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六個月就推出新手機,規格愈來愈厲害,華為正讓Mate系列與P系列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小。此次P30 Pro推出再次讓我們看到這樣的趨勢 - 它甚至有更大尺寸的AMOLED以及全新的四鏡頭設置,直接朝著再次樹立新的典範目標而來。
▼ 英文介紹
這是我們第一次看見搭載四顆鏡頭的智慧手機,P30 Pro不僅加入ToF飛行時間鏡頭,一些規格也都有升級,例如最上方主鏡頭是全新的4000萬畫素,它是Sony的感光元件,主打低光源拍攝有更好表現,並有光學防震。
華為更將智慧手機的相機規格戰升級,加入創新的潛望式鏡頭(最下方那一顆)讓它的800萬畫素鏡頭能達到五倍光學變焦。而混合變焦這次則支援10倍,所以最高可達50倍,但這純粹是數位變焦就是了。
中間那顆是是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它與Mate 20 Pro的2000萬是同一顆,都是16mm焦距,而且有自動對焦功能。第四顆位在右側,是上述提到的ToF飛行時間鏡頭,主打讓人像模式的拍攝有新的境界表現。
前鏡頭是3200萬畫素,有AI HDR+以及改良的人像模式拍攝,但仍然沒有自動對焦功能。前鏡頭隱藏在螢幕上方水滴型瀏海頭當中,P30 Pro的螢幕有6.47吋,使用AMOLED面板,它維持1080p解析度,採用屏幕下指紋辨識器(位於下方螢幕),透過螢幕發聲與震動技術,手機正面是沒有聽筒設計的。
與Mate 20相同,P30 Pro也支援40W超級快充、15W無線充電、以及反向無線充電。
華為P30 Pro主要規格
- 機身:三明治設計(前後玻璃、中間邊框金屬材質),IP68防塵防水
- 螢幕:6.47" AMOLED,1080 x 2340 解析度 (約398ppi),水滴型瀏海頭,聲學震動螢幕
- 晶片:Kirin 980,八核 (2核 A76 @2.6GHz + 2核A76 @1.92GHz + 4核 A55 @1.8GHz),Mali-G76 MP10 GPU,石墨烯薄膜與密閉式液冷熱管冷郤系統(heat pipe with vapor chamber cooling system)
- 記憶體:6/8GB RAM,容量128/256/512GB,支援Nano SD卡,三選二設計
- 系統:Android 9 Pie,EMUI 9.1
- 相機:4000萬(f/1.6、OIS、RYYB濾鏡) + 800萬(潛望鏡,135mm,f/3.4,OIS,5倍光學變焦)+ 2000萬(f/2.2,超廣角16mm) + ToF 鏡頭。4K錄影, 720@960fps慢動作,徠卡認證
- 相機功能:1/1.7"感光元件的4000萬畫鏡頭支援ISO高達204800、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50倍數位變焦,超級微距模式,OIS + EIS,可變光圈,人像模式,夜晚模式
- 前鏡頭:3200萬,f/2.0 徠卡鏡頭,人像模式支援即時景深效果
- 電池:4200mAh,Super Charge 40W,無線充電15W,反向無線充電
- 生物識別:屏幕下指紋辨識
- 連線功能:雙SIM卡,Wi-Fi a/b/g/n/ac,雙頻GPS,藍牙5.0 + LE, NFC, USB Type-C
- 其它:紅外線、聲學震動螢幕聽筒、單喇叭(手機底部)
如同Mate 20系列,這次P30系列亦採用華為自家NM記憶卡(有其優點與缺點,會在稍後解釋原因)。
最後,P30 Pro於Android Pie之上搭載最新EMUI 9.1,這款手機使用華為新的EROFS檔案格式,預期可以提供較好的檔案讀取速度。
打開盒子後,裡面有40W充電器、支援Super Charge的USB-C傳輸線、一副外觀像蘋果EarPods的耳機,在某些上市地區還會內附保護殼。可惜是它沒內附USB轉3.5mm轉接頭。
設計
P30 Pro在很多地方都進化,但外觀與現今手機多採「前後玻璃,中間金屬材質」設計無異,但它背後四鏡頭的排列在辨識度上就讓人可輕易的認出就是P30 Pro。
雙色漸層色的背蓋設計由華為率先採用,P30 Pro延續這樣的傳統並多加了極光藍。除此之外還有琥珀日出色、天空之境,黑色和珍珠白四種顏色。
▼ 左邊是極光藍色,右邊是天空之境的P30 Pro,預期極光藍的版本會賣得最好。
▼ P30 Pro(左)與P30(右)很好分辨,P30背部鏡頭少了ToF這顆鏡頭
本篇受測的P30 Pro是黑色款,雖然不像其它顏色來得光彩奪目,但仍然很吸引人,但黑色款沾染指紋時,會比其它顏色款來得明顯。
▼ 水晶色的P30 Pro
P30 Pro看起來很像Mate 20 Pro,反而已經沒有P20 Pro那種外形與弧度了。P30 Pro正面與背面靠近邊框處都採弧度延伸。
P30 Pro的螢幕是P系列目前最大尺寸 - 來到6.47吋,AMOLED面板左右兩側採弧度曲面設計。在數位顯微鏡下觀測螢幕,P30 Pro的子像素矩陣排列與Mate 20 Pro相同,但因為不是鑽石型Pentile矩陣排列,它們似乎不是三星的AMOLED面板。
▼ 左邊是P30 Pro,右邊是P20 Pro
P9 Plus與P10 Plus螢幕尺寸都是5.5吋。P20 Pro是6.1吋,這次P30 Pro則放大到6.47吋。
▼ 左邊是P30 Pro,右邊是Mate 20 Pro(螢幕尺寸6.39吋)
P30 Pro水滴式瀏海頭除了隱藏前鏡頭,就沒有什麼元件了,就連臉部辨識(Mate 20 Pro有)、LED提示燈或是聽筒通通都沒有。它前鏡頭並非位於瀏海頭中央,如果你靠近觀察,會發現它其實偏左1mm至2mm,所以進行自拍時你的眼神就需要稍微注意一下才對到鏡頭。
P30 Pro的AMOLED螢幕尺寸接近Mate 20 Pro的,Mate 20 Pro的瀏海頭是梯型(類似iPhone X,比較佔空間),Pro 30 Pro的瀏海頭是水滴型,因佔用螢幕空間較小所以可以運用的畫面空間比較多。P30 Pro的螢幕解析為1080p而非1440p,儘便如此,畫面看起來仍然銳利。
邊框非常的薄,雖然下巴仍然有一點點厚度,但P30 Pro的螢幕已非常接近無邊框。
▼ 左邊是Galaxy S10+,右邊是P30 Pro
最後,屏幕下指紋辨識感測器位於螢幕下半部,它辨識速度相當快,雖然指紋辨識沒有always-on功能,不過只要當你觸踫螢幕下方附近區域,指紋感測區與螢幕就都會立刻將亮起來,讓你知道手指該放在哪裡進行感測,P30 Pro屏幕下指紋辨識可以說是我們所測試過這類型感測器的速度中算最快的一款。
此外,每當你拿起手機時,指紋辨識區也會亮起來讓你知道若要進行辨識時手指該放哪裡,所以這個功能用起來是方便順手的。
談到聽筒,P30 Pro並沒有傳統的聽筒挖孔,而是通話時利用骨傳導技術來傳遞聲音,讓整片螢幕就是聽筒。華為說他們家的骨傳導技術目前是第二代,郤是首次應用在手機產品,它應該會比LG G8的骨傳導技術優秀,因為華為多了激勵器,可以產生更清脆的聲音。
註:激勵器(exciter),是一種諧波發生器,利用人的心理聲學特性,對聲音信號進行修飾和美化的聲處理設備。通過給聲音增加高頻諧波等多種方法,可以改善音質,音色,提高聲音的穿透力,增加聲音的空間感。現代激勵器不僅可以創造出高頻諧波,而且還具有低頻擴展和音樂風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美,音樂更具表現力
P30 Pro整個螢幕會震動來傳遞聲音,「聲學螢幕」這個名稱就是這麼來得,它可以提供更深沈的輸出,較少的漏聲(傳統聽筒沒對準耳朵時)。產生聲音震動的線圈位在距離前鏡頭下方約兩公分處 - P30有影片教大家耳朵放在螢幕哪個位置時有最好的聆聽體驗。
經過廣泛的測試,我們對這項技術感到印象深刻,即使你將耳朵貼近前鏡頭區域,或是按照建議貼近激勵器區域,它的聲音的確豐富而且有深度,差別只在於音量的大小而已(耳朵貼近前鏡頭區域,對方傳來的聲音較小聲,若貼近前鏡頭下方約兩公方處,聲音會比較大聲)。
此外,骨傳導式技術發出來的聲音在吵雜的環境中會比傳統開孔式的聽筒清楚。即使你在夜店中,仍然可以相當清楚的聽到電話另一頭的朋友在講什麼,講電話時耳朵或頭部必須貼在手機上。
然而它並非完全沒有缺點,首先,由於沒了聽筒,讓P30 Pro也沒了立體聲喇叭功能。
再來就是通話音量調到最大聲時,站在你身旁的人可以聽到電話另一頭的人在說什麼,不過傳統有聽筒的手機也會有這個情況,P30 Pro的情況不會比較嚴重就是了。若與小米的Mi Mix相比,P30 Pro的聲音只會從手機正面較上方的區域發出,手機背面郤不會傳導任何聲音。
P30 Pro背部是四鏡頭,當中三顆在同一個框架內採垂直排列,另一個獨立在外面。
左邊三顆鏡頭最上面顆是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中間顆是4000萬畫素有OIS,最下面顆是800萬畫素潛望式鏡頭(135mm, f/3.4, 同樣有OIS)。鏡頭模組有一些高度,所以當手機平放在桌面操作時會產生晃動,加裝保護蓋可以改善。右側單獨那顆是ToF鏡頭,下方有雙色調LED提示燈。ToF鏡頭取代雷射對焦,預料在人像模式拍攝時將有助於被拍攝的人體與背景在分離處理的改良。
▼ 琥珀日出色(左)與和天空之境色
潛望鏡看起來蠻酷的,不像傳統我們可透過光圈的洞看到裡面那顆感光元件,這裡看到的反而是潛望鏡管前端的棱鏡,800萬畫素元件大約位於右側1公分處,與另外兩顆感光元件呈90度位置對應。
為了彌補沒有立體聲喇叭,華為在底部用上更大的喇叭單元,旁邊是USB-C連接埠,混合式SIM卡槽也在此。P30 Pro沒有3.5mm耳機孔。
P30 Pro左右兩側邊框有弧度,頂部與頂部兩側是平坦的。
P30 Pro尺寸長158 x 寬73.4 x 厚8.41 mm,與Mate 20 Pro相近,比P20 Pro高3mm。P30 Pro重量192公克,比Mate 20 Pro多重3公克,比P20 Pro多重11公克。
去年P20 Pro的尺寸就已經不小,P30 Pro則又加大一些,不過它側邊的弧面設計讓我們將P30 Pro拿在手中時,感覺尺寸沒有實際那麼大,而且薄度蠻薄的。P30 Pro有防塵防水,並有防刮玻璃保護,但華為並沒透露是用哪一家供應商的玻璃。
與2019年多數旗艦機多使用玻璃材質的趨勢相同,背蓋亦採用玻璃的P30 Pro的手感是容易滑手的,所以你拿它時動作需小心以免一時疏忽而摔飛出去。儘管如此,它看起來相當漂亮,但我們會更喜歡Mate 20 Pro的四方型相機排列,只不過潛望式鏡頭設計可能不允許華為這麼做。
▼ 左邊是Galaxy S10+,右邊是P30 Pro
P30 Pro 螢幕
P30 Pro的螢幕尺寸6.47吋,面板是具有HDR功能的AMOLED。在數位顯微鏡底下,它的子像素排列方式與Mate 20 Pro螢幕相同,意謂它們採用同一家供應商的面板。
這片OLED面板的解析度是 2340x1080,螢幕比例19.5:9,螢幕細膩度換算出來約399 ppi,已經夠呈現銳利的照片。
P30 Pro螢幕看起來亮度很足夠,經過儀器檢測確實如此,當螢幕亮度設定在自動時最高亮度可達605 nits,如果是手動模式下將亮度調整至最大時可測得亮度570 nits,這樣的表現雖然不是最頂尖,但以OLED面板標準來看已是令人印象深刻。
最低亮度可以低至僅僅2 nits,這樣低的亮度讓你在完全沒燈光的環境看螢幕時不會刺眼,是舒適的。
型號 |
100%背光 |
||
黑, cd/m2 |
白, cd/m2 |
對比, cd/m2 |
|
Huawei P30 Pro |
0 |
571 |
∞ |
Huawei P30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05 |
∞ |
Huawei P20 Pro |
0 |
412 |
∞ |
Huawei P20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582 |
∞ |
Huawei Mate 20 X |
0 |
459 |
∞ |
Huawei Mate 20 X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55 |
∞ |
Huawei Mate 20 Pro |
0.002 |
508 |
254000 |
Huawei Mate 20 Pro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003 |
657 |
219000 |
Samsung Galaxy S10+ |
0 |
385 |
∞ |
Samsung Galaxy S10+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793 |
∞ |
Apple iPhone XS Max |
0 |
653 |
∞ |
Sony Xperia XZ3 |
0 |
442 |
∞ |
Sony Xperia XZ3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20 |
∞ |
Xiaomi Mi 9 |
0 |
428 |
∞ |
Xiaomi Mi 9 (Max Auto) |
0 |
620 |
∞ |
Google Pixel 3 |
0 |
426 |
∞ |
Xiaomi Mi Mix 3 |
0 |
445 |
∞ |
Xiaomi Mi Mix 3 (自動亮度最大時) |
0 |
633 |
∞ |
P30 Pro在戶外陽光環境下螢幕對比指數表現出色,AMOLED面板不會讓人失望,P30 Pro在此測出5.119,意謂你在戶外環境檢視手機螢幕,畫面可以很清楚的呈現,不會因反光而看起來吃力。
P30 Pro螢幕設定提供「正常」與「生動」兩種選項,每個選項底下都還有各自的子選項:「預設」、「暖色」、「冷色」。
生動模式下透過儀器測出平均標準色差最佳可達deltaE 3.5,最大標準色差7.7,表現並非最好,但也很不錯了。你可以選擇「暖色」來修正畫面偏藍白色的情形,但整體色準並不會因此有明顯的改善。
註:deltaE 是國際標準色差,差值越小代表越精準:
DeltaE 差 1 以內 -- 人眼感受不到的差異,
DeltaE 差 3 以內 -- 人眼幾乎感受不到,
DeltaE 差 6 以內 -- 除非兩款裝置擺在一起比較,否則人眼不易察覺,
DeltaE 差 6 以上 -- 人眼未經比較即可察覺色彩有異
華為P30 Pro 電池續航表現
P30 Pro的電池容量有4200 mAh,與Mate 20 Pro相同。它同樣有採用華為最新版快充技術,支援40W充電,能有5V/2A、9V/2A、10V/4A三種選項。
與一般快充不同,P30 Pro使用更高的電壓會讓電池在充電時溫度更高。華為表示他們家的電池有經過TUV認證,安全性不用擔心。使用隨盒附的傳輸線與充電器可以讓P30 Pro從沒電狀態充至70%電力僅需30分鐘,充45分則可充至90%,完全充飽僅需100分鐘,以4200 mAh這麼大容量電池而言,這樣的充電速度非常快。
P30 Pro還支援15W無線充電並可以反向無線供電給其它裝置,例如你可以將P30 Pro正面朝下,將其它手機放在P30 Pro的機背之上,此時P30 Pro就能對這些裝置進行無線充電(這些裝置當然也要具備無線充電功能才行)。P30 Pro反向無線充電功能可到系統設定中的電池設定開啟。
經過測試,P30 Pro在網頁連續瀏覽可達14小時21分,影片連續播放達20小時16分,3G連續通話達27小時39分,綜合耐久獲得100小時。待機時間與P20 Pro及Mate 20 Pro相比有再一次進步。
註: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並且關閉Always-On。
如果你使用手機的習慣是較常上網,很少打電話或是不常看影片,那可以進入此頁依照自己使用手機的習慣再做調整,測出比較接近你使用習慣的手機續航力參考,例如把上網調至2小時,通話與影片播放調至0分鐘,就可看到P30 Pro電池續航會根據這些調整做變化,這個連結連過去還能看到其它手機的續航力表現。
P30 Pro 單喇叭/揚聲器 表現
P20 Pro與Mate 20 Pro都是立體聲喇叭(多媒體播放時聽筒就是第二組喇叭的功能),但P30 Pro因受限於聲屏技術只能採用單喇叭。
在我們的測試中,P30 Pro單喇叭可以發出相當大音量並獲得「非常好」的整體表現,但與Mate 20 Pro或Mate 20相比,Mate 20與Mate 20 Pro仍然比較大聲一些。
在P20 Pro與P30 Pro分別播放同一首歌曲,P30 Pro喇叭聽起來的聲音比較好,音質比較豐富而且清脆。P30 Pro喇叭音質表現稱得上是現今智慧手機當中的優等生。若與Mate 20 Pro相比,P30 Pro喇叭輸出品質與Mate 20 Pro相同。
手機型號 |
通話音量, dB |
音樂外放, dB |
鈴聲音量, dB |
整體表現 |
LG V40 ThinQ |
68.2 |
74.1 |
77.4 |
很好 |
OnePlus 6T |
67.2 |
72.5 |
84.5 |
很好 |
Xiaomi Mi 9 |
70.1 |
74.2 |
81.6 |
很好 |
Huawei P20 |
66.6 |
69.8 |
90.0 |
很好 |
Huawei Mate 20 |
74.3 |
70.2 |
82.6 |
很好 |
Huawei Mate 20 Pro |
70.3 |
73.4 |
83.8 |
很好 |
Samsung Galaxy S10e |
71.2 |
76.8 |
80.6 |
非常好 |
Apple iPhone XS Max |
70.5 |
74.0 |
84.7 |
非常好 |
Honor Magic 2 |
72.5 |
73.6 |
85.2 |
非常好 |
Huawei P20 Pro |
71.8 |
69.2 |
91.0 |
非常好 |
Samsung Galaxy S10+ |
74.4 |
74.2 |
83.6 |
非常好 |
Sony Xperia 10 Plus |
68.5 |
73.2 |
90.7 |
非常好 |
Huawei P30 Pro |
70.9 |
73.8 |
90.9 |
非常好 |
Huawei Mate 20 X |
71.4 |
73.5 |
91.1 |
非常好 |
Samsung Galaxy S10 |
82.2 |
74.9 |
85.5 |
非常好 |
音效晶片品質
外接主動式喇叭時,P30 Pro的音質表現沒有什麼問題,測得數據全部很出色,但音量只高於平均值一些,落後大部份競爭對手。
接上耳機後,立體聲串音受到蠻大的影響(從-93.0上升到-47.0),而且諧波失真則從0.0014升到0.0046,增加的幅度比其它手機明顯一些,音量表現仍然還好,所以若以旗艦手機的標準來看,P30 Pro接上耳機的音質表現是不佳的。
提醒大家,進行外接耳機測試時,在此是拿P20 Pro附的USB-C轉3.5mm轉接頭來進行,因為P30 Pro沒有內附USB-C轉接頭,所以若你使用不同的轉接頭外接3.5mm耳機,音質表現可能會所有不同。
型號 |
頻率響應 |
Noise level |
動態範圍 |
諧波失真 |
IMD + Noise |
立體聲串音 |
Huawei P30 Pro |
+0.04, -0.02 |
-90.5 |
90.4 |
0.0014 |
0.013 |
-93.0 |
Huawei P30 Pro (耳機) |
+0.14, -0.23 |
-90.4 |
90.3 |
0.0046 |
0.211 |
-47.0 |
Huawei Mate 20 |
+0.02, -0.16 |
-92.1 |
92.0 |
0.0017 |
0.013 |
-85.6 |
Huawei Mate 20 (耳機) |
+0.07, -0.07 |
-92.1 |
92.4 |
0.0021 |
0.106 |
-66.5 |
Samsung Galaxy S10 |
+0.03, -0.04 |
-92.2 |
92.0 |
0.0015 |
0.0079 |
-92.7 |
Samsung Galaxy S10 (耳機) |
+0.06, -0.03 |
-91.9 |
91.7 |
0.0020 |
0.037 |
-77.0 |
Samsung Galaxy S10+ |
+0.03, -0.05 |
-93.0 |
92.8 |
0.0015 |
0.0070 |
-94.3 |
Samsung Galaxy S10+ (耳機) |
+0.06, -0.03 |
-92.7 |
92.5 |
0.0044 |
0.044 |
-87.2 |
Xiaomi Mi 9 |
+0.02, -0.01 |
-93.9 |
93.1 |
0.0015 |
0.0066 |
-91.9 |
Xiaomi Mi 9 (耳機) |
+0.05, -0.04 |
-92.6 |
93.5 |
0.0026 |
0.072 |
-58.7 |
表格名詞解釋:
頻率響應越闊越好,
IMD/N (互調失真) 愈低愈好,表示愈能原音重現,
動態範圍愈大,手機更能同時重現處理小聲及大聲的訊號輸入/輸出,
訊噪愈高愈好,表示背景干擾愈低,
諧波失真愈低表示音質愈好,
立體聲串音,絕對值愈高表示音質愈立體
Android Pie + EMUI 9.1
P30 Pro出廠預設Andorid版本為9.0,並加上華為自家的EMUI launcher(版本9.1)。
儘管只是從9.0更新至9.1,EMUI 9.1事實上在底層架構有帶來重大改變 - 之後升級到EMUI 9.1的華為手機在檔案系統都將改成EROFS新的格式
ERO檔案系統理論可以提供快三倍的隨機讀取速度,app開啟速度可增加10%,並能釋放約20%的系統檔案空間。所以P30 Pro應該在某些應用場景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整體作業系統佔用的容量會比以前更少。
除了這個重大改變,EMUI 9.1在其它方面就與Mate 20/Pro/X的無異,都是精簡的介面與簡單的設定面板(較少使用到功能會安排在進階的子選單裡,將常用的功能放在第一層設定,讓用戶更快速找到想要的設定選項)。
EMUI 9.1 其它功能包括對GPU Turbo 2.0的支援、Password vault(密碼保險箱)、更好的「Huawei Share 分享」功能,讓你可以將手機裡的檔案更便利的與電腦共享或是透過無線將檔案列印出來。
密碼保險箱功能舉例:在某支需登入帳號密碼的程式(例如IG或FB),它會在你第一次使用密碼與帳號登入時,詢問你是否將它們保存在密碼保險箱,如果你同意後,之後只要通過指紋辨識、臉部辨識或是密碼驗證,密碼保險箱就會代你填入IG或FB的帳密,當你面對不同App有設定不同帳號與密碼時,交由密碼保險箱統一管理會讓你輕鬆很多。密碼保險箱有支援換機轉移,但都要是使用EMUI launcher的手機才行。
「HiVison旅行助理」能讓你將手機鏡頭對準特定物件時進行網上資料查詢,它能識別15個國家多個地標及建築,還有逾1000萬幅著名藝術品,亦可識別食物,提供熱量等資訊,讓你作為熱量卡路里計算的參考。
「Digital平衡」會統計你總共花了多少時間使用手機,並且提供自我約束的功能,例如你可以預先設定允許自己使用多少時間,當時間一到時螢幕畫面會由彩色變成黑白,大部份的app也會上鎖無法使用。當手機給家裡小孩使用,或是想提醒自己手機不要用過頭的人,這個功能就很適合,但它只是一種提醒工具,即使限制時間一到你仍可以透過授權來延長使用時間,所以還是得靠自動自發的克制力才行。
P30 Pro屏幕下指紋辨識器有所改良,它的設定同樣簡單,但與Mate 20 Pro相比,在P30 Pro可以用較輕的壓力來進行,它的辨識率超精準,辨識速度甚至比Mate快,當然,它的速度與目前最新的傳統式挖孔式指紋辨識器相比仍然慢一些,但使用者體驗已經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使用不會有什麼問題。
P30 Pro也有臉部辨識功能,但它是使用前鏡頭進行辨識,所以安全性就沒有那麼好(可能使用照片就能騙過程式),若你很注重隱私,建議別用它的臉部辨識功能。
你可以開啟黑色狀態條讓它與水滴型瀏海頭底部切齊,營造/模擬沒有水滴型瀏海頭的樣子。
P30 Pro還有類似iPhone Xs的手勢操控功能 - 向上滑動是回到桌面,向上滑動並停留則可呼叫近期開啟的程式,在螢幕邊緣做向左或向右滑動是返回功能。當然你也可以使用Android預設的「Home」、「檢視近期開啟的應用程式」、「返回」虛擬按鈕。
EMUI 9.x 介面預設是將所有程式都放在桌面(類似iOS),沒有「所有程式集」,但你可以到系統設定的「顯示」切換到傳統有「所有程式集」的顯示方式。
▼ 鎖定畫面
▼ 挑選螢幕鎖定畫面的背景圖片,可以開啟每當螢幕亮起時自動更換一張不同的背景圖片,圖片更換會透過WI-FI進行
▼ 桌面
▼ 桌面風格,Standard是將所有app都放在桌面。Drawer則是有「所有程式集」
▼ 是否要用黑色狀態條來隱藏瀏海頭
▼ 「Digital balace」使用手機活動時間的各項統計。Screen time management可以設定手機的使用時間限制,包括螢幕時間、app使用時間限制、睡眠時間(時間一到時螢幕會由彩色變成黑白,並且限制app的存取
▼ 設定指紋辨識的用途,例如可以用來解鎖、編輯指紋檔時的驗證、開啟特定app需經過指紋辨識。第三方螢幕保護程式或螢幕有髒污時可能會造成辨識上的問題。在螢幕關閉狀態下將手指放在指紋辨識器會同時觸發臉部辨識以加速解鎖速度。
▼ 註冊新的指紋檔
▼ 臉部辨識設定,註冊並開啟後,當有新的訊息進來時,考量到隱私,它會辨識是不是你在看螢幕,如果是的話會顯示訊息內容,如果不是你本人,螢幕鎖定畫面就不會顯示這些訊息。Pick up to wake打勾後,手機從桌面拿起來就會喚醒螢幕。
▼ 臉部辨識安全聲明:別人可能可以用你的照片或相與你相近的他人照片解鎖成功。臉部辨識安全性比圖案、PIN、或密碼低。環境過暗或過亮可能會降低辨識成功率,如果你的臉與手機螢幕的角度太大時也會影響辨識成功機率。
▼ 各種桌面主題
▼ 下拉通知中心介面與原生Android接近,加入一些華為自家美術視覺,這裡有亮度調整滑桿與一排功能表(可以快速開啟或關閉藍牙、Wi-Fi、手電筒、靜音、螢幕自動旋轉等,下拉第二次會顯示更多功能選項)。
▼ 檢視近期開啟應用程式(多工運作),長按「近期開啟應用程式」按鈕可啟用畫面分割模式。或是讓影片播放以彈窗方式顯示在分割視窗之上。
▼ 「Optimiser - 優化」程式,提供記憶體清理、電池設定、來電黑名單、Avast病毒掃描以及行動數據傳輸量統計。Dropzone可以設定要哪些app的訊息通知以泡泡樣式顯示,哪些不要,設定開啟的app仍會收到通知,但就不會彈跳泡泡或通知浮窗,此功能適合防止別人偷窺你的新進訊息
▼ P30 Pro內建的音樂播放程式
▼ 健康程式可與Google Fit同步並且計錄走路步數。
▼ 相簿
▼ 檔案管理程式,可查看內部儲存空間使用情形與區域網路伺服器的檔案
除了會自動幫你整理精彩回顧,EMUI 9.x的相簿還有改良的AI功能,加入自動並可以讓你編輯的「Spotlight Reel - 聚光燈捲軸」,例如你可以挑選一段影片讓它進行分析,它會對影片中所有的人進行臉部辨識,列出有哪些人物,然後你可以選擇某個人後,程式會從整段影片有這個人的影像片段擷取出來,形成10秒的焦點回顧。以下這段影片範影片分析後,當中共有五個人物,選取中間這位女孩後,程式會把這位女孩的鏡頭另外擷取出來形成新的一段影片。
P30 Pro沒有FM收音機。但有紅外線,配合內建的「Smart Remote」程式讓你可以遙控家裡電器。
麒麟980晶片性能表現
與Mate 20系列一樣,P30 Pro也採用海思的最新晶片「Kirin 980」。Kirin 980與高通Snapdragon 855都是7奈米製程而三星Exynos 9820則是8奈米。
P30 Pro有改良式的散熱模組設計 - 石墨烯薄膜與密閉式液冷熱管冷郤系統(heat pipe with vapor chamber cooling system)。
Kirin 980為八核CPU,三叢集架構如下:
高性能的2核 A76 @2.6GHz
2核A76 @1.92GHz
省電的4核 A55 @1.8GHz。
這顆處理器使用安謀的「DynamIQ」架構,由big.LITTLE演化而來,依據處理的工作量各叢集可以獨立運作,也可以同時運作。
Kirin 980的顯示晶片為十核心的Mali-G76 MP10,與去年P20 Pro使用的Kirin 970的Mali-G72相比,Mali-G76 MP10性能有大幅度改善並且更加省電。
EMUI 9有「Turbo 2.0」功能,目前支援這項功能的遊戲有崩壞3,陰陽師、刺激戰場、QQ飛車、荒野行動、王者榮耀、穿越火線、全軍出擊。它可以讓遊戲畫面跑得更順。由於支援Turbo 2.0,這些遊戲的觸控體驗和遊戲助手功能體驗都得到提升,跟Turbo 1.0相比,觸控回應延遲時間縮短36%,遊戲運行起來更順暢並且在最大解析度下維持穩定的60fps。
Kirin 980這款七奈米晶片還支援2133MHz LPDDR4X記憶體並且整合第二代「深度學習專用雙處理器晶片NPU」,這顆NPU是雙核心,每分鐘可以辨識4500張圖片,整整比去年在Kirin 970裡的單核NPU快了120%!
Kirin 980在一平方公分可塞入高達69億個電晶體,比Kirin 970多出1.6倍。數據晶片規格Cat.21 LTE可達1.4Gbps下載,Wi-Fi最高可達到1732Mbps下載。
性能跑分
不論是手機廠商或是消費者,不少人都會參考手機在性能跑分軟體測出來的分數,很多中國手機廠商為了讓自家生產的手機有更高的分數,會在軟體上動手腳,講白一點就是作弊來營造高人一等的假象。
華為在P30 Pro的系統設定中的電池項目有個性能模式,開啟後可以讓性能再加速一些(主要在CPU運算力的加速),但開啟後手機工作溫度很快升高,此時手機會自動恢復到安全設置,好讓手機溫度可以冷郤下來。
第一回合執行跑分軟體時,性能模式確實可帶來多10%至12%表現,若再多測幾次,大致上也還是可以比未開啟性能模式時,持續高出5%的表現。所以,開啟性能模式能讓運算力提升,但電力消耗也會因此增加,是否值得這樣做就見人見智了。
在GeekBench 4.1 多核心運算項目,P30 Pro表現與其它同期的Android手機接近,以下圖表有用紅色色條表示P30 Pro標準模式與性能模式分別測出9649分與10014分。至於三星Exynos 9820(Galaxy S10+)與Snapdragon 855(小米9)則嬴Kirin 980一些,然而這樣的分數差距在日常生活的實際使用是不會有什麼差別的。
P30 Pro的單核運算就幅落後三星第四代的Mongoose核心。蘋果iPhone Xs Max與三星Galaxy S10+自家最新的CPU在單核心運算大幅領先高通的Snapdragon 855與Kirin 980。
Kirin晶片內的GPU性能一向比較弱,相較於去年Kirin 970,雖然這次Kirin 980的GPU是十核心的Mali-G76並加以改良,但面對蘋果、高通、與三星的顯示晶片,Mali-G76的表現仍然不及它們。
▼ 計算電腦的3D圖形彩現和CPU工作量的處理能力
螢幕開啟的跑分軟體項目,P30 Pro螢幕解析度1080p對GPU的工作負荷較輕,在標準模式與性能模式各測得50fps,有旗艦手機該有的水準。
AnTuTu 7測試手機的「多執行緒」、「Android執行環境」、「RAM運算」、「RAM速度」、「CPU性能壓力測試」、「CPU浮點運算」、「單線程CPU整形性能」、「單線程CPU浮點性能」、「2D繪圖性能」、「3D繪圖性能」、「存儲I/O」、「數據庫I/O」的綜合效能,測試繪圖性能時,手機螢幕是在開啟下進行。在這個綜合評測項目Kirin 980證明自己是出色的,開啟性能模式時得到的分數接近Galaxy S10+。
P30 Pro有華為宣稱效能,Kirin 980可以稱得上是目前Android手機中最快的一款之一,至於它的GPU雖然比較弱,但表現出來的實力,仍然有接近市面上其它品牌旗艦機在螢幕解析1440p以下時的水準。與其它晶片的GPU相比,Kirin 980的Mali-G76不是最強,但夠穩定而且均衡,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什麼遊戲會讓它跑起來吃力的。
Kirin 980雖然採用更新製程的7奈米,但如果你認為不會有什麼工作溫度那你就錯了。這款晶片運作時仍會產生一些溫度而讓外部機身產生熱區,但它的溫度不像Mate 20與Mate 20 X那麼明顯,P30 Pro的石墨烯薄膜與密閉式液冷熱管冷郤系統有更好的散熱機制,讓熱度平均分散到機背與金屬邊框,散熱之平均讓你無法判斷溫度是從哪來的。這麼說好了,這個石墨烯薄膜與密閉式液冷熱管冷郤系統讓P30 Pro成為有史以來華為「最涼爽」的旗艦手機。不過在連續執行跑分軟體後,仍然會有因熱節流保護而讓性能調降的情況。
徠卡認證鏡頭
華為P30 Pro在手機照相鏡頭的進化速度非常快,P20 Pro去年推出時使用三鏡頭就讓市場驚豔到,這次P30 Pro四鏡頭配置再一次引發市場關注,它不僅集華為在行動裝置的相機工藝於一身,更將徠卡最新的技術納入。
如下圖所示,2000萬、4000萬、800萬這三顆鏡頭在同一個突起的駝峰內。
最上面一顆是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光圈f/2.2。
中間顆是4000萬主鏡頭,f/1.8,有OIS。
最下面是800萬畫素長焦鏡頭,f/3.4,有OIS,5倍光學變焦。
右邊是ToF鏡頭(飛行時間鏡頭),上方有雙色調LED燈。
硬體
主鏡頭:這顆4000萬畫素鏡頭是Sony的元件,這顆4000萬畫素感光元件同樣採用「Quad Bayer四像素合一技術」,預設畫素輸出為1000萬畫素,讓手機即便使用數位變焦,也能有高品質的相片表現,不會像許多手機使用數位變焦拍出來的影像會有明顯的矩齒以及低銳利度。若透過Quad Bayer 2x2像素陣列(四像素合一),在相同顏色的過濾器下,可將四個原始像素結合成一個較大的像素,產出4000萬/4=1000萬畫素,像素尺寸因此可以加大,雖然使用四像素合一技術拍出的照片無法與標準拜爾濾色鏡拍出的4000萬畫素相片媲美,但有助於夜拍或夜攝時即使將ISO提高,雜訊可以更少,銳利度可以更高,並提供許多進階的功能例如「即時HDR」。
與P20 Pro及Mate 20 Pro的主鏡頭一樣,P30 Pro的SuperSesing主鏡頭也是4000萬畫素,焦距27mm,但事實上P30 Pro這顆是全新的感光元件,由Sony獨家製造供貨給華為,除了有更大的光圈 f/1.6,還有光學防震,與前代比有相當大的進步。
此外,這顆4000萬畫素SuperSensing感光元件有新的彩色濾光片,用得不是傳統的RGGB濾光片,而是採用華為與Sony共同研發的RYYB彩色濾光鏡(綠色子像素被黃色子像素取代),黃色子像素濾光片會比RGGB的綠色子像素濾光片多獲得40%的光量,這樣的改變可以提升影像品質,尤其對低光源條件拍攝的幫助最明顯。
以上整理 - 這顆4000萬畫素鏡頭有更大/亮的光圈、光學穩定防手震系統、新的濾光片,三者加起來應該可以大幅改善在低光源環境的拍攝表現,如果這樣沒什麼,別忘了它還有華為獨家「夜晚模式」功能。
超廣角鏡頭: 這顆有2000萬畫素,光圈f/2.2,焦距16mm,與Mate 20 Pro的超廣角鏡同一顆。它有相位偵測自動對焦,並支援超微距模式,鏡頭與被拍攝物體之間距離可以僅僅2.5公分。華為還改良超廣角夜拍模式的表現,不過它最長需等待八到九秒來擷取相片,成像品質確實變更好。
長焦鏡頭:長焦鏡頭是這次P30 Pro拍照功能的重點,之前我們已看過其他品牌的手機的潛望式鏡頭,但它們都採數位變焦,拍出來的影像品質不是那麼好,P30 Pro這顆長焦鏡除了是潛望式設計,還有5倍光學變焦與光學防震,預期會有更佳的表現。
長焦鏡頭畫素只有800萬,但華為採用較大的感光元件,所以每個像素尺寸來到1.22µm,比之前在P20 Pro與Mate 20 Pro的1.0µm還大。感光元件角度與機背呈90度,位置大約在相機駝峰右側一公分處(見下方圖片,由上而下第三顆鏡頭就是潛望式長焦鏡),實際上在機身背部我們看到的是潛望鏡鏡片的前部元件,它不是鏡子,而是將光線90度折射到感光元件的棱鏡。
透過棱鏡折射的光線會再通過五片光學元件,系統還提供光學影像穩定功能,當我們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遠物時,稍微的手晃都會加乘放大影像搖晃的程度,所以在此加入光學防震是有必要性的。
潛望鏡/長焦鏡的焦距是125mm,光圈f/3.4,相較於27mm的4000萬畫素鏡頭,125mm這顆長焦鏡支援5倍光學變焦,但正確來算,它應該是 125mm / 27mm = 4.63 倍而已,不足5倍,我們猜這是因為4.63這個數字不好記,華為就乾脆用5這個整數。
讓人困惑的還有當檢視長焦鏡拍出照片的EXIF資訊時,它居然是135mm,這樣一來就符合 135 / 27 = 5 倍變焦。但華為向Gsmarena手機網站確認在等效焦距35mm之下,它確實是125mm沒錯。但為了產生不必要的混淆,底下我們還是會用5倍變焦這個名詞,而不是4.63倍。
結合光學與數位變焦,P30 Pro還能做到10倍混合變焦,這理應是無損數位變焦的意思。它甚至可以做到50倍數位變焦,一般拍照把變焦拉這麼遠是否實用見人見智,但確定的是當你想知道遠處有什麼時,就有這個功能可以讓你將鏡頭拉這麼遠一探究竟。
ToF(飛行時間)鏡頭:這顆鏡頭主要兩個功能,提升自動對焦的速度(取代雷射輔助對焦),以及傳遞深度圖資來改善主體與背景分離,以及提升人像模式拍攝時背景的散景效果。因為能提供更佳的多層映射功能,所以飛行時間鏡頭可以獲得更準確的多層散景模擬效果,讓相片景深效果更好。
相機程式
華為強調P30 Pro有5倍光學變與10倍混合變焦,在相機程式介面你可以看到有5倍與10倍長焦鏡變焦選項,至於標準鏡頭則有0.6變焦。技術上更準確的說,當你比較標準鏡頭與長焦鏡頭的焦距時(長焦鏡的焦距相當於35mm的16-125mm),我們會說P30 Pro有7.8x的光學變焦,而不是5倍已。當然,不論是5或7.8,這些是數字上的差異,對一般用戶來說不需像科學研究那麼的正確,在此只是讓大家明白「原來還有這樣」的一層了解。以下展示P30 Pro拍出的照片時,我們仍然會以華為照相程式介面的呈現值為主。
與之前相同,相機程式也有華為的AI技術,改良的「Master AI」可以辨識與調整多達1500種不同的場景。在收到P20 Pro用戶的使用反饋,很多用戶表示綠地與藍天模式的調整太過頭後,華為這次AI的介入就那麼激進了。現在P30 Pro在預設拍照表現就很不錯,但如果你想關閉Master AI,這個開關現在在觀景窗就有,不用再到相機設定裡找。
▼ 拍照
▼ 大光圈模式 • 專業模式
▼ 各種模式,有慢動作、全景、單色、AR濾鏡、光繪、HDR、縮時攝影、移動相片、濾鏡、浮水印、文件、水下模式(使用音量按鈕控制照片拍攝與錄影)
▼ 單色模式還有紅分一般、大光圈、人像、專業模式
▼ 光繪模式,有再分車水馬龍、光影塗鴉、水景、絢麗星軌
在觀景窗下方有各種模式讓你左右滑動來選擇,但無法在觀景窗中做左右滑動來選擇。在觀景窗上下滑動也不會切換前後鏡頭,而是透過觀景窗右下角的按鈕來切換前後鏡頭。可以在觀景窗中使用兩指內捏或外放進行變焦。
▼ 設定:解析度、地理定位、加入徠卡標記浮水印(限後鏡頭)、參考格線、關閉快門音效、計時器、聲控、微笑偵測、連按二下音量調小按鍵拍照(休眠時)
觀景窗右側的變焦選項有1倍(25mm)、5倍(125mm)、10倍(250mm),以及0.6倍(16mm)。10倍就是華為所指的混合變焦(2倍光學變加上5倍光學變焦而來)。經驗告訴我們,把5倍光學變焦拍出的照片裁切並放大同樣可以獲得與10倍混合變同樣效果,但在手機觀景窗使用數位變焦的好處是更直覺,而且可以針對你想拍的區域提供適當的曝光修正,如果換做在電腦上你只是裁切並放大,就會少了曝光修正這個功能。
專業模式你可以調整的選項有:
ISO(50至409600)
快門(1/4000秒 ~ 30秒)
曝光補償(-4 ~ +4EV,每一刻度可增加1/3)
白平衡(有預設值與特定色溫)
測光模式(矩陣,中央重點,點測)
對焦模式(單次、連續、手動)
如果程式認為你把曝光調亂了,它會跳出警告提醒。
P30 Pro沒有黑/白鏡頭,但有提供單色模式,這個模式要到模式選項的「更多」叫出來。超級微距模式可提供1倍及0.6倍變焦,如果選1倍,微距相片會是使用超廣角鏡拍攝後再裁切而來的。
華為的照相模式一向都有人像模式與光圈模式,現在這兩個模式的區隔更明顯。光圈模式現在可以模擬從f/0.95到f/16的光圈,而且在相簿程式檢視相片時,你還可以改變光圈值以及想要的對焦區域。
人像模式除了可以開啟/關閉景深外,還可以選擇散景的形狀,包括圓形、愛心形、漩渦或圓盤,套用後的效果不錯看。你甚至可以加入光線模擬與美肌效果(強度從0到10)
▼ 人像模式
▼ 人像模式套用光線模擬
▼ 人像模式套用美肌 • 人像模式套用舞檯燈光模擬效果
P30 Pro的4K錄影可支援30fps,仍然沒有4K@60fps。儲存格式可選h.264或H.265。
結合改良的照相系統與超級高的ISO,兩者帶來的優勢讓P30 Pro在低光源環境的錄影無人能敵 - 相機的ISO可以高達409,600,,整整是P20 Pro的102,400的4倍!
超級慢動作採用業界標準720p/960fps,也有正常的720p/240fps與1080p/120fps。720p/240fps與1080p/120fps沒有錄影長度限制,如果你的儲存容量夠,愛錄多久都沒關係,超級慢動作就只能錄10 - 6秒(10秒長度前後各2秒會是正常速度,所以真正慢動作是中間的6秒)。
錄影功能還有「Dual View」,同時讓我們看到兩顆鏡頭(例如標準鏡與超廣角鏡)捕捉到的給合畫面,如果你手邊的P30 Pro沒有這項功能,之後軟體更新時會加入。
「HiVison」可讓你將鏡頭對準某個物件,它會幫你上網查詢這個物件是什麼並回饋資料參考,能自動識別世界各地有名地標、藝術作品(逾1000萬幅著名藝術品)、食物,還包括文字翻譯以及熱量計算,熱量計算比較偏宣傳手法,實用度有待商榷,因它常常不是計算得很精確。
▼ HiVison辨識耳機
▼ HiVison辨識地標
▼ HiVison翻譯 • 計算這杯的上路里
拍照表現
標準鏡頭的畫素有4000萬,但透過Quad Bayer 2x2像素陣列(四像素合一)將四個原始像素結合成一個較大的像素,讓相片畫素變成 4000 / 4 = 1000 萬畫素。即使800萬畫素長焦鏡頭拍出的照片也會經過處理提升至1000萬。
Anyway,在白天環境下,P30 Pro標準鏡(27mm)拍出的照片品質算得上是當今智慧型手機最好的之一,即使是複雜的區域,捕捉到的細節仍然很高,動態範圍優秀,顏色準確,對比超好,整體來說圖像演算處理非常成熟。
▼ P30 Pro 標準鏡頭拍攝
先前P20 Pro的Master AI讓相片看起來不自然的情況在P30 Pro有獲得改善,現在綠地與藍天場景的照片不會讓草地的緣很濃緣,也不會讓天空的藍表現太藍而不自然,只會稍微提升它們的對比與飽和度,不會像P20 Pro那樣誇張了。
▼ P30 Pro的Master AI,標準鏡頭
如果你不想讓四像素合一功能把相片變成1000萬畫素,仍然堅持讓標準鏡頭可拍出4000萬畫素的相片,那麼是可以使用4000萬畫素模式的,但要注意一點,同一個場景使用1000萬畫素(四像素合一)與4000萬畫素最後拍出來的表現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建議大家不方各拍一張,然後再從中挑選你覺得比較好看的。
▼ P30 Pro 4000萬畫素,點圖放大全尺寸可與上面1000萬畫素比較
移到超廣角鏡,它拍出的照片細節足夠(不過仍無法與上面的主鏡頭比),顏色渲染出色,接近現場真實的色彩,雜訊低,大部份照片的動態範圍表現超好(可能是因為有多幀堆疊技術的幫助),但與標準鏡頭相比,超廣角鏡頭的動態範圍仍然低一些。
超廣角鏡頭拍出照片四個角落常有的柔化現象以及色差情況在P30 Pro同樣看得到,然而它們還沒到會影響整張照片的程度,而且如果你沒有放大全尺寸觀看是不容易查覺的。
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與4000萬畫素主鏡頭相比,當放大原尺寸檢視時在細節上可能較少,但縮小至800萬或是1000萬畫素時,相片仍然看起來很棒。
▼ P30 Pro超廣角鏡,2000萬畫素
超廣角鏡也可以拍微距照片,在模式選擇只要選「超級微距」模式。拍出的相片品質相當好,用來拍攝花瓣、昆蟲、或其它特殊的物體需要近拍時就很適合。相片四個角落的色差同樣存在,但如同上述,這樣的情況是廣角鏡頭在所難免的。
▼ 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微距拍攝
125mm長焦鏡頭只有800萬畫素,但拍出來的照片會有1000萬畫素 - 華為將相片放大尺寸至1000萬應該是為了與主鏡頭統一的關係。5倍光學變焦拍出的相片相當驚人,在光源充足的白天環境,相片品質直接主鏡頭拍的水準,以智慧手機來看,細節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顏色、對比、對態範範都很好。
▼ P30 Pro 1000萬畫素,5倍光學變焦
▼ 10倍混合變焦拍出的照片就像是你用五倍光學變焦拍出後,再裁切你要的區域得來, 但在此P30 Pro透過程式就自動幫你做到,而且在手機觀景窗可直接進行構圖,程式也能針對你想拍攝的區域計算最佳的曝光值
▼ 超廣角 • 標準 • 5倍光學變焦 • 10倍混合變焦,可放大全尺寸觀看
▼ 超廣角 • 標準 • 5倍光學變焦 • 10倍混合變焦,可放大全尺寸觀看
▼ 超廣角 • 標準 • 5倍光學變焦 • 10倍混合變焦
以下是50倍變焦看起來的樣子,很明顯的當以原尺寸觀看時,它的畫質很不好,但在手機的觀景窗,你可以把它當作是行動望遠鏡來查看遠方的景物。
▼ 標準 • 5倍光學變焦 • 10倍混合變焦 • 50倍變焦
P30 Pro的5倍光學變焦明顯的打敗其它手機長焦鏡頭的2倍變焦或是標準27mm鏡頭表現。然而,54mm或是125mm的數位變焦並不會差到哪裡,在某些場合是夠用的。底下是P30 Pro五倍光學變焦與Galaxy S10+、小米Mi 9、華為Mate 20 Pro數位變焦,將場景拉到相似距離時的比較。
▼ P30 Prp(上),Galaxy S10+(下)
▼ 華為Mate 20 Pro(上),小米Mi 9(下)
做3倍至4倍變焦時有一個有趣的地方 - 相片的中央區域由長焦鏡頭負責補捉,但角落則由27mm的主鏡頭負責,讓相片因此形成中央區域銳利度較高,但周圍角落較柔和的情況。
▼ 混合變焦,由左至右1x • 2x • 3x • 4x • 5x (光學變焦),可放大全尺寸觀看
再來我們做另一項測試,使用不同倍數變焦時,透過增加手機與牆面之間的距離(鏡頭拉近時,拍攝者加大與牆面之間的距離),讓在不同倍數變焦之下都可以取得相同範圍的牆面,藉此讓大家有更好的比較,可以看出不同變焦時畫質的不同。
▼ 混合變焦,由左至右1x • 2x • 3x • 4x • 5x (光學),可放大全尺寸觀看
低光源拍照
在低光源環境,P30 Pro的標準鏡頭、超廣角、長焦鏡頭都能拍照並有夜拍模式。華為表示夜拍有再加以改良,尤其是超廣角鏡頭。至於4000萬畫素鏡頭新的濾鏡、OIS、更大的光圈能讓夜拍有更好的表現。
標準鏡頭在低光源環境拍出的照片是1000萬畫素,相片品質讓人印象深刻,但與Mate 20 Pro或是Mate X拍出的並不會說差異很大。但因為有更大的光圈,P30 Pro可以在更快的快門條件下捕捉相同的曝光量,此意謂著可以大幅減少在夜拍時因為搖晃手機或是運動模糊(例如夜間街道上移動的車子)對成像表現的影響。可以向大家確認的是,標準鏡頭拍出的照片很實用而且不會模糊。
相片的曝光很平均,有捕捉到亮部區域(例如建築物外牆的打燈區)的細節,整體動態範圍表現好,暗部區域的雜訊不會構成什麼大問題,夜間場景所捕捉下來的顏色相當好。
▼ P30 Pro 標準模式夜拍
P30 Pro夜拍模式拍出的照片如同華為幾款先前的手機一樣,可以讓你手持進行夜間拍攝時,產品明亮的相片。這是透過程式控制,一口氣拍攝多張相片並使用多幀堆疊技術而來,讓相片有準確的曝光,雜訊也能降低。
在很多情況下,主鏡頭(4000萬畫素這顆)一般模式與夜晚模式拍出的相片沒有很大的差異,只有當你想提升夜晚夜空的明亮度或是還原暗部區域的細節時,使用夜晚模式才會讓相片有別於一般夜拍所拍出的。
▼ P30 Pro 夜晚模式
低光源環境使用長焦鏡頭5x光學變焦拍攝,以f/3.3這樣的光圈來看表現不算差。這裡也有夜晚模式,但以125mm有效焦距來看,建議使用三腳焦固定手機,否則拍出的照片會比較因稍微晃動而產生模糊。
▼ 長焦鏡頭5x • 長焦鏡頭5x • 長焦鏡頭5x • 長焦鏡頭5x並開啟夜晚模式,可放大觀看
▼ 2000萬畫素超廣角鏡頭光圈是f/2.2,沒有光學防震,它的夜拍表現讓人很失望,雖然相較Mate 20 Pro的超廣角有好一些,但雜訊抑制演算仍然將很多地方的畫質都犧牲掉了,底下第三張照片拍起來甚至是模糊的。
在夜晚這樣的場景,我們發現超廣角鏡頭開啟夜晚模式照片品質會明顯改善,之前在Mate 20 Pro開啟夜晚模式同樣能改善夜拍品質,在Mate 20 Pro的照相程式需花五到六秒來擷取不同曝光值的圖像,P30 Pro則需要達八秒。在這段期間拍攝所得到的不同曝光值的圖像最後會使用多幀堆疊技術合併,讓動態範圍與細節有更好的表現。夜晚模式拍出的照片畫素會是1000萬就是。
當然,與主鏡頭相比,超廣角鏡拍出來的相片在色彩表現會比較淡一些,但如果你需要取得寬闊場景的相片,就大膽的用超廣角鏡頭來拍吧。
▼ 超廣角夜晚模式
▼ P30 Pro與其它手機在1000萬畫素的拍照比較,預設拿Mate 20 Pro與P20 Pro跟它比,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項,進入後可以再挑選其它型號手機
▼ P30 Pro與其它手機在4000萬畫素的拍照比較,預設拿Mate 20 Pro與P20 Pro跟它比,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項,進入後可以再挑選其它型號手機
人像模式拍攝
P30 Pro背部四顆鏡頭,但當中只有4000萬畫素標準鏡頭與ToF的結合才有人像模式功能。
人像模式無法調整景深效果的強弱,但可套用散景形狀,包括圓形、愛心形、漩渦或圓盤。此外還有光線模擬與美肌效果(強度從0到10)
▼ 人像模式,1000萬畫素(四像素合一技術,4000 / 4 = 1000 萬畫素)
使用人像模式時,P30 Pro對於被拍攝的人物與背景分離處理可以說是我們所看過的手機當中最好的一款之一。保存下來的細節出色,不管使用什麼效果,景深看起來都很nice,甚至不管被拍攝者離鏡頭遠近,景深效果都很棒。
▼ 人像模式套用不同的散景(例如下方第二張是心型散景)、燈光效果與美肌
光圈模式
使用光圈模式拍出的照片,事後可以在相簿檢視時重新調整對焦與景深強度,光圈可以從f/0.95調整至f/16,這個模式不必非得拍攝人物,你也可以用來拍攝物體,例如我們拿公仔放在桌上測試,它照常可以將公仔與背景分離的很不錯。
▼ f/2.0(大光圈)
▼ f/4.0
▼ f/6.3
▼ f/16.0(小光圈)
如果你不是那麼需要人像模式額外的美肌或光線/型狀效果,我們會建議你不妨直接使用光圈模式來拍景深就好,因為它帶來的先拍照後對焦或重新調整光圈值的優點反而會比較實用。
自拍
P30 Pro前後鏡畫素高逹3000萬,光圈f/2.0算大的,但可惜它的焦距是固定的,不支援自動對焦。它一樣支援人像模式並可套用各種特效,華為表示它在主體與背景分離的處理會更好。此外,由於有進階的AI演算法來做亮部區域描繪(highlights mapping),現在它還多了AI HDR+,算是舊有HDR的加強版
實測結果看出這顆3200萬畫素前鏡頭表現得不錯,AI HDR+讓動態範圍表現更出色,尤其是人物背後的天空亮部範圍,我們從沒想過手機前鏡頭對於亮部區域的處理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顏色表現好,保存大量細節。不過,P30 Pro前鏡頭畫素雖然是Google Pixel 3的四倍,但拍出的照片在細節上仍然比Pixel 3的前鏡頭少一些些。
由於前鏡頭無法自動對焦,它對焦的甜蜜點不是落在一個手臂長,如果你是175 - 175公分的人,自拍時手臂就需要稍微內彎讓手機較靠近你的臉一些好取得對焦。
與背部鏡頭相同,前鏡頭也有人像模式,但前鏡頭在處理被拍攝者與背景的分離上就沒那麼細膩,以下照片你可以看到人的耳朵與髮絲有些被模糊掉了。前鏡頭的人像模式同樣可以套用圓形、愛心形、漩渦或圓盤型的散景效果。
▼ 人像模式也能套用光線效果,但與背景分離的處理變得更糟就昰
P30 Pro錄影
P30 Pro背部三款不同規格的鏡頭可提供三種不同的錄影需求。讓你錄影時可以自由的將鏡頭拉近或拉遠,並有出色的穩定(防手抖動)系統,讓P30在錄影方面很難找到對手與之媲美。
三顆鏡頭都支援4K、1080p/30fps,但1080p/60fps只有標準鏡頭與超廣角鏡才有(Mate 20 Pro也是這樣)。儲存格式可選h.264與h.265。
「Dual-View Video」錄影格式是P30 Pro新加入的,它讓你可以在一段錄影中顯示兩種鏡頭的影像,例如標準鏡+長焦鏡。
主鏡頭錄影
4000萬畫素主鏡頭錄出來的影片有著高品質的動態範圍,顏色接近現場實際場景,對比度也出色。捕捉到的細節算還可以 - 我們有看過其它品牌旗艦有更好的表現。
4K影片比特率只有26Mbps,這也許是造成影像銳利度不是那麼理想的原因 - 因為比特率僅26Mbps,必須過度壓縮才可以將壓縮比控制在此範圍內,但如此一來畫質細膩度會跟著犠牲掉一些。此外,數位防手震預設會一直開啟,雖然可以減少影片晃動,但這個功能也會降低畫質。
1080p/30fps模式錄出的影片畫質銳利度、動態範圍、顏色與對比都與4K類似。
1080p/60fps模式的畫質則比1080p/30fps低一些。
▼ 三段影片,分別是4K、1080p/30fps、1080p/60fps
▼ 低光源環境的錄影表現,P30 Pro有對光線感知更敏銳的RYYB感光元件、光學防震、更大光圈,這三個優勢加起來讓它在夜晚的錄影表現領先業界。以下影片看起來讓人十分驚奇,在這樣低光源條件下捕捉到的細節很高,雜訊控制得很好,曝光表現恰當,顏色更是只有一個「棒」字可形容。
長焦鏡頭錄影
使用長焦鏡頭做4K及1080p/30fps錄影表現很不錯,長焦鏡頭變焦表現出色,重要的是拉近時可以讓我們看到遠處的景物。5倍光學變焦在智慧手機裡真的很厲害,預期P30 Pro在光學變焦領域應該可以稱霸一陣子。
長焦鏡頭錄出來的影像畫質在動態範圍、顏色與對比與標準鏡頭錄出來的畫質一樣好。
此外,加入的防手震功能讓我們使用長焦鏡頭追蹤或拍攝某個主體時,可以不用擔心因為手晃造成影片的晃動。
然而,與4000萬畫素主鏡頭一樣,長焦鏡頭錄影在銳利度表現仍然不是很好。使用1080p模式錄出來的影片有很出色的細節,但4K模式錄出來的畫質就偏柔和。我們懷疑華為的4K模式是從1440p解析放大而來,因為它的長焦鏡頭感光元件只有800萬畫素,並沒有足夠的畫素來支撐拍攝4K影片所需要的水平畫素。
儘管如此,長焦鏡頭還是提供我們一種很獨特的手機錄影體驗,透過五倍光學變焦,你可以將鏡頭拉近或拉遠,這種操作經驗是現今所有智慧手機所無法提供的,目前唯獨P30 Pro可以做到。
錄影時也可以使用10倍混合變焦,它是數位變焦,雖然影像品質會比較不好,但當你想拍很遠的景物時就可以派上用場。
▼ 長焦鏡頭錄影,有分四段影片,分別為4K五倍光學變焦、4K十倍混合變焦、1080p五倍光學變焦、1080p十倍混合變焦
超廣角鏡錄影
最後,即使超廣角鏡可以錄4K或是1080p,但錄影品質就不像上面標準鏡與長焦鏡那麼好,影像細節細節比不上其它兩顆鏡頭,動態範圍一般般,顏色的飽和度則稍微過頭。
60fps錄影畫質更是低到一個不行,很不實用。
▼ 超廣角鏡頭錄影,有分三段,第一段是4K,第二段是1080p/30fps,1080p/60fps
錄影變焦
錄影時可以一路從0.6x變焦到10x,甚至是50x,操作時只要在變焦滑桿上移動即可。當手機從超廣角鏡切換到標準鏡,標準鏡切換到長焦鏡時,觀景窗會有突然變化一下的情況。從標準鏡頭變焦至5x時還只是數位變焦,畫質看起來當然不會太好,但一旦我們在長焦鏡模式,此時再放大拉近鏡頭,影像品質就是無損的光學變焦而且不會畫面不會有突然變化。
▼ 第二影片在6秒左右,從廣角鏡切換到標準鏡時,畫面會有突然的變化,第18秒是標準鏡轉到長焦鏡時也會有不自然的突然變化,第19秒後是長焦鏡頭做5倍光學變焦,畫質就是無損的了
錄影防震
使用標準鏡頭與長焦鏡頭錄出的影片都有光學防震與數位防震,超廣角鏡頭只有數位防震。數位防震預設會一直開啟,即使你想關閉也沒有選項讓你關的。
結合光學防震 + 數位防震的1080p@30fps影片看起來完美。4K與1080p@60fps同樣有光學防震與數位防震,但數位防震看起來就稍微不足
超廣角鏡的錄影雖然只有數位防震,但表現相當好,雖然無法與主鏡頭錄的比,但仍然夠好的了。
▼ 錄影防震功能測試,內崁四段,第一段是4K(主鏡頭,數位防震比較不足),第二段4K(超廣角鏡頭),第三段是1080p(主鏡頭,最完美),第四段是1080p/60fps(主鏡頭)
值得一提的是,當你有需要使用長焦鏡追蹤遠方移動景物時(例如移動中的車子或人),數位防手震的功能真的實用。然而如果你使用長焦鏡頭邊走邊錄影,並變焦拉近遠方影物時,影像晃動的幅度會更明顯,這是物體上的限制,即使是數位防震的修正亦有限。
最後來看P30 Pro錄影畫質與其它手機的比較,預設拿Mate 20 Pro與P20 Pro與P30 Pro比較,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項目,點入還可以挑選其它手機來比較。
華為再一次在手機拍照功能築起新的競爭門檻,並讓其他手機廠商緊接的追趕,手機商彼此競爭對消費者而言是好的。過去華為帶起手機使用雙鏡頭的風潮,接著進到三鏡頭,Mate 20 Pro的超廣角雖然比LG晚推出,但郤推展的比LG成功,至此讓很多手機廠商爭相推出具備超廣角鏡頭的機種。
這次P30 Pro再一次進化,透過四鏡頭的搭配,讓手機拍照升級到全新的境界。
P30 Pro的夜拍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表現最好的手機。超廣角鏡有自動對焦功能,拍出的照片可說是目前最好的一款之一。至於人像模式,有了ToF的幫助來提升成像品質,讓很多手機望其項背。5倍光學變焦是它在相機功能裡的殺手級應用,拍攝表現超乎我們預期的好。所以,雖然市場上很多手機都有超廣角+長焦鏡頭的組合,但華為的長焦鏡頭擁有5倍光學變焦是目前競爭對跟不上的。相片品質桌越,相機的多功能性讓P30 Pro成為新一代智慧手機中的拍照王。
競品比較
如果複雜的相機系統不是你購買手機的考量,市面還有很多其它選擇。
當我們想有什麼替代選擇時,三星Galaxy S10+是第一款讓我們聯想到的手機,它有更高解析度的Super AMOLED螢幕,正面雙挖孔的相機(1000萬畫素 + 景深鏡頭),背部是三鏡頭(超廣角、標準鏡頭、長焦鏡2倍光學變焦)。雖然沒有夜晚模式,但支援4K@60fps錄影,手機提供立體聲喇叭,保留3.5mm耳機孔,支援microSD。
Galaxy S10+ 評測請參考這裡
Google 3 XL也有更高解析度的OLED螢幕,但它的晶片是上一代的了 - Snapdragon 845。背部雖然只有單鏡頭,但在低光源與人像模式的拍攝是市場上最優秀的一款手機之一。此外,它是原生的Android系統,沒有安裝太多多餘的軟體或是被修改過的Launcher,但在功能與多樣性與創新應用方面,P30 Pro是優於Pixel 3 XL的。
Google Pixel 3 XL 評測請按此
Xperia 1預計要再過一陣子才會推出(預計五月或六月),它有頂尖的4K OLED螢幕,Snapdragon 855晶片,背部三鏡頭都是1200萬畫素 - 分別是超廣角、標準鏡頭、長焦鏡頭。拍照是否可以媲美P30 Pro要等正式推出時才知道,不過如果你喜歡獨特的21:9螢幕與4K解析帶來的多媒體觀看體驗,那Xperia 1可以考慮。
小米Mi 9是價格較便宜的替代選擇,背部同樣有三顆鏡頭,售價郤是P30 Pro的一半而已。Mi 9有6.4吋AMOLED螢幕,解析度與P30 Pro都是1080p,也有Snapdragon 855晶片,有很漂亮的玻璃機身設計(但不沒有防水功能),但Mi 9在夜拍表現輸P30 Pro很多。
最後,如果你是喜歡華為的消費者,但預算沒那麼多,那P30也是款不錯的選擇,但它沒有5倍光學變焦的潛望式長焦鏡頭,也沒有超級快充,螢幕也比較小一點。
華為已經為整個手機產業樹立拍照式智慧手機的典範,P30 Pro絕對成為接下來各廠牌手機想要打敗的對象。P30的拍攝的確很強,但身為一款智慧手機,它在各方面也都很出色 - 設計、螢幕、性能、遊戲、以及電池續航力都很出色。當然,它也不是完全沒缺點,但瑕不掩瑜。
P30 Pro的特點整理
- 時尚的外觀,令人驚豔的顏色選項,防塵防水
- 出色的AMOLED螢幕,水滴型螢幕
- 屏幕下指紋辨識速度非常快
- 很棒的電池續航力
- 旗艦等級的性能表現
- 領先業界的相機拍攝表現,白天與晚上都很厲害
- 無人能敵的五倍光學變焦
- 超快的有線充電與無線充電
P30 Pro的缺點整理
- 沒有3.5mm耳機孔
- 4K錄影沒有60fps選項
- 沒有立體聲喇叭
- 前鏡頭只有定焦功能,沒有自動對焦
- 華為自家NM記憶卡不是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