀態拿著Z Fold3進行自拍或錄影時需要小心一些以防摔到手機。

有人會像以下這張照片這樣,利用下半部螢幕當鍵盤,看起來像使用筆電般,而且很容易的樣子,但實務上操作起來並不簡單。因為螢幕仍然沒有大到可以讓你雙手舒適地置放其上,並缺乏實體鍵盤觸覺回饋感,對於打字的準確度也沒有幫助。
P2_18.jpg


控制與連線/網路功能

在進入下一節評測前,控制與連線/網路功能這一部分快速的幫大家帶過。與Fold2相比,Z Fold3並沒有帶來太大改變,電源按鈕/指紋辨識器與音量按鍵位於背部鏡頭那半部的機身,按鈕鍵盤回饋力道出色。指紋辨識器本身辨識精準而且速度非常快,這樣的表現符合我們預期,畢竟傳統的電容式辨識模組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相較之一下,三星在其他旗艦產品上使用的超聲波屏幕下指紋辨識,在使用者體驗仍然有改善空間。
P2_19.jpg

Z Fold2的立體聲喇叭音質相當不錯,在音量與音質都很棒。但有一個地方我們必須提出來的是,當你橫拿手機時,你的手當很容易遮蓋喇叭的出孔位置。這個問題在第一代的Fold就有,到了Fold2雖然喇叭格柵加寬,但還是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然而這個問題並不大,因為你可以將手機上下倒過來就可以完全避開這個問題。

P2_20.jpg

關於連線功能,Z Fold3配置功能的很豐富,甚至比Z Fold2還多,這要歸功於更新款的Snapdragon 888晶片。Type-C支援到USB 3.2,由於DeX是Z Fold3(或者說是三星)著名的功能,因此video-out與USB host模式它都有支援。有線充電支援到25W。無線充電支援到11W,並可做4.5W反向無線充電。Fold2有線與無線充電速度也跟Fold3相同。
P2_21.jpg

然而Z Fold3有更新的Wi-Fi標準,包括Wi-Fi a/b/g/n/ac/6e、藍牙5.2(支援藍牙LE、aptX HD、ANT+)、UWB(超寬頻技術)與NFC(支援Samsung Pay)。數據網路支援5G,有支援mmWave與Sub-6兩種規格,其它感測器還有加速度計、陀螺儀、距離感知器、數位指南針和氣壓計。

P2_22.jpg

在台灣上市的Z Fold3可放入二張nano-SIM及一張eSIM,在其它國家上市的Z Fold3可能會依電信商或所在地區不同而且差異。Z Fold3同樣沒有3.5mm耳機孔、沒有FM收音機、沒有紅外線功能、也沒有LED提示燈(這部分可以透過封面螢幕解決)。
 

可折疊的Dynamic AMOLED 2X主螢幕與新的120Hz封面螢幕

首先來看Z Fold3的可折疊式主螢幕,從規格來看,它的尺寸有7.6吋,可折疊的Dynamic AMOLED 2X面板看起來幾乎與去年Z Fold2相同,螢幕更新率也是120Hz,解析度也是1768x2208。然而,Fold2與Fold3面板雖然看似相同,但實際已經有所不同;Fold3的製程已經進一步進化,某些改進之處,例如為配合能使用S Pen ,耐用度上有再經過加強,這點我們已有在上面提高。
P3_1.jpg

再來是,Fold2與Fold3的外形尺寸如下:
Fold3
展開時:高158.2 x 寬128.1 x 厚6.4 mm
闔起時:高158.2 x 寬67.1 x 厚14.4-16 mm

Fold2
展開時:高159.2 x 寬128.2 x 厚6.9 mm
闔起時:高159.2 x 寬68 x 厚13.8-16.8 mm

它們兩款的螢幕面板尺寸幾乎相同,然而由於Z Fold3有新的設計,因此它的螢幕感覺稍微來得大一些。

今年Fold3讓人有更好的觀看沉浸感的另一個主要改進處在於使用屏幕下鏡頭-這是三星第首次這麼做而且也是第一次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折疊式螢幕的面板中。基本上這需要讓鏡頭區域融入成為螢幕的一部分以顯示畫面,攝影時又需要有足夠的光線進到前鏡頭,同時仍然需保持一些像素作為內容顯示,因此將前鏡頭放在屏幕下方對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挑戰。

以目前現有少數手機廠商採用屏幕下方鏡頭設計方案來看,當鏡頭區域被用來顯示畫面內容時,根據技術以及如何在鏡頭區域畫面顯示品質和下方鏡頭獲得照片品質之間取得平衡,手機廠商在這個區域(可能是直徑5mm的圓孔)顯示的像素密度就有不同的作法。與其它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相比,三星此似乎傾向使用較少像素與較低像素密度的作法,這樣一來對前鏡頭的拍攝畫質有幫助,但這也意謂前鏡頭這個區域很容易與周圍的畫面不同,而且畫面解析度會更低一些。
P3_2.jpg

老實說,雖然屏幕下鏡頭解決方案用意是為了用戶觀看螢幕內容時有沉浸式的體驗,但就像螢幕中間的摺痕,前鏡頭這個小圓孔其實並不是那麼明顯,尤其像遊戲進行時快速移動的物體,或是在特殊圖像風格底下(例如觀賞動畫時),它很容易被視而不見。然而當鏡頭在玻璃螢幕下方而且被所顯示的內容填滿時,這種作法對用戶的好處是內容現在可以更完整地延伸到整片螢幕,不像某些手機是以「黑色橫條」遮蓋與前鏡頭等高的區域,螢幕可以顯示的範圍因此跟著減少-我們在Z Fold3會更少機會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
P3_3.jpg

如果你以前購買的手機採用正面螢幕挖孔設計讓你覺得不喜歡,現在在Z Fold3讓你可以不用以一條黑色的橫bar遮掩了。對於顯示4:3比例的內容而言,在Z Fold3顯示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這讓畫面內容可以使用到螢幕最多空間。此外,假設你之前在Z Fold2有開啟黑色橫bar來隱藏Z Fold的前鏡頭的使用習慣,並且可接受Fold3前鏡頭上方那一小圓圈區域較低的像素密度,那麼與Z Fold2相比,其他更常見的媒體內容(例如16:9和21:9的影片)會更適合在Z Fold3上播放。當然,這當中還有一些理論需討論,但在實務上,我們必須稱讚三星讓視覺體驗更無縫干擾,並傳達了Z Fold3比上一代解放更多螢幕空間給內容使用的努力。

▼ 左邊是Z Fold,右邊是Galaxy Note20 Ultra
P3_4.jpg

我們已經提過在Z Fold3大尺寸螢幕表面在摩擦力和手指滑動感並不理想(因為最上層有貼上一片塑料薄/膠膜),螢幕中間還有肉眼可以看到的凹摺,這個情況可能是目前任何一款採用折疊螢幕技術的手機無法克服的。螢幕中間的凹摺處用手指觸摸就可以感覺到,尤其當你滑過它時。然而多虧三星自家螢幕面板很高級,當你注意力放在螢幕上顯示的內容時,就比較不會注意到中間這條凹陷,而且顯示在螢幕上的影像看起來非常銳利而賞心悅目,沒有色彩不均問題,也沒有奇怪的顏色變化。螢幕反光也控制得很好,也幾乎看不到早期折疊螢幕手機剛開始採用這項技術時螢幕會有「浮油」或「白邊」的現象(註:螢幕玻璃層與上層塑料薄/膠膜因為沒有完全貼合而浮起)。
P3_5.jpg

很多跡象可以看出Fold3所配置的面板技術已很成熟,在其它性能的諸多改善也是如此。例如,這一代面板的亮度有明顯的再獲得提升,在我們的測試中,Z Fold3的折疊螢幕在手動模式下將亮度調到最大時可測得489尼特,在自動亮度模式下更可達922尼特,比Z Fold2還高。明顯主要因為Fold3採用新的OLED設計與製程的關係。

▼ 左邊是Fold2,右邊是Fold3
P3_6.jpg

三星表示這次有將面板技術「Eco2OLED」用在Fold3,當中2個「Eco」含義分別代表「economical」與「ecological」,前者單字是「經濟的」,後面是「生態的」的意思,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此進入觀看傳統OLED與三星「Eco2OLED」的差異說明。「經濟的」部分,簡單講就是三星找到了一個巧妙的方法重新設計其OLED面板,但不需傳統的偏光層,如此一來可以讓光線有更好的穿透力(透光率提高33%),理論上在相同的亮度等級和更高的最大亮度下,功耗能可降低25%。至於「生態的」部分,表示整個設計使用更少的塑膠。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而且是很實際的,並且可從我們的測試中得到的數據觀察到。

▼ 左邊為傳統OLED面板,右邊為Eco OLED面板
P3_7.jpg

▼ 螢幕亮度測試


螢幕亮度測試也包含Fold 3全新的封面螢幕,顯示它外觀看起來與Z Fold2的封面螢幕類似,但毫無疑問的這塊面板是完全不同的。首先,雖然尺寸都是6.2吋,但Z Fold3封面螢幕有更高的832x2268解析度與稍微不同的比例。與Z Fold2的一樣,雖然封面螢幕很長,它可以完美與快速的處理/應用日常的各種工作/任務。再來是,它可支援120Hz螢幕更新率。如此一來在Fold3不論你使用哪一個螢幕,都可以享受更流暢顯示畫面。

P3_8.jpg

回到亮度的討論,Z Fold3封面螢幕與內側主螢幕測得的亮度都很厲害也都很接近,分別為479尼特與489尼特,在自動亮度模式下更能提高到1001尼特與922尼特,明顯比Z Fold2的自動亮度模式下更高。這樣的亮度在實際使用時,即便在戶外也可以完美的呈現內容。

P3_9.jpg

封面螢幕與主螢幕有相近的特性有助於用戶平日的使用者體驗,例如三星可以有效率的透過一組顯示器設定來調整它們。即使是亮度滑塊與它們各自的刻度調整已經經過仔細調校,因此你可以預期在相同的亮度百分比下,封面螢幕與主螢幕輸出的亮度會接近。例如想要獲得亮度200尼特,封面螢幕的亮度需調到50%,主螢幕則是47%。

P3_10.jpg

色彩重現調校方面,封面螢幕與主螢幕的表現也接近。雖然與我們之前看過的三星面板相比,Z Fold3的還不是最好,但它的主螢幕和封面螢幕都有設法符合deltaE要求,有準確的顏色表現。主螢幕與封面螢幕都有「生動」與「自然」二種色彩模式可選,預設「生動」模式,是對應DCI-P3色域,顏色比較鮮豔,對於色彩敏感度比較要求的工作,這個模式的準確度還可以。「自然」模式是對應sRGB色域,顏色調校的很成功幾乎有完美的顏色準確度。螢幕這樣一前一後(封面+內側主螢幕),考量到這兩片螢幕/面板本質上是很不同的,而且折疊式螢幕的製作又與傳統方式很不同,可以看出三星在此螢幕色彩的調校真的很厲害。預設「生動」模式還具有手動顏色滑塊和色溫可讓用戶調整。

▼ 顯示器設定,螢幕模式有「生動」與「自然」兩種模式。下方白平衡滑塊可以設定要偏暖色調或冷色調
P3_11.jpg

▼ 顯示器設定>進階白平衡,可以滑塊分別調整R、G、B三原色
P3_12.jpg

硬體規格上,Z Fold3支援HDR10+。軟體則支援HDR與HLG。此外還有Widevine L1,讓Netflix這類平台的1080p串流影片更適合在Z Fold3螢幕上播放。

▼ Fold3支援HDR的類型有HDR10、HDR10+、HLG,支援幀幅48、60、96、120。不支援杜比視界(Dolby Vision)
P3_13.jpg 
P3_14.jpg
 
▼ 播放規格:DRM版本說明、影片播放最大解析度FullHD、支援VP9與AVC-High硬體解碼、相容HDR 10 - HEVC
P3_15.jpg

封面螢幕的規格雖然不像主螢幕那麼完整,但也有支援HDR,它的24.5:9比例螢幕在播放採用Ultra Panavision 70大幅度寬銀幕攝影系統製作的「八惡人」影片時(2.76:1比例),幾乎佔滿整個螢幕的觀看體驗很棒。


高更新率與自適應更新的螢幕

Z Fold3的主螢幕與封面螢幕都支援120Hz更新率,而且也都具備自適應更新率,並能以原生解析度運行。

若要開啟高更新率需在「Motion Smoothness」選項去開啟,當中有「自適應」與「標準」兩種模式。

▼ Motion smoothness設定
P3_16.jpg

「標準」模式的螢幕更新率為60Hz,可以達到更省電的效果。「自適應」模式會自動調整什麼時候應該要使用高更新率,什麼時候不需要,以減輕對電池的電力消耗。

P3_17.jpg

通常來說,只要你操作手機並且環境光源足夠,也就是觸控螢幕以及喚醒手機的某些行為時,Fold3都將維持在120Hz。當你沒有與手機進行「互動」幾秒後-例如將它放在桌上或者甚至只是盯著螢幕而已,它就會調回60Hz,直到你踫觸螢幕時它才又升回120Hz。

有趣的是,如果周圍環境光線太低時,螢幕更新率基本上會維持120Hz。整個系統的介面以及幾乎所有應用程式對於「自適應」螢幕更新率的回饋方式都是這樣。

▼ 自適應螢幕更新率>系統介面,分別在120Hz與60Hz時
P3_18.jpg
P3_19.jpg 

▼ 自適應螢幕更新率>螢幕鎖定畫面,分別在96Hz與60Hz時
P3_20.jpg
P3_21.jpg
 

螢幕鎖定畫面的更新率呈現有比較特別之處,有96Hz這個奇怪的更新率,這可能是為了讓動畫展效有更流暢效果-螢幕鎖定的動畫在動作期間螢幕更新率會是96Hz,等到動畫跑完後才回到60Hz。除了螢幕鎖定畫面外,我們在其它地方就沒有觀察到有96Hz的。

P3_22.jpg

這種從120Hz到60Hz,再返回到120Hz的自動切換有這些優點:降低電池耗電,以及當使用者操作手機時,有更快的回饋速度和操作反應。例如我們測試三星自家瀏覽器與Google Chrome瀏覽器,它們都能達到120fps的操作,數字與blurbuster的UFO測試同步。然而當我們將手機放在一旁不操作,過了幾秒後就會就掉到60Hz與60fps。如果說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話,我們希望這裡可以加入能為各個app設定想要的螢幕更新率選項更好。

▼ 測試三星自帶瀏覽器的螢幕更新率
P3_23.jpg
P3_24.jpg 

▼ 測試Google瀏覽器的螢幕更新率
P3_25.jpg
P3_26.jpg 

更肯定的來說,三星自適應螢幕更新率自動切換運作是我們所見過最聰明的,尤其在處理影片播放方面,它的切換邏輯似乎與影片內部的影像解碼有關,因為它只回應影片所使用的幀幅率。也就是說當你播放30fps的影片時,螢幕更新率設定在60Hz,播放60fps影片時,它也維持在60Hz。我們不確定為何三星會選擇使用兩倍的更新率來播放30fps影片,但測試獲得的數據就是如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你播放24-25fps影片時,Z Fole3會開始使用48Hz,切換快速俐落。

▼ 各種自適應的螢幕更新率切換
P3_27.jpg
P3_28.jpg
P3_29.jpg
P3_30.jpg
P3_31.jpg
P3_32.jpg
  
我們說自適應螢幕更新率的切換邏輯與影片內部的影像解碼有關,指的是該用多少更新率是跟著影片走,決定權在影片的內部參數,而不是跟著應用軟體,因為不管你使用什麼影片播放軟體,它就是以某個更新率來顯示。YouTube也有相同的情況,不過除了標準的30fps和60fps,這款app本身對於影片使用多少fps資訊並不是特別透明。但遇到使用24fps的影片時,Z Fold3會觸發48Hz模式。提醒大家的是,這些只有當你將手機放在一旁幾秒後都不去動它,讓它播放影片時才會發生,如果你手指去踫觸螢幕,它又會以120Hz更新率來顯示。

▼ 自適應更新率在YouTube運作
P3_33.jpg
P3_34.jpg
P3_35.jpg
P3_36.jpg
P3_37.jpg
P3_38.jpg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決定自適應更新率也與你是否以全螢幕觀看影片或直拿/橫拿手機觀看影片無關。如果是HDR的影片也不會改變螢幕更新率的判斷規則,這就很有趣了,因為在Z Flip3反而對HDR影片的處理一律將螢幕更新率鎖定在120Hz。或許這是因為Z Flip3的螢幕面板有我們所不知道的限制。

▼ 播放YouTube中的HDR影片,Z Fold3也是使用以60Hz
P3_39.jpg
P3_40.jpg 

Netflix播放影片時該使用什麼更新率的判斷邏輯也與YouTube及系統內建影片播放程式相同。由於Netflix上面大部份影片都是24fps,因此影片播放時的螢幕更新率是48Hz,只有當你手指觸踫螢幕進行操控時才會短暫的跳回120Hz。在Netflix播放HDR影片時同樣沒有影響。

▼ 自適應更新率在Netflix運作
P3_41.jpg
P3_42.jpg
P3_43.jpg
P3_44.jpg

玩遊戲時螢幕更新率的自適應調整規則就不像影片播放這麼有一致性。我們試了幾款就我們所知道可以使用比60Hz更高更新率來執行的遊戲,結果顯示它們大部分都可以鎖定在120Hz模式。有些會在遊戲選單或全動態影像(預先錄製的影片檔案來展示遊戲情節的敘述方式)降回60Hz,但有些則會鎖在60Hz(儘管它們是可以用高於60Hz顯示),例如死亡扳機2。

▼ 奧托的歷險可以120Hz顯示
P3_45.jpg

▼ 死亡扳機2
P3_46.jpg

在此我們再一次希望這裡如果可以加入為各個app設定想要的螢幕更新率選項更好,就像華碩在ROG電競系列手機提供的功能一樣。在Z Fold3的Game Launcher(遊戲中心)有提供螢幕更新率鎖定在48Hz,但用意主要在省電而已。

上面已有談到Z Flip3在螢幕更新率的顯示行為/規則,這裡另一個與Z Fold3有趣的差異是Z Flip3的遊戲中心實際有48Hz、60Hz、120Hz三個選項,而不是像Z Fold3單單只有48Hz這麼一個簡單的切換。

▼ Z Fold3的遊戲中心
P3_47.jpg
P3_48.jpg
P3_49.jpg
P3_50.jpg
P3_51.jpg 


Galaxy Z Fold3 電池續航表現

Z Fold3配置4400 mAh容量電池,比Z Fold2的4500 mAh稍微小一些。在Z Fold3內部實際有兩塊獨立的電池,一塊是2280 mAh,另一塊是2120 mAh。很顯然的,與Z Fold2相比,Z Fold3整體尺寸和體積略為變小,因此電池容量也略為減少。 不過100 mAh倒還好,因此這部份我不們認為沒有什麼好批評的。

無論如何,像Z Fold3這樣的可折疊式螢幕裝置,電池容量只是影響續航力當中一項因素,其它還有大尺寸可折疊的螢幕、需要消耗電力的晶片,這三個加起來造就Z Fold3在電池續航並沒有太出色的表現。
battery_ZFold3.jpg

若拿Z Fold2做參照,可以看出Z Fold3在3G連續通話與螢幕開啟的項目其實不會比Fold2差到哪裡去。然而Z Fold3所使用的Snapdragon 888晶片似乎在待機時比Z Fold2所使用的Snapdragon 865耗電。

註:電池續航力測試是在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模式下進行,並使用Android 11內建的工具持續監控螢幕更新率變化,然後執行我們的網頁瀏覽器程式碼讓它每10秒重新整理一次頁面,並且在每一次重新整理頁面時觸發螢幕更新率到120Hz的峰值,然後稍後過1至2秒後讓它降回60Hz。透過這樣的測量以模擬使用者實際操作手機的行為-在螢幕上滑動>螢幕更新率升至120Hz>接著你開始檢視螢幕內容>螢幕更新率降回60Hz。至於影片連續播放測試部份,我們也是切換到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模式,上面已有深度分析Z Fold3播放影片時螢幕更新率是如何應對的,針對我們在此特別給Z Fold3播放的影片,它保持48Hz播放。如果你的影片是常見的30fps,測試出來的續航力可能會稍微再差一些,但不會太多。

有一點對你來說無論有沒有用,Z Fold3的電池續航力比Z Flip3還好一點。因為Z Flip3的電池容量本來就比Z Fold3小,因此它的續航力比Fold3是可以理所當然。然而值得提出來的是,Z Fold3與Z Flip3在待機狀態下電池續航表現都比我們預期Snapdragon 888該有的表現來得短。或許其中還有可以調校與改善的空間。

為了更完整,我們也有對Z Fold3的封面螢幕進行測試,用得也是相同的測試條件-使用自適應螢幕更新模式,影片連續播放測試時也是跑48Hz,網頁連續瀏覽也是透過程式執行讓螢幕在60Hz及120Hz之間切換。測試的結果是,在影片連續播放與網頁連續瀏覽這二項明顯比上面主螢幕的表現好很多。然而,Z Fold3的封面螢幕尺寸相當大,而且現在還支援120Hz,因此要像舊一代那種「盡量透過封面螢幕來做日常的操作」以節省電力的作法可能就不是那麼可行。
battery_ZFold3_cover_screen.jpg

這麼說好了,依照你個人在主螢幕與封面螢幕混合著操作,Z Fold3日常實際的電池續航力可能介於兩者之間,也就是82小時至75小時。三星的自適應更新率邏輯以及在低光源環境一定會使用120Hz的堅持值得我們再一次提出來讓大家知道,因為這是有助於使用者體驗的。

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Z Fold最佳狀況可以提供你一天的電力使用,但對於重度使用者來說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 Z Fold3與其它手機電池續航力的比較,預設Z Fold2、Z Flip3、iPhone 12 Pro、Sony 1 III做比較。如果你想加入更多比較的手機,請至gsmarena網站「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review」這篇評測,中間有個「+Add to comparison」點擊就能從下拉選單中挑選其它機型
Fold3_battery.png


Z Fold3充電速度

Galaxy Z Fold3電池容量4400 mAh,比Z Fold2少了100 mAh,而且其實由兩塊獨立的電池芯組成-一塊容量2280 mAh,另一塊2120 mAh。目前折疊螢幕手機都採用這種分離式電池,就連Z Flip3也是。

P3_52.jpg

Z Fold3最大充電支援25W,但三星並沒有內附這樣的充電器給用戶。還好三星近期推出的充電器都開始支援DP及PPS規格,意謂我們很容易找到支援Z Fold3最大充電速率25W的充電器。為了讓測試盡可能有一致性,以下充電速度測試是使用三星原廠25W進行的。

▼ 充電30分鐘(電量從0%開始)
Fold3_battery_1.png

▼ 完全充飽電所需時間(電量從0%開始)
Fold3_battery_2.png

測試結果顯示Z Fold3的充電速度大致接近Z Fold2。也就是說,相較於三星傳統內建一塊電池而且有著相同電池容量的機型,他們家折疊式螢幕的機型的充電所需要的時間仍然比較長,例如Note20 Ultra充飽電需要1小時23分,Fold2則需要1小時46分。由於沒有官方關於這種特殊並聯/行的充電標準訊息,我們只能假設整體充電速度較慢是因為必須為兩個較小的電池充電,而每塊電池都有自己的充電曲線和涓流充電過程。

Z Fold3也可以使用無線充電,支援11W,比Note20 Ultra的15W少。反向無線充電則可以輸出4.5W,但必須Z Fold3要有30%以上剩餘電量才可以幫其它手機充電。


Z Fold3的喇叭測試

Z Fold3提供一組立體聲喇叭,提供令人驚嘆的多媒體體驗音質,有很棒的清晰度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頻率響應,而且音量也夠大聲,測試後獲得「很好」的整體評價。

Z Fold3還可以使用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幾種不同模式,並且可以手動調整等化器。在它的預設的自動模式中,杜比全景聲會進一步提高響度,雖然不多,但足以讓它更接近Galaxy Z Fold2的輸出水準。然而杜比全景聲會稍微對頻率響應造成影響,不過倒也是不明顯便是。

如果要挑毛病的話,我們覺得當橫拿手機時,就容易去遮住它的喇叭位置。不過這次三星似乎有試著把Z Fold3的喇叭柵格開孔加大的比Z Fold2大來解決。還好如果在Z Fold3開啟狀態將它轉個角度時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底下這張圖是Z Fold3的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連結,連過去Gsmarena網站,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示範音樂,建議使用耳機聆聽。你還可以選擇不同款手機來試聽,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就可以看到它們各自LUFS顏色曲線,並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 LUFS絕對值愈低代表音量愈大。「Speaker frequency response - 喇叭響應頻率」圖表則告訴你各款手機在低頻、高頻和中頻的重現與滿載輸出「0db」這條水平線的距離,愈接近「0db」愈理想
Speaker_test.png
 

One UI 3.1.1 + Android 11

隨著Z Fold3和Z Filp3的推出,三星One UI的版本開始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這兩款機型之前在傳原本要搭載One 3.5,隨後才會慢慢下放給其它Galaxy系列。可是結果郤不是這樣,在三星的Unpacked 2021發表會中隻字未提,談得始終是One UI 3.0而已,你沒看錯就只有UI 3.0,連3.1都還不到,後來Fold3與Flip3搭載了One UI 3.1.1,比目前S21系列的One UI 3.1.0多了個0.0.1,意謂這可能只是加入一些給折疊螢幕款式手機專用的功能而已,例如Flex模式。

在韓國三星官方論壇這裡有詳細討論One UI 3.1.1版本不會下放到任何其它裝置,而且也沒有提到One UI 3.5,然而有提到三星會透過軟體升級改進一些應用程式與其它部份的加強,版本仍會是UI 3.1,但會有One UI 3.1.1提供的所有功能。因此我們認為,所有與非折疊螢幕有關的功能會在UI 3.1的軟體更新中隱藏掉。與此同時One UI 4.0 已經準備好推出beta版, Android 12很可能成為三星裝置的下一個重大的軟體版本更新。

p4_1.jpg

總之,與其它手機上面搭載的One UI 3.1相比,One UI 3.1.1實際並沒有那麼多可見的變化,與Fold2上面的UI 3.1相比也幾乎沒什麼不同,有的是一些在使用者介面(UI)與使用者體驗(UX)小地方的修改以及一些第三方應用程式額外的優化,接下來我們會幫大家帶到。

首先是Always On功能,現在你可以設定只有當你連點兩下螢幕時它才亮起來,或是像之前一樣可以設定排程-只有排程的時間內才會顯示AOD。當然你也可以讓它一直保持亮著。其它的設定還有選擇不同的時鐘風格與字體顏色、亮度、以及想要在此顯示哪些通知。

▼ Always On設定
p4_2.jpg
p4_3.jpg
p4_4.jpg

不論你有無展開Z Fold3,AOD在封面幕與內部主螢幕看到的資訊會相同。三星在封面螢幕與主螢幕的某些功能的區隔性做得非常好,是有經過考量並同時會在一些地方共享設定而不會破壞用戶的使用者體驗。例如大部分的顯示器設定,包括更新率、亮度與色彩都是共用設定中的設定值。
p4_5.jpg

封面螢幕與主螢幕的鎖定螢幕畫面共用的項目還包括時鐘風格、小工具、以及通知訊息的呈現邏輯。背景圖可以分開設定,然而如果未來封面螢幕與主螢幕在顯示器的設定可以有更多能獨立分開設定的話會更好。

▼ 封面螢幕與主螢幕的螢幕鎖定畫面
p4_6.jpg
p4_7.jpg


封面螢幕與主螢幕的桌面與所有應用程式,三星有做了不錯的區隔自訂化,使用起來流暢,沒有操作邏輯的問題。雖然相關設定可能看起來相同,但你可以為Z Fold3獨立設定打開和關闔時的桌面設定,例如要挑選什麼App與小工具放在桌面,介面的輸出,設置不同的桌布,你甚至在兩個螢幕上放入完全不同的捷徑。 

▼封面螢幕的桌面與所有應用程式 
p4_8.jpg
p4_9.jpg

▼ 主螢幕的桌面與所有應用程式
p4_10.jpg
p4_11.jpg 

Z Fold3介面中很多整體視覺的潤飾實際上是One UI本身的一項功能,近幾年來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而是持續不斷的小改版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很多元素都可以被視為三星的標準設計,也就是說一些Galaxy基本的操作也適用在Z Fold3,例如向下滑動帶出下拉通知中心與功能快速開/關選單,向右滑動帶出Bixby feed主畫面等其它熟悉的功能都在,在此我們不再作深入介紹。

p4_12.jpg

Fold3螢幕的分割檢視來介紹一下,首先看的是三星Edge screen(側邊螢幕)在折疊式螢幕上的應用。這是另一個現有三星用戶應該會熟悉的功能。在Z Fold3用起來更讓人吃驚得覺得更實用,尤其是App面板-可以讓你快速開啟和退出多工模式,perfect!

▼ 側邊螢幕設定,提供的面板包括Apps、Live messages、聯絡人、Smart select(智慧選取,可以讓你截取不同形狀的截圖,然後截圖當中的文字轉成可編輯文字,或將它們釘選在螢幕上,也可以在截圖中加入GIF動畫特效)、Tasks(任務/程序)、天氣、工具、提醒、剪貼簿

p4_13.jpg p4_14.jpg p4_15.jpg


▼ 側邊螢幕的外觀設定,可選擇要放在桌面右側或左側。「Lock handle position」是鎖定側邊螢幕直條不讓它移動。「Transparency」是透明度,「Size」是尺寸,「Vibrate when handle is touched」是當觸踫側邊螢幕時產生震動回饋
p4_16.jpg

從近期開啟應用程式視窗裡或App側邊螢幕面板都可以載入分割視窗檢視,使用App側邊螢幕在使用上會比較便利;你可以在App側邊螢幕面板上手動編輯捷徑,系統也會在此顯示你近期使用過的app,方便你快速執行分割顯示。

你可以將特定的多工程序預先設定保存為分割視窗以快速啟用,包括應用程式、它們載入分割視窗模式的相對位置、分割視窗的大小。一次最多可分割成三個視窗(一個大視窗以及二個小視窗),它還會針對你近期使用過的設定自動推薦適合你的分割視窗設定。

▼ 從App側邊螢幕執行應用程式與分割視窗設定
p4_17.jpg
p4_18.jpg
p4_19.jpg  

在進一步介紹多工實際的運作前(基本上與在Z Fold2的沒有什麼改變的地方),跟大家報告的是,Z Fold3上的App側面螢幕面板有一些只有在Z Fold3才有的的改進,但我們猜測之後它們也會下放到Z Fold2才是。首先,面板中現在可以顯示一整欄的圖示,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 App側邊螢幕現在可顯示一整列的App圖示
p4_20.jpg
p4_21.jpg 

如果你不太會利用太多的應用程式組合,這可以為你節省一些螢幕空間。此外現在還能固定側邊螢幕,讓它固定顯示在螢幕上,螢幕空間會被佔用一些,看上去像是工作列,能讓你快速在不同應用程式甚至是程式集之間切換,有類桌機的使用體驗。

▼ 將螢幕側邊面板固定在桌面
p4_22.jpg
p4_23.jpg 

回到多工處理本身,較簡單的雙分割視窗可以水平或垂直排列。分割檢視時,你可以拖曳中間那條分隔線來調查視窗大小。透過拖曳的操作,你可以快速輕鬆的將內容從一個視窗到拖到另一個視窗,支援這樣拖曳操作方式的內容類型會陸續增加,目前最常會用得到是文字與圖片的拖曳。

▼ 雙分割視窗操作
p4_24.jpg
p4_25.jpg
p4_26.jpg
p4_27.jpg

點擊視窗分隔線中間三個小圓點會提供其它選項,如快速對調視窗與改變視窗分割檢視的方向(例如將上下排列改為左右排列),或是將目前的兩支程式多工處理程序綁定並放到App側面面板,方便日後快速執行這兩支程式的分割視窗檢視。

在分割視窗模式下,每支app在靠近頂部區都有自己的橢圓形控制條,可以用來拖曳移動位置,或是點一下叫出功能選項,包括展開為全視窗或收納成浮動視窗。

▼ 在分割視窗檢視時,App上方的橢圓形控制條還有其它功能
p4_28.jpg
p4_29.jpg 

三星將這個浮動視窗稱之為「pop-up」檢視。然而有些程式並沒有完全支援,有些程式則直接了當的跳出無法執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One UI 3.1.1的進階功能選單裡有個實驗分頁(Labs tab),打開後,不論開發人員有沒有加入對這項功能支援,用意是讓每支程式可以強制執行視窗分割與浮動視窗顯示,經過實測有相當數量的App都可以成功。

▼ 設定>進階>實驗下,將「Multi window for all apps」開啟,就能強制執行每支程式來支援視窗分割檢視
p4_30.jpg

其它實驗功能還有三視窗分割檢視模式(three-way multi-window split)。初始設定可能會有點難度,但是一旦載入完成,就能透過分隔線控制元件來調整各視窗的畫面比例,位置以及隨機進行調整,你也可以將它們儲存到App側面螢幕面板方便日後取用。

▼ 三視窗分割多工處理檢視
p4_31.jpg
p4_32.jpg
p4_33.jpg

在三視窗分割檢視模式下同樣可以拖曳內容至不同的視窗去,並且快速的在不同應用程式間切換。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在此模式下,出於某些原因和Android影片解碼渠道(pipeline)的限制,某些應用程式不一定能夠同時運行。最明顯的限制就是同一時間只能有一支影片播放。有些有在做即時更新內容的應用程式的處理可能會變慢或變成在一個小視窗暫停。這些全部要端看程式是如何編寫,但是大致上來說,大多數的應用程式和大多數Android系統/手機都是基於優先執行在前台的單一應用程式來設計的。

p4_34.jpg

儘管如此有上述的限制,你還是可以在既有的三視窗分割模式再加上彈出式視窗,進行更多程序的處理。彈出式視窗的上限最多5個,若加上原本的三視窗分割,總共可以做到同時有8個活躍工作階段運作。

▼ 三視窗分割檢視加上彈出式視窗檢視
p4_35.jpg
p4_36.jpg 

你可以自由調整/拖曳這些彈出式視窗的大小與位置,甚至可以設定它們的透明度,不過這往往讓整個畫面變得雜亂。你還可以將這些視窗收納成一排類似「聊天軟體的大頭貼」(chat head)排列樣子。如果你用這種方式收納多個程式,它們會以類似資料夾的方式分組,讓桌面看起來比較整潔。

此外還有其他細微差異和限制需要考量和發掘。例如某些應用程式無法執行多次,關於這點Android開發人員若可以在自家app的說明稍微清楚的補充的話會更好。
p4_37.jpg

整體而言,三星在多工處理方面做得很好,好到甚至可能在實務上有點過了頭。然而如果你覺得功能做好放在那邊在你有需要時就可以派上用場,在Fold3更能發揮的話,那麼有用到時就會覺它的重要。

如果你想要有更多自訂功能甚至有更像PC般的使用體驗,可以使用Z Fold3的Samsung DeX功能,它可以透過有線、無線方式來與外部螢幕、電視、甚至Window電腦連線(需使用特別的用戶端軟體)。然而,你無法在沒有連接外部設備而能在Z Fold3螢幕上觸發DeX。

此外還有「Flex」模式(也稱作Flex檢視),這個功能在Z Fold2與Z Flip3也有。因為第一代Fold的鉸鏈無法以任何角度開啟,所以並不支援。此功能可以在手機不完全開啟時(如介於75度至115度,此時手機仍處於沒有解鎖狀態)觸發Flex模式,將螢幕視窗分成上下兩部分,「進行或執行中」的區塊放在上半部,「互動或控制」區塊則放在下半部。

實質上這意味手機知道它處於這種特定開啟角度或狀態,並讓Android系統和任何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知道。因此手機展開某個角度會觸發「Flex」模式這個只是三星的行銷話術,因為最新原生版本Android已開始加入這個功能,讓應用程式更加能夠查覺折疊螢幕的當前狀態,例如使用者是否折疊成某個角度將手機放在桌上觀看或操作,據此來調整應用程式的介面。

▼ Flex檢視模式示範,螢幕折疊某個角度時,介面就會自動切換調整


目前折疊式螢幕手機市場三星推動的最積極,他們還與自家開發團隊與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者進行大量的合作,要將這個應用生態推動建立起來,讓更多應用程式可以支援Flex模式。目前可支援Fold3上的Flex模式的應用程式並不多,大部分仍然以三星自家的為主,例如影片播放與相簿程式在Flex模式下,螢幕下半部會有獨立的控制選項/面板,螢幕上半部則顯示內容。相簿程式在Flex模式下,螢幕下半部會呈現成類觸控版的樣子,可以讓你瀏覽影像時進行上一張下一張切換,這樣的設計有點浪費空間,實用性不大,希望未來可以看到三星在這裡加入更多實用的應用。

▼ Flex檢視模式下的影片播放
p4_38.jpg

▼ Flex檢視模式下的相簿程式
p4_39.jpg

▼ Flex檢視模式下的相機程式
p4_40.jpg

相機程式是Flex檢視模式中最佳的示範應用,螢幕下半部是拍照功能控制選單,螢幕上半部是觀景窗,將手機平放於平坦桌面時,在Flex檢視模式下就很適合用前鏡頭來做自拍,但就不適合用主鏡頭,因為背後三鏡頭與封面螢幕位於不同邊,因此你沒辦法利用封面螢幕當觀景窗,同時利用背後三顆鏡頭來做自拍。

p4_41.jpg

除了自家的軟體,三星也與許多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商合作,這些合作廠商基本上都有在Unpacked 2021發表會提到,但有實際展現的並不多。Google的Duo程式從Flex2開始支援Flex檢視模式。YouTube在Fold3有專用的Flex檢視模式的控制面板,雖然變化不大,但仍然是一個合作的開始。

▼ YouTube標準介面
p4_42.jpg

▼ YouTube的Flex檢視模式介面
p4_43.jpg

再來,儘管在技術上與Flex View無關,Chrome也為Z Fold3提供特定的操作功能-在主螢幕以另開視窗的方式開啟連結時,預設會將新視窗與原本視窗進行分割檢視。

▼ 在Chrome以「open in new window」新視窗開啟連結時預設會幫你自動載入分割視窗檢視
p4_44.jpg
p4_45.jpg 

我們有試著再去尋找可以使用Flex檢視模式的App,試了諸如在Z Fold3與Z Flip3發表會上有特別被提及的Spotify與抖音這兩個軟體。然而經過實測,我們覺得它們操作起來的邏輯與介面看起來只像是在平板電腦上的樣子,嚴格說來並沒有去利用Flex檢視模式的設計框架。

▼ Spotify與TikTok不算真正支援Flex檢視模式
p4_46.jpg
p4_47.jpg 

為了讓某些應用程式儘量可以支援Flex檢視模式,三星在設定中的實驗選項還有提供能為每款app啟用「Flex檢視模式面板」的選單,讓你可以選擇哪些app可以在Flex檢視模式下能有可更相容及更佳的呈現。

▼ 當將手機折疊立起來時,你正在使用的app畫面會顯示在上半部的螢幕,然後下半部螢幕會顯示可以用來做額外控制的操控面板以協助你更方便的使用應用程式。若軟體開發者已有為自家app提供專屬Flex檢視模式的話,該app就不會出現此處的Flex模式面板列表。在此可以讓你選擇哪些app,強制它們在Flex檢視模式下有更相容及更佳的呈現
p4_48.jpg

▼ 選擇「Samaung Members」這支app執行分割視窗檢視
p4_49.jpg

▼ 設定應用程式在主螢幕畫面要顯示的寬高比,有全螢幕、16:9、4:3、以及應用程式預設比例
p4_50.jpg

▼ 自動旋轉應用程式,當你手機旋轉到不同方向時,你可以選擇應用程式顯示的方向,有「Kepp app's orientation - 保持原來方向」或「Make phone's orientation - 跟隨手機旋轉方向」兩種
p4_51.jpg

我們的經驗是,Flex檢視模式在多媒體播放會有比較好的應用,因為傳統的作法是,當你播放多媒體時,控制面板都要透過下拉通知中心才看得到並且操作,但在Z Fold3就能利用下半部的螢幕,將媒體控制面板顯示在此讓你直接操控。

▼ Flex檢視模式面板在Spotify與Plex應用程式中的樣子
p4_52.jpg
p4_53.jpg
 
其它實驗功能還有「App split view」,但在此我們發現只有「Samsung Members」這支程式,而且我們也不太清楚開啟「App split view」後,Samsung Members的介面長什麼樣子或帶來什麼不同的操控邏輯,如果有入手Z Fold3的朋友有發現它的功用話可跟我們說。

至於能為每支程式設定在主螢幕上顯示的寬高比以及是否跟著使用者旋轉螢幕而跟著變跟顯示方向的功能很實用,尤其像IG這類的應用程式在某些奇怪的螢幕上是無法順利的縮放時,Z Fold在此提供的功能就很實用。Z Fold3開啟程式預設寬高比為16:9,模糊效果的桌面會填滿左右兩邊的留白。現在你可以使用全螢幕強制將它開啟,實際看起來與運作起來很棒。不過若是一些許久未更新的App,顯示的效果可能就會不同。

▼ 強制以全螢幕來檢視IG
p4_54.jpg
p4_55.jpg
p4_56.jpg

很多app,例如做筆記的或是即時通訊的app,在Z Fold半開狀態時它們都會自動的轉換成如下圖「工作模式」,在Z Fold3如此大尺寸螢幕來看這似乎是個不錯的生產力工作模式,但與實體鍵盤的筆電相比仍嫌太小而且沒有鍵程回饋感。
p4_57.jpg

關於Flex檢視模式應用與適用於折疊螢幕模式API(開發文件參考)的目前狀況與未來-就硬體與軟體來看,在我們來看仍然在先期(早期)階段。在折疊手機成為市場主流前,我們所能做的最好期待是三星和其它有興趣投入這類型手機的合作夥伴們持續在它們未來軟體介面上做變革與改造。

在許多方面來看,折疊螢幕手機的使用體驗還是處於早期採用的實驗階段,因此難免會伴隨一些缺點。
p4_58.jpg

還好三星至少能以巧妙的方式提供用戶透過系統設定的「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來使用Z Fold3主螢幕的多工視窗檢視或標準視窗檢視控制/使用Flex檢視(Flex View)及Flex模式(Flex mode),而不是折衷的辦法都沒有。

▼ 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設定,有多重檢視與標準檢視兩種輸出模式
p4_59.jpg

這個不是什麼新的作法,之前Z Fold2就有這麼做-強制第三方app以平板的介面在Fold2的主螢幕上執行(當然有些app仍然無法這麼做)。Fold3則進一步將系統設定選單、訊息程式、以及日曆程式以平板的介面顯示。

▼ 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開啟前後訊息程式UI差異,左邊為標準檢視,右邊為多重檢視
p4_60.jpg

▼ 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開啟前後日曆程式UI的差異,左邊為標準檢視,右邊為多重檢視
p4_61.jpg

▼ 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開啟前後系統設定UI的差異,左邊為標準檢視,右邊為多重檢視
p4_62.jpg
p4_63.jpg 

有入手Z Fold3的朋友,Screen layout and zoom(螢幕佈局與縮放)絕對是一個值得玩一玩的選項。

另一個就折疊螢幕式手機設計帶來有意義的功能是「Continue apps on cover screen」,中文意思是「繼續使用在封面螢幕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就這個功能在第一代Fold就有了,顧名思義就是當你封面螢幕執行某支應用程式時,此時你展開螢幕,主螢幕接棒執行在封面螢幕的那支程式。然而有程式不支援它,有些則必須重新再執行一次該支程式才行,不過隨著愈來愈多開發人員修改自家應用程式以支援Android的可調整視窗標準,情況會漸漸改善。

同樣的,「Continue apps on cover screen」也可以讓你反向操作,對於某些app來說也很重要,舉地圖程式來說,你可能會在全螢幕模式規劃路徑,然後將手機關闔在封面螢幕進行導航。

p4_64.jpg

Z Fold3的軟體功能太多,我們無法一一將它們帶到。但Samung keyboard(三星鍵盤)讓我們覺得很棒值得向大家介紹-它可能是目前Android鍵盤解決方案中有著最豐富功能之一款,與Z Fold3搭配的剛剛好,特別在自訂化與大小調整的支援度很全面而廣泛,而且預設有三種鍵盤模式可選:標準、分離、與漂浮。

▼ 主螢幕、封面螢幕直拿時、封面螢幕橫拿時的鍵盤設定可以分別設定
p4_65.jpg

▼ 主螢幕直拿時的鍵盤樣式,分別為標準、分離、漂浮
p4_66.jpg
p4_67.jpg
p4_68.jpg  

▼ 主螢幕橫拿時的鍵盤樣式,分別為標準、分離、漂浮
p4_69.jpg
p4_70.jpg
p4_71.jpg  

▼ Samsung Keyboard設定選項。「Predictive text」是預測文字,「Suggest emojis」是推薦表情符號,「Suggest stickers while typing」是打字時建議貼圖、「Auto spell check」是自動拼字檢查
p4_72.jpg


▼ 「Auto capitalse」是自動大寫第一個字母。「Auto spacing」是自動空行。「Double tap space bar to add full stop」是雙擊空格鍵加入句號。「Multilanguage text prediction」多語語預測文字
p4_73.jpg

▼ 「Number keys」是數字列,「Alternative characters」替代文字,此功能僅在英文輸入才有
p4_74.jpg

▼ 鍵盤主題
p4_75.jpg

▼ 自訂符號
p4_76.jpg

▼ 高整鍵盤尺寸大小,當鍵盤設定為漂浮時還能設定其透明度
p4_77.jpg

▼ 滑動、觸踫、回饋設定。「Keyboard swipe controls」是滑動輸入。「Keyboard touch and hold dely」是鍵盤觸踫停留以輸入的延遲秒數。「Backspace speed」是倒退鍵的速度。「Touch feedback」是觸控回饋。「Keep symbol panel open」當你按著句號鍵不放時,讓符號表面板保持開啟好方便你一次可連續輸入符號
p4_78.jpg

這邊要提一下的是,與在主螢幕上使用鍵盤相比,在長度很長的封面螢幕上使用鍵盤輸入文字時每個字母之間很擁擠,打起字來並不是那麼方便。

希望我們有將One UI 3.1.1在自訂功能部分,尤其是它針對Z Fold3折疊螢幕獨特外型與功能的重點都有帶到。總體來說,三星充分的以其現有做折疊螢幕手機的經驗,設法並持續帶來更出色的改進,這些是讓我們肯定的。


應用在折疊螢幕的S Pen

三星在他們家招牌的S Pen能在Z Fold3的折疊螢幕上運作投入大量的工程研發。我們已經介紹過就螢幕本身來說所會遇到的所有耐用度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也會在S Pen配件設計時遇到。Z Fold3不支援先前幾代的S Pen,事實上,當你把舊款S Pen拿靠近Fold3的螢幕時,它會主動提醒你不要這麼做。之所以要跳出這樣的提示是有理由的,因為儘管Z Fold3有更硬的螢幕面板,為了避免物理損傷,三星替Z Fold設計專用的新款S Pen,當中構建包含特殊的軟性筆頭與內部彈簧阻尼器,以儘量降低施加在Fold3螢幕面板的壓力。

▼ S Pen內部結構的阻尼器
p4_79.jpg

隨Z Fold3上市時三星有發表兩款S Pen-基本的S Pen Fold edition與S Pen Pro。這兩款都沒有內附在手機中,但在某些上市地區預購Fold3時有贈送S Pen Fold edition以及能讓S Pen Fold能連同手機一起收納的保護套(見下圖)。
p4_80.jpg

S Pen Fold edition與S Pen Pro在外觀有明顯不同;S Pen Pro尺寸比較大,重量也比較重,它的內部有額外零件與對應的額外功能,因此重量當然會重了些。下面這張圖是它們兩支筆的對照比較。
p4_81.jpg

這兩支筆功能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支援藍牙,有藍牙功能的S Pen Pro支援「Air actions」,讓你可以從遠處做動作手勢的輸入,例如使用S Pen上面的按鈕當拍照的快門或在空中劃筆畫以觸發其它動作,要讓S Pen Pro能擁有這些功能必須讓它有支援藍牙且內建電池才行,因此S Pen Pro需要透過USB Type-C接口充電。

據我們所知,與近期Note系列的S Pen主流設計所使用的無線線圈和電容器系統不同,S Pen Pro充電方式只有插上USB Type-C接口來充電,好處是它除了可以在Z Fold3使用,也能在其它裝置上使用,並且會停用彈簧阻尼器。

S Pen Fold Edition顧名思義只能在Z Fold3運作,它的筆頭是柔性的而且也有彈簧阻尼器,由於沒內建電池,基本上它的操作是「被動的」但仍支援三星「Air command」功能(註:S Pen Pro也有「Air actions」)-將S Pen懸停在螢幕上方就會觸發,此時螢幕仍可以精準追蹤筆尖位置,而且S Pen上的按鈕也可以使用。

在三星甚至還沒有加入需要電力供應的藍牙「Air actions」功能之前,對於不熟悉舊式S Pen操作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這種操作方式很神奇,它是透過Wacom專利的電磁諧振(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縮寫為EMR)技術進行運作。本質上在螢幕下方有一層特殊電磁網格,會追蹤S Pen筆尖位置,當與螢幕靠得夠近時,S Pen可以透這層電磁網格發射的電磁場獲得電力。

▼ 在Z Fold3的電磁諧振(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縮寫為EMR) 
p4_82.jpg
p4_83.jpg 

Z Fold3在手機工程設計讓人感到驚奇以及它的售價如此高昂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將EMR技術放入折疊螢幕手機,三星與Wacom基本上需設法將兩個獨立的EMR網格分別放入手機兩側,然後將它們連接到同一個控制器並做所有必要的數學演算,讓在鉸鏈上方的「死區(dead zone)」也可以精確的追踪S Pen!所以使用者可以在折疊螢幕上畫畫和做筆記,背後是有令人鼓舞的技術突破使然。兩家廠商共同努力實作的結果也讓這套系統運作起來在筆尖軌跡追踪有三星S Pen技術該有的精確水準,反應時間也非常的靈敏。你不用擔心軟性筆頭與彈簧和阻尼器會對書寫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從近幾代Galaxy Note使用的技術演進而來,不論在工作或寫感上,我們可以跟大家確定在Z Fold3使用S Pen的體驗一樣出色。
p4_84.jpg

Snapdragon 888 在Z Fold3的綜合基準跑分

Z Fold3如此一台使用尖端科技的裝置當然要使用頂級晶片。而且當你花了將近六萬,你一定希望硬體應該都要是頂規才是,當時Fold2就是如此,這一代的Fold3也應該要是才對。與Z Fold2一樣,在全球各地區上市的Z Fold3都只採用Snapdragon 888晶片,沒有Exynos版本。

p5_1.jpg

雖然高通有更高階的Snapdragon 888+,但Snapdragon 888已相當優秀而且被大多數旗艦等級的手機採用-包含1核x2.84 GHz Kryo 680 & 3核x2.42 GHz Kryo 680 & 4核x1.80 GHz Kryo 680,顯示晶片Adreno 660。網路連線選項豐富,包括支援Sub-6與mmWave的5G,最新的Wi-Fi 6e,藍牙5.2。Z Fold容量版本有256 GB或512 GB,都是UFS 3.1標準以及12 GB RAM,我們在此拿到的版本為256 GB。

這是一台真的漂亮的手機,但有一個重要的地要注意-溫度管理/控制。要跟大家報告一個壞消息是Z Fold3的溫度管理並不太行,如同Z Fold2,在長時間負載下Z Fold3性能也會因為溫控調頻而快速下降。這是因為Snapdragon 888真的耗電而且容易發熱。此外我們必須考慮一個事實,就是即使在關闔狀態下整體厚度達到16 mm,Z Fold3每邊其實厚度僅有非常薄的6.4 mm,比去年Z Fold2還薄,在這樣薄的空間裡三星要塞入許多最先進的硬體/零組件-兩組螢幕(主螢幕與封面螢幕)、兩塊電池、三組相機鏡頭等,而且還有複雜而且佔空間的mmWave天線設置。
p5_2.jpg

以上零零總總加起來就讓Z Fold3裡的Snapdragon 888的性能曲線被調整的非常保守,當晶片溫度上來時,CPU的時脈會下降的很快,這樣的情況一旦有連續執行測試時就可輕易的查覺到,也因為這樣而讓測試變得複雜,因為每執行一次跑分測試我們會讓Z Fold3冷郤,而且為了在突發基準運行獲得最高分,我們還打開設定 > 裝置維護>電池>更多電池設定>的「增強處理(Enhanced processing)」來讓Snapdragon 888可以用較高的時脈運作的久一些,但長時間來看,這會讓性能不可避免地降低。

從僅限CPU的運行的GeekBench項目開始,Z Fold3在這單核心與多核心的表現還行,但在多核心項目就落後其它同樣搭載Snapdragon 888的手機許多。

▼ GeekBench 5(單核心),分數愈高愈好
GeekBench_5_single-core.png

多核心項目對於Z Fold3來說似乎特別感到吃力,尤其在它的散熱管理上,多核心同時運作時一定會產生更多的熱度,讓Z Fold3的分數居然只與採用S865的小米10 Ultra和Galaxy S20 FE,以及採用S865+的Note20 Ultra相當,一點都不像S888。此外,Z Flip3在此還嬴Z Fold3,不過Z Fold3的3239分數也是有一定的水準了。

▼ GeekBench 5(多核心),分數愈高愈好
GeekBench_5_multi-core.png

AnTuTu是綜合項目測試,包含多核心性能與其它硬體因素,例如螢幕解析度、記憶體、儲存空間等。Z Fold3測得的結果還不錯,然而在此我們再一次看到傳統非折疊式螢幕且搭載舊款晶片的手機獲得的分數還是比較高。

▼ AnTuTu 8,分數愈高愈好
AnTuTu_8.png

▼ AnTuTu 9,分數愈高愈好
AnTuTu_9.png

由於AnTuTu有將顯示晶片性能納入測試,我們開始看到Z Fold3在顯示晶片運作的「奇特」地方。在它兩個非常規比例的顯示器中,雖然能以高達120Hz螢幕更新率運行,但前提是三星的自適應更新率演算法和應用程式能彼此良好的協同工作才能達到,否則性能表現會有點混亂。不幸的是,現實中GPU的負載就是這種狀況,例如實際執行遊戲時,因為你永遠無從得知遊戲會如何應用/處理解析度、寬高比和自適應螢幕更新率,所以性能表現就不一定。

為了讓測試更完整,我們執行多次主螢幕和封面螢幕的所有圖形基準測試,並開啟 120 Hz自適應「平滑」模式,而且在每次測試運行後都會讓Z Fold3降溫。以下開始GFX Bench項目,我們進行一系列的觀察。

▼ GFX Manhattan ES 3.0(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Manhattan_ES_30_offscreen1080p.png

▼ GFX Manhattan ES 3.0(螢幕開啟模式)
GFX_Manhattan_ES_30_onscreen.png

讓人驚訝的是,Z Fold3的1768x2208解析度主螢幕給顯示晶片帶來一些負載。此外可能也有一些軟體方面的優化問題等待解決,因為可以明顯看到Adreno 660在螢幕關閉模式測試項目居然輸給比它舊款的晶片。

更令人擔憂的是,Z Fold2螢幕解析度與Z Fold3一樣,顯示晶片是Adreno 650(Z Fold3是Adreno 660),跑出來的分數居然比Z Fold3高。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Manhattan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開啟模式),可以明顯看出Adreno 660在處理主螢幕的1768x2208解析度上有負擔的,儘儘只有40fps
GFX_Manhattan_ES_31_onscreen.png

另一點值得提到的觀察點是,在執行OpenGL ES 3.0 Manhattan這類對GPU負載較輕的項目,主螢幕在自適應更新率模式下仍有60fps以上的分數。相較之下封面螢幕在自適應模式時的GFXBench項目的表現就不佳-儘管設定為自適應模式,但螢幕更新率仍被限制在60Hz。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
GFX_Car_Chase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開啟模式)
GFX_Car_Chase_ES_31_onscreen.png

這種不一致的表現狀況不僅出現在基準跑分,某些遊戲同樣也有這種情形,在主螢幕能以120Hz執行時好好的,一旦換到封面螢幕就失敗,反之亦然。有些遊戲甚至在主螢幕或封面螢幕都會遇上一些障礙。

然而,Z Fold3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當遊戲能在主螢幕上正常執行時,體驗就完全是不同層次了,會更像是在平板電腦上玩而不是在手機上玩,一部分是因為大尺寸螢幕的關係。事實上,這塊22.5:18比例,7.6吋可折疊式OLED面板可以呈現更高的影像,在符合遊戲引擎渲染的遊戲影像上,讓我們螢幕上操控遊戲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遊戲畫面視野也跟著更好。

p5_3.jpg

一旦當我們執行負載更高的GPU測試項目項目時,我們開始看到解析度較低的封面螢幕的優勢(註:它的解析度為832 x 2268,尺寸6.2吋),或者更準確地說,就可以看到Z Fold3的主螢幕在圖像渲染性能方面的弱勢。

▼ GFX Aztek Vulkan High(螢幕開啟模式)
GFX_Aztek_Vulkan_High_onscreen.png

▼ GFX Aztek ES 3.1 High(螢幕開啟模式)
GFX_Aztek_ES_31_High_onscreen.png

樂觀的來看,Z Fold3在螢幕關閉模式與開啟模式的表現還蠻一致的,如果有差異,可能是出於統計的落差或是手機在闔起來狀態時散熱變差而溫控調頻所致。

▼ GFX Aztek Vulkan High(螢幕關閉模式1440p)
GFX_Aztek_Vulkan_High_offscreen_1440p.png

▼ GFX Aztek ES 3.1 High(螢幕關閉模式1440p)
GFX_Aztek_ES_31_High_offscreen_1440p.png

根據我們的經驗,3DMark測試項目通常會有較一致性而且有很好的比較參考價值。在在Z Fold3上執行也發揮不了作用。

▼ 3DMark SSE Vulkan 1.0(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Vulkan_10_offscreen_1440p.png

在Slingshot Extreme Vulkan 1.0項目的運行結果非常奇怪,因為在主螢幕上可以獲得高分,但封面螢幕跑出來的分數就仍然很低。要注意的是,根據定義,這些3DMark測試項目應該都要在螢幕關閉模式下以固定解析度值進行對幀幅的渲染,然後才顯示出結果,這應該可以將不同手機有不同解析度與其他與螢幕有關的差異排除。然而,測試結果很明顯的有矛盾,因此我們只能回到我們的理論-Z Fold3仍有一些與渲染有關的問題需要解決。

從好的方面來看在其它兩項3DMark項目上,不論使用主螢幕或封面螢幕執行app,Z Fold3得到的分數都還不錯。雖然沒有特別厲害,但符合整體趨勢。

▼ 3DMark S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ES_31_offscreen_1440p.png

▼ 3DMark Wild Life Vulkan 1.1(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Wild_Life_Vulkan_11_offscreen_1440p.png

再次重申,這支手機有三塊螢幕、非常規的螢幕解析度與寬高比例、以及三星的自適應螢幕更新率,加上封面螢幕與主螢幕這次都支援120Hz,Z Fold3在圖形渲染性能方面顯然存在更多挑戰/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在散熱與溫度管理受到的限制讓它在CPU方面的表現不佳,明顯的沒有充分發揮出Snapdragon 888晶片該有的性能水準。

再者,如果三星考量要在性能/溫度取得更好的平衡而讓Z Fold採用較低階的晶片,在售價方面會變成難向大多數買家解釋,而且若退而求其次採用較低階一級的晶片,會產生另外的潛在不利的缺點,例如就不會有旗艦晶片才有的功能,或者甚至就無法跑得動某些Z Fold3才有的獨家功能,例如高解析度且可達120Hz更新率的螢幕面板。這個話題絕對還有討論的空間,但歸根究底,不論好的或壞的,在對Snapdragon 888的管理上Z Fold3似乎也有其瓶頸。


溫度管理

當然,我們不能沒有數據的參考佐證。以下使用CPU Throttling Test這款應用程式來做20個線程,60分鐘的壓力測試,Z Fold3是以完全打開的狀態下進行,預先讓手機溫度降到與室溫一樣,並且關閉「增強處理」模式,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排除對預設調度程序和性能曲線和行為的干擾。

▼ CPU溫控調頻測試

p5_4.jpg

p5_5.jpg

p5_6.jpg

p5_7.jpg

p5_8.jpg

p5_9.jpg

值得稱讚的是,上面這些圖表沒有顯示任何突然的大幅下降曲線,如果有,那就代表遊戲時會導致卡頓。然而,整體性能損失還是掉得蠻多的,最早在壓力測試5分鐘後就顯現出來。雖然這些測試也許不能代表實際使用手機時負載的樣貌,但實際執行遊戲時這就是GPU被施加負載/壓力的情形。最後的結論是-散熱仍是Z Fold3一個主要問題。
 

三鏡頭設置

談到鏡頭的功能豐富度,Z Fold3提供的組合可以說是一時經典。這麼說好了,這樣的組合試著儘可能給我們多樣選擇的拍攝功能。它是一台手機,一台平板電腦,支援S Pen,有防水功能,這些是我們隨便想得到的關於Z Fold3印象,然而無可避免的是,在任何所賦予相機的功能方面,Fold3不會有最頂尖的表現,頂多夠用的程度。

p6_1.jpg

與它的上一代一樣,雖然規格不是目前三星最頂尖的,Z Fold3配置的主鏡頭可以應用的場景仍然廣泛,這顆主鏡頭所採用的是大家所熟悉的Sony IMX555元件,1200萬畫素,像素尺寸1.8µm,配件尺寸1/1.76",光圈f/1.8。其它功能則有Dual Pixel Phase(雙像素相位)偵測輔助自動對焦與OIS,完全是從Z Fold2主鏡頭移植而來。

在Z Fold3背部這三顆鏡頭中,主鏡頭是中間這一顆。與去年相比,主鏡頭外觀除了有重新設計,向外凸起的高度也有加以縮減。隨著今年Z Fold3整體機身厚度也有變薄,鏡頭凸起高度有加以縮減是好事。

p6_2.jpg

位於主鏡頭上方的鏡頭是超廣角鏡,畫素1200萬,123度,像素尺寸1.12µm,這顆超廣角鏡似乎也與Fold2上的同一顆,如果是,那可能就是三星型號S5K3L6這款。我們仔細檢視Z Fold3裝置的硬體配置支援文件時,就看到Sony IMX258這顆於2015年發表的傳感器列在其中(元件尺寸1/3.06",像素尺寸1.12µm),而Z Fold3先前各種傳聞也有提到超廣角鏡頭使用的就是它。不過若要確認它們使用的超廣角鏡頭是否都是Sony IMX258,唯有將Z Fold2與Z Fold3拆解才有辦法確認了。Anyway,超廣角鏡頭仍然不支援自動對焦。

p6_3.jpg

最後來看長焦鏡頭規格,它有1200萬畫素,光圈f/2.4,感測元件尺寸1/3.6",像素尺寸1.0µm,焦距52mm。廣告中它宣稱能有2x光學變焦,數位變焦可達10x。它使用的是SK Hynix Hi-1337這顆感測元件,不常見而且也沒有太多其它手機採用,不過三星有為它加入相位對焦(PDAF)及光學防震功能。

Z Fold3封面螢幕上的前鏡頭畫素有1000萬,沒有自動對焦,採用挖孔設計。它看起來也是與Z Fold2上面的同一款,感測元件尺寸1/3",像素尺寸1.22µm,光圈f/2.2,型號是Sony IMX374這顆,事實上第一代Galaxy Fold封面螢幕上前鏡頭也是這顆元件。根據Sony的規格說明,這顆感測元件支援自動對焦,但用在Z Fold郤沒有這項功能。

p6_4.jpg

最後來看最有趣的地方-新的屏幕下相機鏡頭。這絕對與Z Fold2主螢幕上看到的前鏡頭不同,按官方規格表來看,它的解析度400萬畫素,像素尺寸2.0µm,光圈f/1.8。再次查閱規格配置表後,我們認為這顆鏡頭實際上就是Sony IMX471傳感器(尺寸1/3",像素尺寸1.0µm),原生畫素應有1600萬,但用在Z Fold3只剩400萬,之所以會這樣應該是三星加入四像素合一技術的關係,才形成 1600/4=400 畫素。我們能想像將鏡頭隱藏在螢幕下方,並且實際處理RGB四像素合一是件更複雜的工程。有趣的是,過去幾年來OnePlus很喜歡用這顆特殊的傳感器,OnePlus 9系列就曾經將它用在前鏡頭。

p6_5.jpg

介紹完鏡頭的規格,接著就來看相機軟體。沒有太多讓人驚喜的地方,它的標準介面就是三星相機程式的樣子,所有核心功能、螢幕上的按鈕與圖示符號都跟近年來的樣子一致。如果你之前有使用過三星的手機,在此會很快上手。

但當你使用主螢幕時,相機介面就與使用封面螢幕時有相當不同。

▼ 主螢幕的相機程式介面
p6_6.jpg
p6_7.jpg 

然後還有新的Flex模式相機介面版本。它可以將一半的螢幕用做觀景窗,另一半螢幕用做拍照時的控制選單。將手機平放在平坦桌面或是以垂直的方向進行拍攝都很方便。話雖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星以一種方便的方式成功地擴展了這個用戶界面。

▼ Flex模式的相機介面
p6_8.jpg
p6_9.jpg

介面中的3顆樹代表使用超廣角鏡頭,2顆樹代表標準鏡頭,1顆樹表示使用長焦鏡頭。捏放操作手勢進行鏡頭變焦的功能也在,滑動時三顆鏡頭的切換很流暢。

▼ 標準相機介面
p6_10.jpg
p6_11.jpg
p6_12.jpg

標準相機介面的操作直覺,側面滑動可循環地在不同模式之間切換,上/下滑動可在後鏡頭和前鏡頭頭之間切換。你可以加入、移除、或是排列模式的順序。

▼ 相機設定>Scene optimiser-場景優化。Shot suggestions-拍照建議。Scan QR codes-開啟QR二維條碼掃描辨識。Swipe Shutter button-滑動快門按鈕進行連拍
p6_13.jpg

▼ 相機設定>Selfie colour tone-自拍色調。Video stabilisation-錄影防手震。Auto HDR-自動HDR。Tracking auto-focus-移動追焦。Grid lines-格線參考。Location tags-位置標籤。Vibration feedback-震動回饋
p6_14.jpg
p6_15.jpg 

HDR的設定這次有經過修正不再分二階段設置,現在你可以選真「自動HDR」讓程式自動判斷。

當Z Fold3展開或者在「Flex View」模式時,相機介面有一顆專屬按鈕可以用來開啟封面螢幕來當觀景窗,適合想使用後鏡頭來自拍時,封面螢幕就能讓自拍的人看到自己要擺的姿勢。如果Z Fold3關闔時,這顆按鈕會變成自拍的切換開關,以作為打開Z Fold3利用封面螢幕當觀景窗做自拍的提示,一旦按下去時後,封面螢幕就會變成有觀景窗與拍攝控制按鈕。

▼ 使用後鏡頭+封面螢幕來做自拍
p6_16.jpg
p6_17.jpg 


1200主鏡頭拍照品質

Z Fold3主鏡頭規格與Galaxy S20和Z Fold2上的幾乎相同,並且以Sony IMX555這顆感測元件為基礎而來,因此拍出來的照片令人滿意。

▼ Z Fold3 5G,1200萬畫素主鏡頭,開啟AI場景偵測
pic1.jpg
pic2.jpg
pic3.jpg
pic4.jpg
pic5.jpg
pic6.jpg

不過若拿上述提到的裝置所拍的舊照片與Z Fold3這裡拍的照片做比較的話,會有許多在軟體演算上明顯的不同,這些照片的品質仍然算得上旗艦水準,但在Z Fold3的軟體演算上不像三星過往傳統那樣的犀利。

Z Fold3拍的照片有時會顯得稍微柔和一些,在某些區域(如天空)甚至有點噪訊,這主要就是因為在銳利度和噪訊抑制方面的力道變得沒那麼大的關係。顏色也沒有那麼誇張,不過還是會有三星慣有的比較活潑生動的表現。

細節捕捉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充滿各種拜耳和像素合併解決方案的市場中,Z Fold3主鏡頭原生1200萬畫素在此就略顯下風了。對於場景裡更精細的圖案,例如照片中陽台欄杆白色遮陽版上的網孔就無法詳盡的解析而形成莫列波紋(moire fringing)。另一個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同樣值得提出來的是,Fold3的照片會有一點過曝。好在自動HDR與AI場景偵測會在拍攝時適時的介入,讓照片看起來更好看一些。底下六張照片是沒開啟AI場景偵測的。

▼ Z Fold3 5G,1200萬畫素,主鏡頭,沒有開啟AI場景偵測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多年來,三星一直在打磨吸引客戶的特殊照片外觀,並且沒有對其進行任何大的改動。


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拍照品質

Z Fold3的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可以用「足夠好」來形容,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地方讓人想提出來講的。有些超廣角鏡頭物理上固有的不足在此可以看到,例如相片四周圍的銳利度會比較較低、細節較少以及動態範圍較窄。

▼ 12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說實在的,相片四個角落銳利度偏低這個現象一直存在超廣角鏡頭上,而三星採取的是較不干預的作法,在僅適度的調整下讓這樣情形更加明顯。此外,透過軟體演算或許能讓畫質改善,但也可能干擾色彩重現。三星在此再一次展現了不同鏡頭拍攝也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致性色彩表現。


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拍照品質

Z Fold3長焦鏡頭具備光學2倍變焦,可以拍出夠水準的照片,除了在顏色均一較大的區域外,幾乎沒有什麼噪訊。動態範圍表現佳。在光線充足條件下,2倍光學變焦照片其實與主鏡頭拍的一樣好。

▼ 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2倍光學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點按觀景窗中的「一顆樹」是切換長焦鏡頭,此時還有一個滑塊讓我們可以進行數位變焦到4倍(有錨點圖示),最高可達10倍,下面四張照片是使用長焦鏡頭做4倍數位變焦拍出。

▼ 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4倍光學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10倍變焦照片是經由幕後進行裁切、插植、放大來生1200萬畫素相片。4倍與10倍變焦照片在畫質與雜訊抑制表現讓我們驚訝,當然拍攝環境光線充足對此也有幫助,儘管如此我們仍其表示肯定。

▼ 1200萬畫素,長焦鏡頭,10倍光學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 主鏡頭0.5x、1x、2x、4x、10x焦段拍出來的照片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Z Fold3沒有專屬的微距模式,理想情況下我們原本希望超廣角鏡頭能有自動對焦功能好讓近距離拍攝時可拍出更理想好看的照片,但是在此確定沒有。你可以透過主鏡頭拍出距離主體夠近的微距照片,但是它的的自動對焦功能在這樣近距離表現並不優秀。

▼ Z Fold3,主鏡頭,近距離拍攝,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你可以針對上面的場景使用2x模式來改善近距離拍攝的效果,雖然在2x變焦,旦它不會觸發長焦鏡頭,而是仍然停留在主鏡頭進行這樣短距離的對焦。對於需進行局部區域超小字體段落的閱讀辨識絕對足夠。

▼ Z Fold3,長焦鏡頭,近距離拍攝,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前鏡頭拍照表現

由於可折疊的外形與特性,讓Z Fold3在自拍照上的應用具備多樣與豐富性。你有兩顆專屬的自拍鏡頭可用-封面螢幕上的1000萬畫素鏡頭與主螢幕的400萬畫素屏幕下式鏡頭。

此外,如果你很在意相片的品質,你還可以將手機直拿並完全開啟,然後將封面螢幕當成拍照的觀景窗,同時利用背部三顆主鏡頭來進行自拍。

底下第一組照片就是透過背部三顆鏡頭的自拍照,上面我們已經帶過這三顆鏡頭拍出照片的品質,在此不再重複贅述。要說得的是,在2x變焦時,即便在一個手臂長的距離使用長焦鏡頭構圖仍然不是那麼理想,但如果你堅持使用它的話它就是一個鏡頭選項-例如故意要把你的臉照得大一些,或是捕捉位於你背後的一群朋友時就可行。

▼ 使用背部三顆主鏡頭搭配封面螢幕拍攝而成的自拍照片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pic_10.jpg

pic_11.jpg

pic_12.jpg


接著來看真正使用前鏡頭拍攝的自拍照片。首先是封面螢幕上方1000萬畫素鏡頭,它基本上與Z Fold2所使用的是同一顆,像素尺寸1.22µm,光圈f/2.2,沒有自動對焦,沒有特別厲害的地方,然而也沒有差到哪裡去。從實際拍的照片品質來看,它有捕捉完整細節而且銳利度夠。由於焦平面容錯值夠大,因此在此缺乏自動對焦功能不至於形成太大問題。

▼ Z Fold3,1000萬畫素封面螢幕的自拍鏡頭,標準視角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傳統上,三星前鏡頭都有提供二種視角模式(FoV),1000萬畫素鏡頭在此也有。除了上面四張的標準視角,底下四張的視角就是比較窄的有經過裁切然後得到650萬畫素的。使用時,照相程式會記憶你上次使用的視角模式。

▼ Z Fold3,1000萬畫素封面螢幕的鏡頭,裁切視角,65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使用前鏡頭自拍時,照相程式預設會套用美肌效果,美肌的強度與我們看過的其它廠牌手機相比,三星在此的處理強度算溫和且自然,而且如果你不需要的話還可以到設定將它關閉。

接著來看亮點功能(或者說至少是我們在Z Fold3的相機設置中最感興趣也最想探索的,因為它是這次唯一新加入的功能,而且也是三星屏幕下相機鏡頭的第一次嚐試)。根據官方規格,這是一顆400萬畫素鏡頭,不過在我們軟體配置分析表示它是Sony IMX471這顆感測元件,具備1600萬的原生畫素並且搭載f/1.8光圈。不過我們不確定這個400萬數值是如何轉化為實際的圖像資料,因為從技術上來看這顆鏡頭位在RGB OLED螢幕像素陣列後方,因此以一組相當低畫素的鏡頭設置是可能有助於拍照畫質表現的。

▼ 上方Galaxy Z Fold3主螢幕的前鏡頭,下方是Z Fold3的
p6_18.jpg

你仍然可以看到前鏡頭的位置圓點。另一方面市場上中興近期發表的Axon 30也採用屏幕下前鏡頭,是他們是第二代技術,在顯示上幾乎看不到前鏡頭,看來這項技術應用在傳統非摺疊螢幕上更成熟。

p6_19.jpg

當Z Fold3屏幕下鏡頭被觸發開啟時,位於其上方的螢幕像素會變得明顯減少,此外前鏡頭周圍還會伴隨漂亮的環形動畫效果。

介紹完硬體,那它實際的拍照品質如何呢?嗯…,先跟大家說結論,它的的成像品質結果是還可以接受,但這要靠大量軟體在背後演算才可以。不一定是由於焦平面較淺的關係,有可能純粹受限於目前技術上的限制,這些照片看起來偏柔和(銳利度較低)就是。

▼ Z Fold3主螢幕屏幕下前鏡頭拍出,4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若仔細觀察400萬畫素前鏡頭拍的照片,你會發現除了被拍攝的人的臉部區域外,照片邊緣乃至於幾乎所有其它地方的銳利度看起來都較低。三星大量加強被拍攝的人的臉部區域的銳利度處理。當你取景時快速移動鏡頭至明亮光源處而讓軟體演算跟不上你鏡頭移動的速度時就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此外在柔和的光線下站著不動進行自拍時,你會看到自已臉部區域的銳利度會逐漸提升,這就是軟體演算針對被拍攝者臉部加強銳利度後製處理的證明。

關於光源來源,屏幕下式的鏡頭在這方面似乎面臨特定硬體的問題,即位於鏡頭上方的RGB顯示像素會折射不同的光線波長,如果沒有被適當校正時就會導致一些色差。

在正常的自拍條件下,軟體會儘可能的修正這種色差問題,但如果你故意在強光條件下而且鏡頭前有諸如樹葉等細緻紋理細節景物時來對照相程式的軟體演算進行壓力測試,你就會清楚的看到這樣的光學缺點。少了對被攝者的臉部進行額外的銳化處理,我們可以看出軟體演算在這款鏡頭的整體重要性有多關鍵。

▼ Z Fold3,屏幕下鏡頭,400萬畫素,2304 x 1728 像素
pic_5.jpg
pic_6.jpg

在優點方面,三星再一次展現其在色彩調校的實力,讓前鏡頭(包括封面螢幕鏡頭)拍出照片的色彩渲染上有一致性的表現,某種程度上甚至與主鏡頭一致。

與封面螢幕的前鏡頭一樣,主螢幕的前鏡頭取景也有分標準與裁切兩種模式,後者獲得的像素為260萬。

▼ 屏幕下鏡頭,260萬畫素,1856 x 1392 像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景深特效模式

維持三星照相程式的傳統,Z Fold3同樣有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也就是人像模式,透過特殊的照片儲存格式,你可以在拍照後再來做對焦區域調整以及附加特效,這不是什麼新的功能/技術,不過很便利也很實用,值得提出來。

▼ 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
p6_20.jpg

伴隨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的特效包括幾款背景散景/模糊效果、顏色模式、甚至有所謂「工作室模式(studio mode)」,它們都是透過滑塊來調整效果強弱。

▼ Fold3 5G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拍的照片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有一點針對Fold2以來明顯改進的地方是人物的偵測、與背景分離處理、特別是散景的品質上,先前這部份一直有問題,尤其當背景比較複雜時,不過現在問題通通解決了。

▼ Fold3 5G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拍的照片,不同效果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已經維持一段時間,由主鏡頭獲取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圖像資料,超廣角鏡頭則是負責景深圖像資料。在Z Fold3也是這麼做,這表示人像拍攝時被限制只能使用主鏡頭或長焦鏡頭,無法用到超廣角鏡頭的。

▼ 即時景深模式,左邊是主鏡頭拍的,右邊是長焦鏡頭拍的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 除了能拍攝人物,即時景深模式也可以用來拍攝物體,但要讓軟體觸發景效果郤相當挑剔而且困難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接著來看使用封面螢幕的1000萬畫素前鏡頭拍出來的自拍照片。畫質完整,這裡也有人像模式,但這樣的視角是經由裁切而來,因此我們認為這個模式的實用度並不高。

▼ 封面螢幕上的1000萬畫素前鏡頭拍攝而成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三星可能覺得主螢幕上的400萬畫素前鏡頭拍出來的相片品質不夠好,因此在此不支援即時景深模式(Live focus mode)。

▼ Galaxy Z Fold3與其它手機在照相畫質的比較,預設拿Z Fold3 5G、Z Fold2 5G、Z Flip3 5G做比較,點入後可以除了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有分ISO 12233(相機ISO在最低值)、室內充足光源(相機ISO在最低值)、28 lux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有附上ISO與快門速度參考數值。進到gsmarena的相片比較資料庫時,左側相片的綠色方框可以移動檢視,左側下方的滑塊可以選「12MP、8MP、5MP、3MP、2MP」,代表照片的各種畫素選項,方便大家比較

1.png

2.png

3.png

  

Z Fold3錄影品質

Z Fold3錄影最高到4K。背部主鏡頭與封面螢幕的1000萬畫素鏡頭最高都支援到4K@60fps。超廣角鏡頭與長焦鏡頭最高限制在4K@30fps,主螢幕的400萬畫素前鏡頭最高支援到1080p@60fps。

p7_1.jpg

至於錄影介面沒有什麼特殊地方需要注意,表面上大致維持三星錄影介面慣有的外觀和熟悉感,然後底層加入專為折疊螢幕設計的特殊功能。其它功能與三星其它款旗艦上看到的一些標準功能都一樣,包括HDR10+辨識,麥克風指向收音,HEVC儲存格式。如果不選HEVC格式,Z Fold3則會使用h.264格式儲存,成為具備立體聲AAC 48kHz的AVC影片,這樣的格式算正常也常見,比特率也沒有不穩定的情形。

接著來看由主鏡頭錄出來的4K@30fps影片,有我們預期三星旗艦所該有的水準。細節足夠,動態範圍相當寬廣,基本上沒有什麼雜訊或是其它軟體後製的不自然。如同上面關於Fold3的靜態拍照,這裡錄影的顏色表現同樣不再像三星以前慣有過於濃郁的情形,現在反而比較接近真實場景的樣子。整體而言沒有什麼讓人挑剔的地方。

▼ 4K@30fps,主鏡頭


長焦鏡頭使用4K@30fps模式並做2x變焦錄影,畫質同樣具備旗艦等級水準。當然,雜訊就有一些了,但算控制的很好。顏色部分就稍微比主鏡頭的低一些,甚至看起來有一些淡,但之間的差異同樣細微就是。當然,隨著焦距放大,雜訊與銳利度受影響的程度也跟著變大。儘管如此,在4x變焦下影像看起來仍然完整,若是4x變焦以上我們就較不傾向使用。然而必須說得是,即使是10x變焦,它的鏡頭在同級中仍算是中上水準的。你可以在以下看到長焦鏡頭各個變焦模式的錄影鏡頭。

▼ 4K@30fps,長焦鏡頭,內崁三段影片,依序為2x變焦、4x變焦、10x變焦


接著來看超廣角鏡頭的錄影,它的表現不會讓你失望。當然,如同任何手機的超廣角角鏡頭,它的畫質銳利度同樣會比較低,有更多雜訊,動態範圍比較窄。銳利度較低的情況只在畫面四個角落比較明顯,而且不完全那麼糟。在此我們特別對於三星持續且成功的讓不同鏡頭的錄影在顏色表現維持一致所做的努力感到佩服。

▼ 4K@30fps,超廣角鏡頭


我們也測試了Fold3兩顆前鏡頭個別的錄影品質與功能,同一段影片會包含防手震開啟前後的差異。

首先來看封面螢幕的1000萬畫素前鏡頭的4K錄影,雖然有前鏡頭常見到的缺點-動態範圍比較受到限制,但畫質看起來很可以。捕捉到的細節與色彩則非常準確。

▼ 4K,1000萬畫素前鏡頭,左邊未開啟EIS,右邊有開啟EIS,開啟EIS的效果不錯,但就是會裁掉一些區域以作為軟體演算用,因此左邊的可視範圍會比較少


主螢幕的400萬畫素前鏡頭錄影開啟防手震功能前後的效果也是如此。品質方面,如同上面靜態拍照時我們提到的,三星會儘可能提升被拍攝人物臉部區域的銳利度,在此錄影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處理方式,除非鏡頭晃動的太厲害,否則大部份情況下臉部區域的銳利度都能成功地提升。

▼ 1080p,400萬畫素屏幕下前鏡頭,左邊未開啟EIS,右邊有開啟EIS,開啟EIS的效果不錯,但就是會裁掉一些區域以作為軟體演算用,因此左邊的可視範圍會比較少


此外,明亮光線和一般光線的變化會經常讓這顆特殊屏幕下鏡頭「表現失常」而影響成像表現,原因是因為這顆感測元件的動態範圍相當窄,再來是它還必須處理來自鏡頭上方的螢幕像素的調整時所面臨的挑戰。

問題是,有什麼理由會讓你想使用屏幕下前鏡頭來錄影?它除了上述提到的問題外,還有只支援到1080p的限制。說實在的,若要直播,Z Fold3任何一顆其它鏡頭提供的體驗都能比它好。再者,如果你真的想要進行直播,若能找到固定手機的腳架將Z Fold架好,使用背部主鏡頭的效果會好很多。
p7_2.jpg

若說實際一點的使用,屏幕下式鏡頭的主要用途可能更適合視訊對話,而且建議手機固定在同一位置與穩定的光線環境,例如家裡或辦公室,而且你的臉儘量位在鏡頭中間區域,好讓軟體演算法可以提升並讓你的臉部區域獲得最佳的銳利度。


防手震功能

Fold3的主鏡頭與長焦鏡頭都有支援光學防震。至於在設定選單中的EIS(數位防震)打開時,所有鏡頭都支援(包括背部三顆鏡頭、封面螢幕前鏡頭、主螢幕前鏡頭)。最後還有超級防手震(Super Steady)可以提供更進一層的防手震效果,讓錄影畫面更加穩定,這個功能的開關在主鏡頭的拍攝介面旁,但只支援超廣角與主鏡頭,長焦鏡頭與自拍鏡頭不支援。

上面我們已經展示過兩顆前鏡頭的EIS表現,接下來是三顆主鏡頭使用EIS的示範,大致上來說表現相同-手拿著手機站在原地錄影或是邊走路邊錄所產生的搖晃都能處理好。長焦鏡錄影使用EIS時,有時會看到鏡頭在那邊進行重新對焦的情況,但對使用體驗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 4K,長焦鏡頭,左邊未開啟EIS,右邊有開啟EIS


再次提醒,長焦鏡頭僅支援EIS,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才有支援到Super steady。如果你只是邊走邊錄或只是嘗試將鏡頭對著移動的物體錄影,Super steady修正影片晃動所帶來額外的穩定度可能就沒那麼值得,因為你將因此犠牲更多的視野(軟體演算法需要的),但幾乎沒有什麼額外的效益。在高強度的震動使用場景,例如跑步或某些車輛行進間的拍攝之類的,開啟Super steady的鏡頭穩定帶來的效益(效果)就會非常明顯。

▼ 4K,超廣角鏡頭,左邊未開啟EIS,中間有開啟EIS,右邊則再開啟超級防手震


▼ 4K,主鏡頭,左邊未開啟EIS,中間有開啟EIS,右邊則再開啟超級防手震


▼ Galaxy Z Fold3與其它手機在錄影畫質的比較,預設拿Z Fold3 5G、Z Fold2 5G、Z Flip3 5G做比較,點入後可以除了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進到gsmarena錄影畫質比較資料庫時,左側相片的綠色方框可以移動檢視,右側就會顯示對應區域(100%檢視比例)。右下三張照片個別的下拉式選單可以再選擇其它手機進行比較。左側下方的滑塊可以選「2160p、QHD、1080p、720p」,代表各個畫素選項,方便大家比較

4.png

5.png

6.png


低光源環境的拍照表現

三星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處理功力一般來說已經很成熟,當然這還需要有一定水準的硬體規格配合,Z Fold3的鏡頭規格就不錯,雖然不是頂規,但相機設置整體來說是紮實的。

首先來看1200萬畫素主鏡頭在自動模式的表現(AI開啟,HDR選在自動模式)。在這樣的光線條件下,照片保存豐富的細節,銳利度佳,不會有任何明顯激烈的軟體演算過度銳利的跡象。雜訊也抑制的很好,有旗艦手機的水準。

▼ Fold3,1200萬畫素,主鏡頭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長焦鏡頭在其原生2x變焦模式的夜拍照片看起來一定會有比較多一些雜訊。在這樣光線條件,鏡頭嘗試做重新對焦的情況會更頻繁,而且偶而會有對焦遺失的狀況,接著它需花幾秒時間進行重新對焦,此時如果你願意等待一下,它幾乎可以成功再完成對焦,所以使用起來不至於構成太大問題。你會看到2x變焦模式的成像會有軟體演算處理過銳利度的痕跡,但還不至於不自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我們吹毛求疵的觀察。整體來說,影像仍然保有充足細節,曝光平衡與光源的處理部份出乎意料之外的好。

▼ 1200萬畫素,2x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超過2x以上的變焦的夜拍表現怎麼樣呢?嗯…,通常銳利度會隨著變焦放大而變得更低,但出乎意料的是在4x甚至放大至10x時相片看起來仍然實用,這顯然需要大量的軟體處理才能達到,而且在靜態照片上看起來更明顯,但成果讓人印象深刻。

▼ 長焦鏡頭,左邊四張4x變焦,右邊四張10x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Z Fold3的超廣角鏡頭夜拍是三顆主鏡頭中表現最沒有旗艦水準的。平心而論成像品質還不會令人嫌棄,然而相片看起來亮度暗一些,銳利度較低的情況隨處可見,尤其在靠近相片四個角落區域更加明顯。然後在光源區域通常也有過曝情況。

▼ 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你如果想依靠夜間模式的協助來改善夜拍照片,三星開啟此模式後改善的效果很明顯,相片漂亮,它的堆疊演算法很可靠,而且拍攝時對於突然的小搖晃有相當的容忍度。

▼ 夜間模式介面
p7_3.jpg
p7_4.jpg

夜間模式運作方式是根據環境光源條件,它會自動決定曝光的持續時間。當系統運作正確時,大部份情況會需要4至5秒的曝光,加上額外秒數的處理時間,時間加總起來這樣的秒數還算合理。

然而我們在此遇到一個特別的bug,不論怎麼拍,Z Fold3只會使用最低1秒的曝光時間,不會依照不同光線條件去做曝光秒數調整,這個情況似乎最常出現在使用長焦鏡頭時。

▼ 開啟夜間模式,主鏡頭,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雖然在此它沒有以最佳狀態運作,夜間模式拍出的照片並不會比沒有開啟前糟糕。它修正了光源對成像的影響,透過清晰地照片堆疊演算,有效平衡了陰影區域及亮部區域的畫質。此外,銳利度在開啟夜間模式前後的差異也很大。

超廣角鏡頭開啟夜間模式後帶來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銳利度的提升特別明顯,保存的細節甚至有再提升一些。

▼ 開啟夜間模式,超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長焦鏡頭開啟夜間模式同樣在銳利度與細節也都獲得提升。重申一點的是,儘管軟體演算的bug讓曝光秒數只能停留一秒,相片看起來仍然比未開啟夜間模式好一些。

▼ 開啟夜間模式,長焦鏡頭,2x變焦,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 開啟夜間模式,長焦鏡頭,4x變焦與10x變焦,1200萬畫素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果你在乎自拍的畫質,不想使用封面螢幕的1000萬畫素前鏡頭或主螢幕的屏幕下400萬畫素鏡頭來自拍,你還是可以使用背後主鏡頭替自己進行自拍,在以下這種低光源條件拍出來的照片會好看很多。

▼ 背部三顆鏡頭,低光源環境,1200萬畫素,未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 背部三顆鏡頭,低光源環境,1200萬畫素,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低光源環境下,封面螢幕1000萬畫素前鏡頭在自拍上還可以應付的不錯,但相片沒有什麼很厲害的地方。鏡頭銳利度有點低,但細節可以,而且光線的處理還可以接受。

▼ 自拍,1000畫素前鏡頭,低光源環境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1000畫素前鏡頭也支援夜間模式,開啟後拍起來照片有更細膩的效果,大部分在陰影區域的細節提升。由於開啟夜間模式不會讓照片變得更糟,我們建議使用。

▼ 自拍,1000畫素前鏡頭,低光源環境,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主螢幕屏幕下前鏡頭的自拍在這樣的光源表現很吃力,除了臉部區域外(這個是透過軟體演算法以特別提升銳利度),其它區域的銳利度太低了。此外,照片中的光源有時候看起來怪異,不僅會過曝,還會有幾何扭曲的情形。這同樣是因為屏幕下前鏡頭上方的螢幕像素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它沒有夜間模式可以用,因此我們不建議在夜拍時使用這顆鏡頭拍攝。

▼ 400萬畫素屏幕下前鏡頭,低光源環境拍照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最後,這裡有幾段夜間錄影的測試影片,用的是三顆主鏡頭,標準模式,全自動設定進行。如果使用專業錄影模式(Pro Video),影片表現有可能再好一些。

▼ 4K@30fps,超廣角鏡頭,內崁三段影片,依序為超廣角鏡頭、主鏡頭、長焦鏡頭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全自動模式錄出來的影片畫質就綽綽有餘,雖然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表現相當完整,即使是超廣角鏡頭也是,細節充足,雜訊少。
 

其它可參考的機款

要找到一款可以替代Galaxy Z Fold3的推薦機種幾乎是不可能任務。三星持續在折疊螢幕技術與這種特殊外觀手機做突破,因此毫無疑問的,Z Fold3是目前最成熟而且功能最完整的折疊式螢幕手機。

▼ 左邊為Galaxy Z Flip3 5G,右邊為Galaxy Z Fold3 5G
P8_1.jpg

當然從技術上來看,Z Fold3可以說已是手機工程界奇蹟的Z Fold2的升級版,但再加入不少額外創新、精心的雕琢與領先業界的工藝。若與第一代Galaxy Fold比,精緻度上Fold3帶來的改進真的令人印象深刻,它幾乎就是三星記錄整理來自我們(在此意指gsmarena網站)對於先前一代所有的抱怨與疑慮後,一一加以解決而讓Fold3變得更完美。耐用度一向是我們對於折疊式螢幕手機的顧慮,這次Z Fold3加入IPX8認證就讓耐用度獲得明顯提升。此外Z Fold2上市以來,已經提供足夠的時間受市場檢驗,證明三星核心業務的折疊螢幕設計與配件在使用那麼久的時間仍可以維持得很好。

▼ 左:Z Flip3 5G。右:Z Fold3 5G
P8_2.jpg

在此提出的Z Fold2,它仍然是最可以直接拿來與Z Fold3比較的競爭對手,尤其是手機開闔設計的方向方面。然而比較歸比較,我們不會真的在這個時候叫你選購Z Fold2,因為Z Fold2少了不少功能,包括IPX8、S Pen,120Hz的封面螢幕以及更棒的螢幕面板等。

你也許會說Fold2降價了。當然,與Fold2初上市時,現在的價格已大幅降價,但這個價格與Z Fold3上市價格接近,同樣的價格,或是說接近的價格下你會選哪一款?答案是明顯的。此外,三星今年在Z Fold3的訂價有精心考量,不僅上市空機價比當時Fold2上市空機價便宜,更大力補貼有合作電信業者。如果你還是只想買Fold2,事實上你可以到網路上找找看,可能會有更漂亮的價格,但也要將保固與維修納入考量-例如Z Fold3(包括Z Flip3)的螢幕維修價格比前幾代便宜。

▼ 從左至右:Fold2 5G、Flip3 5G、華為Mate X2。Flip3 5G開箱評測可按此參考

samsung-galaxy-z-fold2-5g.jpg

samsung-galaxy-z-flip3-5g.jpg

huawei-mate-x2-new.jpg

談到三星的折疊螢幕手機就不能不談到Z Flip3 5G,它有自己需克服的挑戰並且有所妥協之處,然而毫無疑問的,在「翻蓋式折疊螢幕手機」領域中,它是目前最成熟與最精緻的。當然,配合它的外觀,折疊面板技術在它上面有了不同的應用實現,但省略大部分在Z Fold3才有的進階及生產力強化的功能。

然而你如果只是喜歡Z Fold3的前衛外觀,對其豐富詳盡的功能不是那麼有興趣,你也許可以考慮售價相對便宜很多的Z Flip3,它同樣可以成為你與朋友聚會中打開話匣子的一個配件。

▼ 左邊為Fold2 5G,右邊為Fold3 5G
P8_3.jpg

華為在可折疊式螢幕手機市場的聲量近來變小許多。他們家這一類最新產品是Mate X2,不過這款手機上市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在2021年2月21日上市,現在即使你要買的話也不太好找,它舖貨的市場主要在中國。

關於不容易取得的產品介紹就此打住,接著把重點抓回來-Z Fold3是款非常獨特的產品,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可言。不過這並不表示你找不到其它能提供更好整體使用者體驗的手機可以取代它,但它們的區隔就在可折疊與不可折疊。

三星S21 Ultra 5G目前空機價格已經降到35000-36000左右,在任何可以想得到的方式中,S21 Ultra 5G毫無疑問可提供比Z Fold3更好的傳統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體驗。Galaxy Note20 Ultra同樣也是如此,由於三星今年沒有推出Note20 Ultra後代機款,技術上而言Note20 Ultra已是舊世代,但它規格仍然夠強,而且有支援藍牙的S Pen,有著完整豐富的應用功能。

▼ S21 Ultra 5G,開箱評測可按此參考
samsung-galaxy-s21-ultra-5g-.jpg

▼ Note20 Ultra 5G,開箱評測可按此參考
samsung-galaxy-note20-ultra-.jpg

▼ iPhone 12 Pro Max,開箱評測可按此參考
apple-iphone-12-pro-max-.jpg

▼ 華為P50 Pro
huawei-p50-pro.jpg

如果不喜歡三星手機,你可以參考蘋果的旗艦iPhone 12 Pro Max(整理本篇時蘋果iPhone 13系列尚未上市)。如果你仍然習慣用Android,或許可以走回華為路線參考他們家新的P50 Pro,甚至可考慮較舊款Mate 40 Pro+。此外,購買這幾款手機省下來的錢,還可以額外讓你添購一台屬於各自系統生態的平板電腦,如Galaxy Tab S7+、Apple iPad Pro 12.9 (2021)、華為MatePad Pro 12.6 (2021),來彌補Z Fold3的生產力,但Z Fold3的優勢你也知道的-可以無縫的同時享有手機與平板的使用者體驗。

我們要說的是,即使Z Fold3上市價格已經有經過調整,比當時Fold2上市價格便宜,但這樣的價格已足夠讓你買一台性能非常強悍,外型也讓你中意的傳統式智慧型手機,如果預算調配得宜,你甚至拿購買Fold3的預算來買一台手機加上一台平板,得到更佳的搭配。


結語

要給三星的折疊螢幕手機下評測結論真的是件具挑戰的工作。隨著Z Fold3 5G的推出,這個挑戰更難,因為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比前一代優秀,而且進步是可以量化看出,技術的演進讓它這次的售價降下來,而且也靠著更成熟的技術讓它成為目前最棒的折疊螢幕手機。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肯定的給Z Fold3幾個頭銜-它是目前市場上最好、功能最豐富、最全面的可折疊螢幕手機。三星將已經是非常出色的Z Fold2加以琢磨推出的Z Fold3,加入IPX8以及對S Pen的支援。在這一波特殊新外形的手機中,讓Z Fold3確實成為能夠做到最好的代表性指標產品,而且可以實際銷售,而不是停留在概念性階段,或者無法大量生產。憑著「具攻擊力」的定價策略,包括預購送贈品、與電信業者深度合作以及更低的建議零售價,讓更多消費者願意入手。
P8_4.jpg

最重要的是,Z Fold3可以說是最好的手機,它集高端科技於一身,但為什麼仍然讓我們很難二話不說推薦給大家?

P8_5.jpg

經過一些思考,我們有一些想法要與大家分享。回顧最原始Galaxy Fold的及各手機廠商推出的第一代折疊式螢幕手機,宣傳聲勢非常高,儘管在設計與實作上某些方面有許多容易找到的缺點,但因為手機的設計創新度高,某種程度上讓大家對於這些缺點的容忍度變大,因此原本的缺點不再是缺點。

回到Z Fold3,在Fold2遇到問題在Fold3得到大部份解決。但探討價格時,我們會提出一個論點:「為何我們要付這麼多的錢來買一台外觀酷炫,但功能上,例如與去年的Galaxy Note相比,郤沒有說非常全功能的裝置呢?」

嗯…,三星讓Z Fold3變得更精緻,整體而言有更好與更堅固的機身,此外手機尺寸還稍微縮小一些。而且不論是主螢幕或封面螢幕所用的面板都是一時之選,亮度有再提高。封面螢幕現在也支援120Hz,主螢幕則藉由使用屏幕下前鏡頭設計來提供更沉浸式的使用者體驗,此外螢幕也變得更防刮,讓你使用S Pen在螢幕上書寫塗畫時不會刮傷(註:S Pen還有彈簧和阻尼器設計)。

P8_6.jpg

當然,Z Fold3的溫度管理還是不太行,如同Z Fold2,在長時間負載下它的性能也會進行溫控調頻而快速下降,因此無法充份利用晶片的性能。此外它的電池續航力還好,相較於其它旗艦手機Z Fold3的續航力較短,相機設置的表現有實力,但稱不上2021年旗艦等級最厲害的水準。過去Z Fold2也是這樣,但這種情形各家廠商的折疊式螢幕手機都有,不是單單只有三星。

此外,對於接下來要講的這點,雖然我們對Z Fold3 5G比較沒意見,但無可否認的是與傳統智慧手機相比,折疊式螢幕手機在技術上仍然存在一個缺陷-可折疊外觀的設計無法與當前傳統智慧手機技術完美的結合。雖然這個不會真的改變消費者的購買決定,但認識這點很重要。

Z Fold3真的是充份利用其外觀元素加上當前技術而設計出的一款令人驚嘆的裝置。三星真的成功地創造一款集大成的手機。但可惜是,同樣因為外型,讓它在現實情況下要做出許多犧牲。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所以如果你可以接受並且想入手一款最新的折疊螢幕手機,目前沒有比Z Fold3更好的選擇。如果你可以接受傳統智慧型手機,那麼仍然有更好價值與功能的2021年款式選擇。

本篇評測Galaxy Fold3優點整理

  • 耐用度與材質改良,更精細的設計與更小的鉸鏈間隙
  • IPX8防水認證(沒有防塵保護)
  • 更好的主螢幕與封面螢幕,亮度也都更高。尤其螢幕螢幕也支援120Hz,這點很棒
  • 支援S Pen對於Z Fold3的附加價值增加不少
  • 出色的立體聲喇叭設置
  • 支援多工的豐富軟體功能
  • 完整而全方位的相機系統,可使用封面螢幕當觀景窗來使用主鏡頭自拍
  • 屏幕下鏡頭提供比挖孔式鏡頭更沉浸的多媒體使用體驗

本篇評測Galaxy Fold3缺點整理

  • 鉸鏈間隙還是在。新的螢幕雖然有更耐刮的保護,但仍然是軟質,讓人懷疑其耐用度
  • 電池續航力讓人失望。以25W的標準來看,充電速度表現不佳,而且沒有內附充電器
  • Snapdragon 888晶片有受到溫控調頻限制並且效能表現不佳,而且相當耗電。
  • 整體相機拍攝品質無法與三星最好等級的鏡頭比,屏幕下鏡頭表現尤其讓人失望

參考

arrow
arrow

    cookt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