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次Xperia 1發表讓人第一眼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它21:9長螢幕,離它上市還有一段時,本篇先為大家介紹Xperia 10 Plus,同樣也有21:9比例螢幕,價格較便宜些。
▼ Xperia 10 Plus開箱影片(英文),影片最後作者有對它作出總結,提到夜拍表現讓人失望,21:9螢幕比例有它的優點,不過並不適合單手操作,同樣的價格區間帶還有其它好手機可參考之類的,究竟是不是這樣,可以接著看下去。
Xperia 1在2019年上半年Sony最頂級的旗艦,後面接著是Xperia 10與Xperia 10 Plus,本篇重點會單獨放在Xperia 10 Plus,它定位在中階,要來取代去年的XA2 Plus與XZ2 Ultra。
Xperia 10 Plus螢幕6.5吋,解析1080x2520 - 螢幕看上去一整個「長」,但也沒誇張到一個程度。除了螢幕,其它方面的規格就沒那麼引人注目,你甚至會覺得蠻普通的。Snapdragon 635晶片常見被應用在中階手機或是在中階標準「下緣」的手機,Xperia 10 Plus就用了這款晶片,如果可以搭載Snapdragon 710更好,可惜沒有。它的電池容量也還好,不算特別多,但RAM與ROM的容量給的就對了,相機配置與功能也是消費者關心的 - 除了主鏡頭,還有一顆長焦鏡頭。
Sony Xperia 10 Plus 主要特色:
- 機身:塑料一體成型(金屬飾面),正面康寧玻璃五代,尺寸167 x 73 x 8.3 mm,重量180公克,顏色黑色、銀色、藍色和金色
- 螢幕:6.5吋IPS面板,比例21:9,FullHD+ (1080 x 2520 px)
- 背部鏡頭設置:主鏡頭 - 1200萬畫素 (1/2.8")。長焦鏡 - 800萬畫素 (1/4"),2x 光學變焦(僅用於拍照,錄影不支援)。混合對焦,SteadyShot電子防手震,ISO 12800(拍照),ISO 3200(錄影) ,4K錄影(16:9或21:9)
- 前鏡頭:800萬畫素 (1/4.0" 感光元件尺寸,這樣的尺寸並不大),ISO 3200(拍照),ISO 1600(錄影)
- 晶片:Snapdragon 636 chipset, Kryo 260 八核處理器架構(4 x 性能 + 4 x 省電),顯示晶片Adreno 509 GPU
- 記憶體:4GB/6GB (中國市場) RAM + 64GB (某些市場的容量可能更少),microSD支援到512GB
- OS: Android 9.0 Pie
- 電池:3000mAh Li-Ion,Smart STAMINA電源管理,Battery Care
- 連線功能:有雙SIM與單SIM卡(視推出地區),Cat.12 LTE,USB 2.0 Type-C, Wi-Fi a/b/g/n/ac,GPS + GLONASS,藍牙5.0,NFC,3.5mm耳機孔
- 聲音:單喇叭在底部,DSEE HX、LDAC、Smart Amplifier(智能放大器)
- 其它:側邊指紋辨識器
底下這個盒子是gsmarena網站編輯拿到的,他們說嚴格講起來裡面的內容物還不是真正零售版的,正式上市時可能會有其它配件,目前可以看到的就只有基本的充電器(5V/1.5A)與USB-A轉C傳輸線。
Xperia 10 Plus支援Power Delivery,Sony現在亦推出PD規格的充電器UCH32C(Xperia XZ3當持推出時,Sony還沒推出這款充電器,XZ3也可以使用),所以在某些上市國家所附的充電器可能會是這款。
外觀與360度旋轉照片
Sony今年主打手機有劇院般21:9的顯示螢幕,若是將手機直拿觀看時則剛好反過來形成9:21比例,一般網頁內容都是由上而下排版,9:21這麼「長」的顯示比例會很實用,讓我們一頁就可以看到更多內容。有機會大家可以到實體門市親眼看看Xperia 10系列或是Xperia 1 21:9的螢幕,還蠻驚人的。
10 Plus整支手機的長度很長,要靠單手操作踫觸到它螢幕頂部區域或是上半部區域,即使是男生也是有困難的,故操作時建議一定要雙手操作。不過若在講電話,這麼長的長度可以讓話筒位置剛好接近嘴巴。
10 Plus沒有用瀏海頭或是水滴型瀏海頭,而是保留傳統的設計,但整支手機的重量有一點點頭重腳輕,原因可能出在「額頭」的寬度大於「下巴」- 下巴與左右邊框同樣細,但不明顯就是。額頭這塊面板有聽筒(可惜沒有具備第二喇叭功能)、前鏡頭、距離感知器、環境光源感知器、RGB LED提示燈(現今愈來愈少手機還保留LED提示燈了)。
10 Plus左、右、下三側的邊框厚度相同,你可以說它們一樣細或是一樣粗,因若與Galaxy 10相比,10 Plus的邊框仍然粗一些,但話說回來,10 Plus是中階機,Galaxy S10是旗艦機。
指紋辨識器的位置總算回歸到機身側邊,當你右手拿起Xperia 10 Plus時,姆指剛好可以輕貼在指紋辨識器上進行辨識並解鎖。如果是左撇子或用左手拿起時,仍然可用食指繞過手機背部來踫觸指紋辨識器,只是在使用上不像右手姆指那般自然。
指紋辨識器在此就純粹做指紋辨識的功能,不具電源按鈕功能,實際上電源按鈕有獨立做在另外一顆,之所以會分離是因為在美國涉及專利法律問題,讓Sony不能再將電源按鈕與指紋辨識器二合一的整合,或許是這個關係,Sony乾脆全球統一在這次新產品將過去指紋辨識結合電源按鈕功能分開設計。
音量按鈕位於指紋辨識器下方,我們發現電源鈕與音量按鈕的鍵程都太短,而且按鈕都太小,雖然不是說不可用,但如果可以加大,或是按下去更彈Q的話更好。
多年來這也是第一次看到Sony中階機款的Xperia 10與10 Plus取消實體拍照快門按鈕,但Xperia 1仍有保留這顆按鈕。我們覺得取消實體拍照按鈕並不會讓人惋惜,因為現今大部份人拍照都習慣透過螢幕操作了。至於冬天時若你戴手套,連接兩下電源鈕仍然可以快速開啟相機程式,音量按鈕則可以在相機程式裡設定取代成快門按鍵功能。
手機左側邊框的卡匣蓋不需要退片針,只要用指甲輕輕向外撥開即可開啟並將裡面的nano SIM與microSD卡匣取出,可以同時放兩張nano SIM卡與一張microSD。
然而如果你沒有事先關機而取出卡匣,系統會強迫重新開機,同樣的,手機在開機狀態下放入卡匣時,系統還是會再強制重新開機一次。
手機底部有USB-C連接埠,USB-C孔的左右分別有一組格柵,但只有當中的一組格柵有隱藏喇叭,另一組只是麥克風。
手機頂部有另一組麥克風(見下圖),用途是降噪用,麥克風旁是3.5mm耳機孔。
Xperia 10 Plus背部是塑膠材質,但金屬飾面讓它看上去有金屬材質的視覺感。它的背部邊緣圓弧往側邊邊框延伸採用一體成型設計,到了正面再由康寧五代玻璃覆蓋保護,大致上來說Xperia 10 Plus外觀設計得還不錯,雖然沒有真的金屬材質手感,但摸起來還是有滑滑的感覺。
經過幾代Xperia都將鏡頭設計在左上角後,近期Xperia手機幾乎都改在背部中央位置,Xperia 10與Xperia 10 Plus的背鏡頭就都這樣,它們雙鏡頭都在同一個玻璃框內,並且突出機背約1.5mm的高度。
Xperia 10 Plus尺寸長167 x 寬73 x 厚8.3mm,比XA2 Ultra的9.5mm與Plus的9.5mm還薄,也比XZ3的9.9mm薄。至於更高階的Xperia 1則又比Xperia 10 Plus薄0.1mm。
21:9 比例的螢幕
Xperia 10 Plus是少數使用21:9螢幕比例的手機之一,與目前許多採用19.5:9比例並有瀏海頭螢幕的手機有所區隔。Xperia 10 Plus 6.5吋LCD螢幕四個角落採稍具圓角設計。它的解析度是FullHD+ - 2520 x 1080 px,細膩度約422 ppi。
題外話,Xperia 1螢幕比例也有21:9,但它4K解析度嚴格來說在短邊的解析度僅1644 px,沒有達到2160真正的標準。(註:4K標準的解析度是2160 x 3840 px 或 2160 x 4096 px,但Xperia 1是 1644 x 3840 px)
Anyway,回到10 Plus的探討,在背光100%值時能測出亮度583 nits(將亮度調整滑桿滑到最右側),若是打開自動亮度選項,亮度數值並不會比583 nits還高,所以在此並沒有將它列出來。至於黑色像素最低可以低於0.4 nits,讓對比度可以高達1530:1,雖然它不是OLED面板,但LCD面板能有這樣的對比表現算很厲害。
型號 |
100%背光 |
||
黑, cd/m2 |
白, cd/m2 |
對比, cd/m2 |
|
Sony Xperia 10 Plus |
0.381 |
583 |
1530 |
Sony Xperia XA2 Ultra |
0.404 |
631 |
1562 |
Sony Xperia XA2 Plus |
0.341 |
519 |
1522 |
Xiaomi Mi 8 SE |
0 |
455 |
∞ |
vivo V11 |
0 |
418 |
∞ |
Nokia 7.1 |
0.377 |
490 |
1300 |
Nokia 7.1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465 |
600 |
1290 |
OnePlus 6T |
0 |
453 |
∞ |
OnePlus 6T (Max Auto) |
0 |
455 |
∞ |
Xiaomi Mi 8 Lite |
0.322 |
468 |
1453 |
Oppo RX17 Pro |
0 |
455 |
∞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
0 |
399 |
∞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06 |
∞ |
Huawei P Smart 2019 |
0.325 |
437 |
1345 |
Motorola Moto G7 Plus |
0.332 |
473 |
1425 |
Motorola Moto G7 Plus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469 |
590 |
1258 |
vivo V15 Pro |
0 |
429 |
∞ |
vivo V15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435 |
∞ |
最低亮度測得5.9 nits,雖然沒有像有些手機可以達到2 nits那麼低,但在關了燈的房間觀看螢幕時,這樣的亮度仍然可以接受,不致於太刺眼讓眼睛看得不舒服。
螢幕色彩設定有「色域與對比」與「白平衡」兩種,「色域與對比」可以讓你選擇「標準」與「超鮮豔」的色彩強化,如果不需要的話還可以將它關閉,「白平衡」讓你可以選擇色溫,有暖色調、標準、冷色調可選,此外可以透過滑桿手動調整RGB值。
不管你選擇以上什麼模式,Xperia 10 Plus呈現出的螢幕色彩準確度都稱不上準確,我們會希望通通關掉不要套用任何模式,如此可讓色彩接近sRGB模式,測出的平均標準色差是DeltaE 6.1,白色像素偏藍讓最大色差達到DeltaE 10.8。
那如果使用上述那些模式呢?如果選擇出廠預設的標準模式,平均標準色差是DeltaE 6.6,最大標準色差則是DeltaE 12.4。換成「超鮮豔」模式時的色準更不準,與sRGB色域多種模式相比,「超鮮豔」模式平均標準色差與最大標準色差分別是6.8與13.5。此時我們手動調整RGB值,嘗試看看能不能調成接近AdobeRGB或DCI-P3,但結果都不理想。
那調整白平衡會不會改善?我們試著將它調到暖色調,但色彩準確度仍然沒有多大的改善,若是換成冷色調,Sony螢幕一向偏藍調的情況就又出現了。
所以,要讓sRGB色域有最忠實重現的話最好將Xperia 10 Plus的「色域與對比」關閉,然後手動將RGB調整為R255、G73、B0,如此情況可以好一些,但得到的平均標準色差與最大標準色差仍然只有DeltaE 4.0與DeltaE 8.0,而且在這樣的設定值下,白色像素表現雖可獲得一些改良,但仍然有明顯偏藍情況。
▼ 顯示有關的設定


註:deltaE 是國際標準色差,差值越小代表越精準:
DeltaE 差 1 以內 -- 人眼感受不到的差異,
DeltaE 差 3 以內 -- 人眼幾乎感受不到,
DeltaE 差 6 以內 -- 除非兩款裝置擺在一起比較,否則人眼不易察覺,
DeltaE 差 6 以上 -- 人眼未經比較即可察覺色彩有異。
Sony Xperia 10 Plus 電池續航力
Xperia 10 Plus的電池容量有3000 mAh,以現今這種尺寸的手來看,這樣的容量並不多,因為紅米Note 6與Note 7的容量就有4000 mAh,其它如vivo V15與Oppo F11 Pro也是有4000 mAh,至於Galaxy A9 (2018)則有3800 mAh。
實測的結果Xperia 10 Plus表現不錯,在3G連續通話獲得二十一小時,網頁連續瀏覽獲得十小時又三十一分,影片連續播放獲得十一小時又二十六分,綜合耐久續航有七十八小時成績。
註: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看影片,那麼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做調整,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力參考,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Xperia 10 Plus電池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做變化,這個連結連過去還能看到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充電方面,使用盒子內附的5V/1.5A充電器幫Xperia 10 Plus充電,完全充飽需要二小時又十二分,若充三十分鐘則可將手機從快沒電狀態充到31%。若換成18W充電器,充飽電則縮短至一小時又五十分,所以我們判斷台灣上市時如果有內附Sony的PD充電器,那Xperia 10 Plus充飽電大約就是這樣的時間。
Xperia 10 Plus喇叭/揚聲器
雖然底部有兩個格柵,但其實只有單喇叭(右側),左邊那個格柵裡面隱藏麥克風,Xperia 10 Plus的聽筒就純粹是聽筒而已,所以這款手機並沒有立體聲喇叭的設計。

Xperia 10 Plus喇叭發出的音量相當大聲,獲得「非常好」的整體表現,當音量調到最大聲時不會失真,但在低頻重現的表現並不好。
手機型號 |
通話音量, dB |
音樂外放, dB |
鈴聲音量, dB |
整體表現 |
Sony Xperia XA2 Plus |
66.4 |
73.4 |
79.3 |
很好 |
Samsung Galaxy A9 (2018) |
69.5 |
72.4 |
77.8 |
很好 |
Oppo F11 Pro |
67.6 |
72.3 |
80.5 |
很好 |
Huawei Mate 20 Lite |
67.8 |
70.0 |
84.2 |
很好 |
vivo V15 Pro |
65.0 |
74.1 |
83.6 |
很好 |
Oppo RX17 Pro |
68.3 |
72.7 |
81.8 |
很好 |
Xiaomi Mi 8 Lite |
67.5 |
77.8 |
77.6 |
很好 |
Sony Xperia XA2 Ultra |
68.8 |
73.9 |
80.8 |
很好 |
vivo V11 |
70.7 |
73.8 |
80.7 |
很好 |
Realme 2 Pro |
69.1 |
74.8 |
81.4 |
很好 |
Oppo F9 |
71.7 |
74.4 |
81.6 |
很好 |
Moto G7 Plus (Smart Audio) |
70.8 |
72.4 |
84.9 |
非常好 |
Huawei Honor 10 Lite |
70.0 |
73.8 |
87.0 |
非常好 |
Xiaomi Redmi Note 7 |
69.8 |
71.5 |
90.5 |
非常好 |
Sony Xperia 10 Plus |
68.5 |
73.2 |
90.7 |
非常好 |
Nokia 7.1 |
75.6 |
76.0 |
81.1 |
非常好 |
音效晶片品質
外接主動式喇叭時,Xperia 10 Plus的音效晶片在音質輸出上純淨出色,各個項目讀出來的數據都很好,有當今智慧手機該有的表現。換成耳機時,音質有受到影響,但程度非常細微 - 除了立體聲串音從-96.7升高到-57.8(這個值與其它手機相比還算在平均值內),其它項目數據就沒有什麼影響。
但我們發現不論外接主動式喇叭或是耳機,Xperia Plus 10最大音量都低於平均水準,所以若你使用較高阻抗的耳機時,就可能發生無法驅動足夠音量的情況喔。
型號 |
頻率響應 |
Noise level |
動態範圍 |
諧波失真 |
IMD + Noise |
立體聲串音 |
Sony Xperia 10 Plus |
+0.01, -0.08 |
-92.4 |
88.5 |
0.0044 |
0.016 |
-96.7 |
Sony Xperia 10 Plus (耳機) |
+0.06, -0.02 |
-96.3 |
89.4 |
0.0043 |
0.020 |
-57.8 |
Motorola Moto G7 Plus |
+0.04, -0.00 |
-93.3 |
93.2 |
0.0029 |
0.0077 |
-93.8 |
Motorola Moto G7 Plus (耳機) |
+0.07, -0.01 |
-92.9 |
93.2 |
0.015 |
0.076 |
-68.8 |
Redmi Note 7 |
+0.04, -0.04 |
-90.7 |
90.7 |
0.0015 |
0.014 |
-94.5 |
Redmi Note 7 (耳機) |
+0.05, -0.29 |
-92.5 |
92.5 |
0.02 |
0.296 |
-55.0 |
Huawei P Smart 2019 |
+0.02, -0.02 |
-93.1 |
93.0 |
0.0039 |
0.0088 |
-81.9 |
Huawei P Smart 2019 (耳機) |
+0.64, -0.38 |
-88.6 |
91.9 |
0.0069 |
0.606 |
-50.6 |
Honor 8X |
+0.01, -0.04 |
-92.3 |
92.4 |
0.0041 |
0.0085 |
-80.7 |
Honor 8X (耳機) |
+0.45, -0.54 |
-92.2 |
92.8 |
0.0084 |
0.492 |
-51.5 |
Xperia 10 Plus出廠預設系統是Android Pie,比起去年的Xperia XZ3,10 Plus的系統更像原生Android,因為現在除了傳統返回、Home、近期開啟的應用程式外,你還可以選擇白色小藥丸樣式的導覽列(Sony稱之為「Swipe up on Home button」),到系統設定的顯示開啟這項功能後,Xperia 10 Plus介面操作起來幾乎就像是Pixel了。
▼ 向上滑動可以切換到上一支程式,再向上滑動一次可以檢視所有在背景的程式。開啟此模式後,畫面底部只剩返回與白色小藥丸的Home鍵,不會有檢視近期開啟程式的按鈕。
▼ 所有應用程式
▼ Google資料夾裡app
▼ 下拉通知選單,可在此直接調整亮度
配合Xperia 10 Plus 6.5吋這麼大的螢幕,這裡有單手操作模式。
▼ 連點兩下Home鍵就能將介面往右下角內縮(如下圖所示),方便你單手機操作,這個模式的下拉通知中心也有跟著縮下來喔。而且還可以調整它的尺寸或是上下垂直移動。
畫面右側半透明上下那根長條提供「Side Sense」功能,連點兩下可以呼叫自訂的應用程式選單,或是讓它依據你的使用來推測該放哪些app。這根長條可以上下移動、調整尺寸,也可移到畫面的左側。
「Side Sense」之前隨著XZ3發表時第一次亮相,那時候的功能可以讓我們在照相程式裡拍照,在這次的Xperia 10 Plus郤拿掉了。
▼ 設定連點兩下Side Sense的速度
▼ 「Disable Side sense temporarily」當你與系統UI互動時,暫時隱藏Side sense來避免操作上不可預期的干擾。在此還可調整Side sense的長度、透明度、高度,或是長按不放來移動它的位置
▼ 「Navigate back」開啟的話,滑動Side snese長條可以返回上個畫面。「Apps with Side sense enabled」指定在哪些app裡關閉Side sense選單,例如我們不希望在遊戲進行的畫面誤觸它而干擾,所以會在每支遊戲中將Side sense關閉
超長螢幕的優點之一是當你直拿手機時,它可以一頁顯示較多內容,例如一頁可以顯示較多的設定項目、更多Instagram、更多的Facebook內容。
另外一個優點當你以分割視窗檢視兩支程式時,21:9比例螢幕能讓各別程式的視窗範圍變得較廣闊。
但若遇到還沒有針對21:9螢幕比例優化的程式時,會發生畫面看起來怪怪的,或是使用起來不是那麼的順手。例如執行BaseMark跑分軟體時就遇到畫面沒有平均分佈,下方有多餘的黑色區域,不過在大部份常見的應用程式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
▼ 一頁可以看到更多的選項
▼ 分割視窗
▼ 執行BaseMark跑分軟體時畫面就有點跑掉了
▼ 相簿程式可以檢視相片與影片、對外連線至雲端存取上面的檔案或是區域網路的服務,同時還可以調整相片的光線特效。
▼ 音樂程式簡單,介面井然有序,沒有缺少什麼重要功能。音樂播放時會顯示專輯封面(會自動下載),有整合Google雲端,以及提供各種聲音調校功能,例如DSEE HX、針對不同耳機(有線)特性來優化音質,其它還有給藍牙裝置優化音質的aptX HD功能。
- ClearAudio+:依你聽的歌曲自動調整最佳輸出音質。實際開啟後,它會依每首歌的音色進行音質微調,加重細節讓音樂聽起來更細膩,加寬了聲場,但開啟此功能的缺點會讓音量稍微降低。
- DSEE HX(數位音質還原技術):透過演算法可以讓壓縮過音質(例如MP3)儘量能原音重現,根據Sony說法,這個效果接近Hi-Res Audio水準。這個功能只有接上有線耳機時有用。
- Sound effects:手動調整音頻
- Dynamic normalizer - 動態音量均衡器:改善不同歌曲/音軌間音量大小差異的情形。例如當你在播放清單裡加入不同來源的曲目時,常常發生前一首歌音量太小,後一首歌音量又突然變大的情形(因為音樂來源不同),開啟這個功能就可以改善這個情形。
性能表現
Xperia 10 Plus搭載的晶片是Snapdragon 636,很多中階機款喜歡使用這款晶片。Sony將Xperia 10 Plus定位為「超級中階機款」,我們覺得Snapdragon 660甚至是710晶片會更勝任。這並不是說636晶片不好,只是它就是少了一點「超級感」。Xperia 10 Plus的RAM有4GB,在中國上市的版本有6GB,本篇拿到的是4GB版本。
首先來看CPU運算,在單核心效能部份,Xperia 10 Plus的表現與其它同樣使用S636晶片的手機接近,比去年的XA2 Ultra與XA2 Plus進步很多(這兩款使用S630),但落後S660以及Kirin 710的機款(使用S660晶片有如魅族15、小米Mi 8 Lite、Nokia 7 plus、紅米Note 7,使用Kiron 710晶片有榮耀Honor 8X),採用S710的小米Mi 8 SE甚至多出近40%的效能!小米Mi 8 SE才有資格稱上超級中階機款。
多核運算性能測出來結果與單核項目類似,不同的是,採用聯發科Helio P70晶片的Oppo F11 Pro在此小嬴S710晶片的Mi 8 SE。Xperia 10 Plus仍然位居較落後排名,不過若與去年XA2 Ultra與XA2 Plus,它還是有進步的。
AnTuTu 7測試手機的「多執行緒」、「Android執行環境」、「RAM運算」、「RAM速度」、「CPU性能壓力測試」、「CPU浮點運算」、「單線程CPU整形性能」、「單線程CPU浮點性能」、「2D繪圖性能」、「3D繪圖性能」、「存儲I/O」、「數據庫I/O」的綜合效能,測試繪圖性能時,手機螢幕是在開啟下進行。因為晶片調校的關係,Xperia 10 Plus在此測出的分數比同級距的手機好,但仍然落後S660或是S710晶片的手機。
GPU方面效能讓我們看到當與S710或是S660晶片的手機相比較時,Xperia 10 Plus另一個較弱的地方,尤其在開啟螢幕時的表現真的不理想,因為有4K解析度需要渲染,在「GFX 3.1 Manhattan螢幕開啟」與「GFX 3.1 Car scene螢幕開啟」分別只獲得8.4fps與5fps,這樣的表現甚至比去年某些搭載S630晶片的手機還低,所以若你想要玩較吃資源的遊戲,建議考慮搭載S660或是S710晶片的手機。
性能上雖然輸S660或是S710,但經過一連串跑分軟體測試時,Xperia 10 Plus機身溫度沒有過熱跡象,只有些微溫度而已,進而同個項目重覆測試時,得到的分數差異不會太大。整體來說Xperia 10 Plus在一般的使用有不錯的表現,但如果要玩對硬體需求較高的遊戲時,有更好的手機可以選擇。
背部雙鏡頭拍攝表現
Xperia 10 Plus採用標準鏡+長焦鏡雙鏡頭配置,Xperia 10則是準鏡+景深偵側鏡。
10 plus標準鏡頭是1200萬畫素,元件尺寸1/2.8",像素尺寸1.25µm,光圈f/1.8,相當於27mm焦距。長焦鏡是800萬畫素,元件尺寸1/4",像素尺寸1.12µm,光圈f/2.4,相當於53mm焦距,有倍光學變焦。標準鏡與長焦鏡都支援相位偵測對焦。
相機程式介面與Xperia XZ3看到的差不多,有獨立的拍照介面與錄影介面,除了模式按鈕這些顯示的模式外,設定裡還有更多模式可選。拍照介面可以看到閃光燈、計時器、相片比例、基本白平衡、以及曝光補償設定。透過滑動觀景窗或按一下切換鈕圖示可以切換前後鏡頭。
這裡介面選項比XZ3多出「1x或2x」的變焦切換鈕,讓你選擇看是要用標準鏡頭或是長焦鏡頭拍攝。
▼ 標準鏡頭(左),長焦鏡頭(右)
▼ 調整色調(暖色或冷色)與明暗度
▼ 模式選擇
▼ 相片尺寸、物體追蹤、自動預先拍照、儲存地理資訊、觸控拍照、參考格線、預覽照片、是否關閉拍照快門音效、使用音量鍵來當快門功能
▼ 手動模式下你可以調整曝光,但與有些品牌的手機相比,手動功能還不是最完整豐富的,例如白平衡只能讓你從四個預設值去挑選,而且不是以色溫進行調整,ISO可以選50至3200(還不錯),快門速度可以設定在1/4000秒至1秒之間,曝光補償可以設定在2/+2EV(每1/3EV為一刻度),你也可以手動對焦,但沒有峰值對焦就是了。
相片品質
在天氣好陽光充足的環境下,Xperia 10 Plus拍出照片在色彩表現很漂亮,細節很好。然而動態範圍相當受限,它嘗試保留亮部區域的細節,但因為讓相片的曝光值不足。
▼ 標準鏡頭拍出
自動模式沒有可以強制開啟HDR功能的選項,但進行場景辨識有時有可以辨識為背光/HDR的選項。如果要強開啟HDR,只有在手動模式下才有開關選項讓你強制開啟。手動模式下HDR關閉時,拍出的照片與自動模式(非HDR辨識場景)拍起來的接近。背光模式拍出的照片接近HDR效果,而且與HDR相同都需要處理時間。
在手動模式開啟HDR後,動態範圍有明顯改善,相片放大全螢幕觀看時,亮部區域與暗部區域(陰影區)都比較有層次。然而在銳利度部份,沒開啟HDR的相片的銳利度較高,開啟HDR相片比較柔和。
▼ 左邊四張是HDR關閉,右邊四張是HDR開啟,可點開放大觀看
▼ 更多主鏡頭拍出的照片
長焦鏡頭畫素規格是800萬,但我們注意到在2倍變焦模式拍出的照片畫質居然仍有1200萬,可預期的是,此種將800萬畫素提升至1200萬畫素的方法,當把相片放大全尺寸檢視時,它的畫質一定不會太好,因為畢竟這是透過軟體演算提高畫素而來,不是原生的1200萬畫素。即使如此,透過長焦鏡頭來拍攝遠距離景物還是有它的優點,例如就可以讓我們看到大樓白色百葉窗的紋路(見下方第六張照片),如果是標準鏡頭就無法做到(這個現象不只是Xperia 10 Plus才有,任何1200萬畫素鏡頭若在這樣的距離做拍攝,都無法勝任讓我們看清楚百葉窗上的紋路的)。
與標準鏡頭相比,長焦鏡頭拍出照片的飽和度更高,這雖然沒有不好,但我們會希望標準鏡頭與長焦鏡頭在飽和度的表現更一致的話更好。
▼ 長焦鏡頭拍出
▼ 使用1200萬畫素標準鏡頭做夜間拍攝,拍出來的照片並不理想,捕捉的細節不多,銳利度偏柔,動態範圍窄。
▼ 長焦鏡頭夜拍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在全螢幕觀看(還沒放大至全尺寸喔)就有銳利度不足的情況了。
▼ Xperia 10 Plus與其它手機的拍照比較,分ISO 12233、室內光源充足、室內低光源三個項目,預設拿Galaxy A9 (2018) 與Moto G7 Plus相比,點入後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比較
有雙鏡頭的Xperia 10 Plus當然可以拍景深效果,它有專屬的散景模式,由於長焦鏡頭(800萬畫素)負責拍相片,主鏡頭負責景深資料的偵測,所以我們可以離被拍攝的人物更遠一些,也就是說被拍攝的人不需要離手機太近。散景模式拍出的照片會透過軟體演算提高至1200萬畫素喔。
拍攝時如果你距離被拍攝的人太近,觀景窗會提示你拉長彼此間的距離,如果距離有抓對,人物主體與背景的分離會處理得很好,讓景深效果自然,然而因為長焦鏡頭只有800萬畫素,軟體演算將它加大至1200萬畫素,所以對於此模式拍出的相片細節不用太苛求。
▼ 散景模式拍人物,點圖可放大觀看
▼ 散景模式拍物體,點圖可放大觀看
800萬畫素前鏡頭
Xperia 10 Plus 前鏡頭800萬畫素,元件尺寸1/4",像素尺寸1.12µm,感覺與背部的長焦鏡頭規格一樣?當然不是,前鏡頭有更廣的FoV,相當於24mm,光圈f/2.0。
前鏡頭拍出來的相片算還可以接受,就這樣,以Xperia 10 Plus來說這樣的表現還OK,為何這麼說?因為Xperia 1的前鏡頭也是這款,若以旗艦款的標準來看,這樣的表現就有失身為旗艦手機該有的水準。
話說回來,以800萬畫素鏡頭標準來看,這樣的畫質細節足夠,膚色看起來nice,但整體色彩再現表現有一點平淡。場景換到室內場景,若光源條件不是那麼理想,相片的銳利度會降低而且雜訊變多。
▼ 前鏡頭拍出
前鏡頭也有人像模式功能,但它充其量在背景模糊這功能上可以勝任,主體與背景分離的判斷就沒那麼完美,尤其當你的頭髮是翹起來時(例如底下三張這個男生的頭有用髮膠塑形),頭髮與背景的景深效果就沒有那麼自然,不過比起許多手機的前鏡頭只有定焦鏡來說,Xperia 10 Plus前鏡頭多了景深功能也不錯。順帶一提,開啟人像模式時,人像的畫質看起來也會變得柔和一些。
▼ 前鏡頭使用人像模式
錄影功能
Xperia 10 Plus錄影支援4K/30fps、1080p/30fps、1080p/60fps,影片畫面比例同樣支援21:9,讓你可在它的21:9螢幕觀看。
只有主鏡頭可以用來攝影,當你選1080p模式時會有2變焦的切換鈕,但別誤會喔,它不是切換到長鏡頭,而是使用主鏡頭的影像裁切放大模擬而來。
4K影片的比特率為56Mbps,比一般平均高一些。1080p/60fps的比特率為30Mbps,1080p/30fps約在17~17.5 Mbps。不論哪一個模式,聲音全部是156kbps。
實際錄影時馬上發現一個問題(在4K與1080p/30fps模式較明顯,1080p/60fps反而沒有問題),就是在純色區域會有奇怪的看似圖案的干擾,Xperia 10 Plus錄影原本可以有很高的評價,但這樣的干擾讓它被扣分不少。
排除這個干擾,4K錄出來的畫質很好,細節夠,顏色討喜,動態範圍佳,與拍照表現不分上下。1080p/30fps表現同樣也是細節夠、顏色與動態範圍都不錯,若不是上述純色區域有奇怪圖案現象(1080p/30fps受影響程度較少),我們會給1080p/30fps錄影表現很高的評價。
1080p/60fps銳利度就降下來,我們判斷這與每秒影格提升至60fps有關(許多手機都有這個情況,當然也有例外的),有趣的是,1080p/60fps錄出來的影片在色彩飽和度變得平淡些。
▼ 內崁三段影片,第一段是4K、第二段是1080p/30fps、第三段是1080p/60fps
1080p與4K錄影都支援數位防震,但在1080p的效果看起來比較好,影片看起來晃動程度比較小(比較少水平移動產生的晃動感)。至於4K錄影,如果降低水平移動的速度話影片看起來倒是還可以。
▼ Xperia 10 Plus錄影表現與其它手機的比較,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預設拿Galaxy A9 (2018)、Moto G7 Plus與10 Plus比較,點入後你可以再挑選其它手機
▼ 使用Xperia 10 Plus錄影的原檔,可以下載到自己電腦觀看:
2160p@30fps (10秒, 70MB)
1080p@30fps (10秒, 23MB)
1080p@60fps (10秒, 39MB)
Xperia 10 Plus一上市會馬上遇到強勁的競爭對手,例如Galaxy A9 (2018),目前它的售價已跌不少,雖然比Xperia 10 Plus仍貴一點,但差距在1500元至1600元之間而已。雖然A9 (2018) 的拍照品質也不怎麼推薦,但除了標準鏡頭與長焦鏡之外,它還多了顆超廣角鏡,超漂亮的Super AMOLED螢幕,更長的電池續航表現,性能較好的晶片,以及更多的RAM。Xperia 10 Plus則是有21:9螢幕,出廠預設就是Android Pie。
儘管上市已快一年,Nokia 7 Plus仍然是很多人喜愛的選項,它使用Snapdragon 660晶片,有較長的電池續航,內附快充充電器,外觀質感勝Xperia 10 Plus,而且身為Android One一員,已獲得Android Pie更新,所以面對Nokia 7 Plus,Xperia 10 Plus並沒太多優勢,如果有的話就是Xperia 10 Plus螢幕亮度比較高,但是Nokia 7 Plus在拍照與錄影表現是比Xperia 10 Plus優秀的。
預算夠的話可以參考小米Mi 9,它使用Snapdraon 855旗艦等級晶片,背部三鏡頭,水滴螢幕(三星AMOLED面板),電池續力佳。
21:9螢幕比例,Xperia 10 Plus瘦長的機身讓你握起來較好握,拉長的比例更讓螢幕一頁可以顯示更多的內容 - 尤其是需要上下捲動檢視的app。一旦你習慣這種螢幕維度,你會喜歡它帶來的優點。但除了這個優點,Xperia 10 Plus在其它方面的表現並不出色。
Xperia 10 Plus評測的優點
- 超長的螢幕很吸睛,用來觀賞電影時是種享受,瀏覽網頁或是瀏覽社群網站一頁可以看更多容量。
- 面板亮度夠亮,對比度夠,在戶外環境使用時的可讀性佳(不過色準表現就比較弱)
- 指紋辨識解鎖使用體驗不錯,有獨立的microSD卡槽(同時放兩張nano SIM卡與一張microSD)
- 電池續航力雖然不出色,但以這麼大尺寸的螢幕以及這樣的電池容量配置來看,已經算不錯的了
- 接近原生Android 9.0 Pie
Xperia 10 Plus評測的缺點
- 瘦長機身難以單手操作,而且也很滑,需小心別摔機
- 有些app仍然沒有針對21:9螢幕優化
- 同樣的價格(甚至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可以買到搭載更高階晶片的手機
- 相機拍攝動的態範圍表現還好,HDR模式開啟會降低相片銳利度,低光源環境拍攝表現欠佳(以這個價格區間的手機標準來看)
Xperia 10 Plus不是一款太差的手機,只是同樣的價格我們可以買到性能更好的機種,或是用更低的價格買到與Xperia 10 Plus相同等級性能的其它廠牌手機。除非你覺得21:9螢幕很吸引你,否則以它剛上市的價格來看真的很難推薦大家入手,或許等它上市一陣子再來看看也不遲。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