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前一代外觀相比沒有太多差別,雖然我們沒有數字可以知道Xperia II賣得多成功,但它一定賣得非常不錯,因為Sony在本篇受測的主角-Xperia 10 III上並沒有進行太多變動。

▼ Xperia 10 III 開箱影片(英文講解),後面的文章會幫大家整理影片中提到的重點

當然,這些少數改進的地方是重要的。單就晶片來說,Xperia 10 III採用的Snapdragon 690性能就更強悍,或至少比同級競爭對手更具吸引力,它同時支援5G,是這次的主要賣點之一。

電池容量方面明顯增加至4500 mAh(Xperia 10 II是3600 mAh)是另一項使用者期待的改進。雖然手機重量因此增加了,但169公克仍算在方便攜帶的程度。

其它內部的升級包括RAM增加到6GB(上一代是4GB),6吋OLED螢幕加入對HDR的支援,可惜在螢幕更新率仍然停留60Hz。

▼ 左邊是Xperia 10 III,右邊是Xperia 10 II

P1_2.jpg

其它與Xperia 10 II規格相同的地方也幫大家帶一下,包括IP65/68防塵防水-這點在中階等級的手機比較稀有,也讓Xperia 10 III與競爭對手有所區別。其它還有康寧六代保護玻璃-這點在此價位的手機也很少見。

Sony Xperia 10 III 主要規格:

  • 機身:長154.0 x 寬68.0 x 厚8.3mm,重量169公克,康寧Gorilla Glass 6代保護玻璃(正面與背面玻璃都是),邊/中框為塑料材質,IP65/IP68防塵防水(水下1.5公尺,30分鐘)
  • 螢幕:6.0 OLED,HDR,1080x2520解析度,21:9高寬比,457ppi,支援Triluminos顯示
  • 晶片:高通 Qualcomm SM6350 Snapdragon 690 5G(8奈米)-八核(2核2.0 GHz Kryo 560 Gold + 6核1.7 GHz Kryo 560 Silver),顯示晶片Adreno 619
  • 記憶體:128GB /6GB,UFS規格,microSDXC(抽取式三選二卡槽,雙卡雙待)
  • 系統/軟體:Android 11
  • 背部相機:
    • 主鏡頭:1200萬畫素,廣角,f/1.8,27mm,元件尺寸1/2.8",PDAF
    • 超廣角頭:800萬畫素,f/2.2,120˚,16mm,元件尺寸1/4.0"
    • 長焦鏡頭:800萬畫素,f/2.4,54mm,元件尺寸1/4.0",PDAF,2x光學變焦
  • 前鏡頭:800萬畫素,f/2.0,24mm(廣角),元件尺寸1/4.0"
  • 錄影:
    • 背部相機:4K@30fps,1080p@30fps
    • 前鏡頭:1080p@30fps
  • 電池:4500mAh,快充30W,支援高通快充(Quick Charge),USB Power Delivery
  • 其它:指紋辨識(側邊),NFC,3.5 mm耳機孔

我們拿到的Xperia 10 III是白色的外盒,裡面的配件很簡單-一個充電器(因為是歐洲上市板本,這裡看到的充電器也是歐規)、一條USB傳輸線。

P1_3.jpg

充電器只有7.5W,我們很久沒看過這樣低瓦數的充電器了。Xperia 10 III支援USB PowerDelivery,因此可以支援更大功率的充電器,例如Sony自家XQZ-UC這款就有30瓦。在國外,Sony有贈送WH-CH710N無線降噪耳機作為早鳥專案禮物(價格約4200-4500新台幣),在台灣則是「風格選物大禮包」,內容包括3C硬殼收納包、簡約桌上型吸塵器、真空不鏽鋼保溫杯。

 

設計

歐美有一句彥語:「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意思是說如果東弹沒壞,就別修了
,這句話應用在Xperia 10 III的外觀實體再也適當不過-與Xperia 10 II擺在一起,不論是外觀與觸感都會讓你誤以為它們是同一款,除非你對它們真的很了解。

▼ 左邊是Xperia 10 III,右邊是Xperia 10 II

p2_1.jpg

在延續度、演進度與品牌識別度的則下,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這款手機就是出自Sony之手,而且你可以一眼就看出來。近期我們看到其他品牌中階機款的設計一代比一代華麗,並沒有試圖堅持共同的設計語言,反而往往在幾個月後發表同一家族的中階機款時外觀有蠻大的前後代差異。但Sony並沒有這樣做,對於他們這點的堅持是讓人敬佩的。

Xperia 10 III與10 II幾乎沒有差異,而且它們前後相差12個月以上,在設計上如果有更大膽一些改變或許看起來會生動些。

▼ 左邊是Xperia 10 III,右邊是Xperia 10 II

p2_2.jpg

有差別的地方在於10 III尺寸稍微比10 II小一些-長度較10 II短了1 mm,寬度較10 II短了3 mm。Xperia 10 III在中階手機市場中少數可以稱得上「小巧」的一款,因此螢幕尺寸同樣維持6吋,這代表Xperia 10 III的邊框厚度比Xperia 10 II更薄-Sony手機邊框太厚過去常招致批評

▼ 左邊為Xperia 10 III,右邊為Xperia 10 II

p2_3.jpg

螢幕上方的邊框用眼睛即可看出變窄了,上面的功能與Xperia II一樣,配置前鏡頭、距離感測器、光源感知器、RGB訊息LED提示燈。聽筒位置介於機框與正面保護玻璃的交界處,但它仍然只有聽筒功能-Xperia 10 III仍然沒有支援立體聲喇叭。

p2_4.jpg

螢幕下方邊框厚度也有比上一代薄,但不像螢幕上方的窄度縮減那麼明顯。主喇叭那條寬細的縫位於螢幕保護玻璃與邊框交界處,內部現在改成金屬網格代替上一代的織物網格。

p2_5.jpg

另一個可以觀察到的細微差異是右側的消光聚碳酸酯中框(邉框)現在多一顆按鈕,高度與邊框幾乎齊平,它的功能是可以直接呼叫Google Assistant。

▼ Xperia 10 III(上),Xperia 10 II(下)

p2_6.jpg

其它控制元件維持不變,電源按鍵(整合電容觸控式指紋感測器)在右側邊框的中間,它的高度與邊框有稍微落差,是下沉凹進去的,好幫助你一觸摸就知道那是電源鍵。

p2_7.jpg

Xperia 10 III的指紋觸控感應不需要按壓,它是always on的,因此當你手指觸踫其上,不需按壓即可進行解鎖。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點-有時候你拿起手機並不是要使用它,但不小心踫觸電源按鍵時手機就喚醒並解鎖了。這點與許多同樣採用側邊按鈕解鎖的手機,可以設定需額外按壓一下才能解鎖的設計不同,我們在Xperia 10 III的設定選單找不到這樣選項。

p2_8.jpg

指紋辨識解鎖使用起來非常直覺,不論使用右手姆指或左手食指進行解鎖,我們在Xperia 10 III上的操控沒有遇到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你是左撇子,可能會較常使用左手食指進行解鎖,對於手掌比較小的人來說使用上可能就需要把食指做較大的伸展幅度。

然而感測器本身的觸控操控體驗就不是那麼好,這怎麼說呢?舉個例子好了,當你按壓電源鍵將手機上鎖,但突然想到要再馬上解鎖使用手機,此時再一次觸踫指紋感測器時它不是100%的如你所願幫你解鎖,而是有時候會沒反應,變成你可能需要刻恴將手指移開一下子後再觸踫一次感測器它才會成功再次解鎖。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在平常的使用你可能也不會像我們測試時連續做10次這樣重複的解鎖,只是為了感受解鎖過程的速度時恰巧踫上這樣的情況。

電源鍵上方是音量鍵,其操作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點擊上下進行音量增大及縮小。與Xperia 10 II一樣,Xperia 10 III也沒有獨立的快門鍵。雖然上面有提到它有Google Assistant按鍵,但無法設定成照相快門鍵,音量鍵倒是可以。

p2_9.jpg

手機左側有SIM卡槽,你可以用指甲直接將它摳取出來而不需退卡針。它是三選二卡槽,可以放兩張SIM卡或一張nano SIM加microSD卡。這個卡槽有高識別度的綠色墊片以作為防塵防水用(不建議強力水柱或整支手機埋在麵粉中測試它的IP65/68防塵防水等級)。

手機底部有USB-C連接埠與麥克風孔。手機頂部有另一組麥克風孔,3.5mm耳機孔也在此。

▼ 左側邊框
p2_10.jpg

▼ 手機底部
p2_11.jpg

▼ 手機頂部
p2_12.jpg

回到手機的背部,由於Xperia 10 III厚度稍微增加一些,背部相機模組突出背蓋的高度反而比Xperia 10 II低一些。

現在許多中階機款背部鏡頭做得很誇大甚至令人生畏,Xperia 10 III在此仍維持著極簡風外觀,這樣的堅守有沒有可能繼續引領一股潮流呢?

p2_13.jpg

與三星Galaxy S21背蓋採用塑膠材質不同,Xperia 10 III的背部採用的玻璃與正面一樣都是康寧6代保護玻璃,而S21的售價幾乎是Xperia 10 III的兩倍之多。今年黑色款Xperia 10 III與去年黑色款的Xperia 10 II在黑色深淺度有所不同,Xperia 10 II黑色比較深黑灰。但Xperia III的「SONY」品牌logo比較白亮,看起來更明顯,下方的「Xperia」英文字則有縮小一些。

p2_14.jpg

Xperia 10 III重量比上一代重了些-169公克,上一代是151公克。雖然數字看起來有18公克,Xperia 10 III還不到讓你有沉重感,在我們看來這樣重量的手機仍然算輕的。

我們也敢稱它是一款小巧的手機,特別以它所針對的市場來看的話-Xpeira 10 III的螢幕為6吋,競爭對手則多落在6.4至6.7吋。Sony所推動的21:9這樣細長的螢幕比例進一步強化這種觀點,與一般20:9螢幕的競爭產品相比,21:9在對角線看起來顯得更長、更高。會有些消費者認為中階機款這樣的尺寸才合理。

p2_15.jpg

 

6.0吋OLED, 21:9比例,標準螢幕更新率

Xperia 10 III配置的6吋OLED螢幕解析度為1080x2520 px,高寬比為21:9-這是Sony喜歡的電影視覺比例。在此明顯缺少的少了高螢幕更新的功能,螢幕更新率至少有90Hz似乎是現在Android陣營起碼的標準,像Xperia 10 III這樣還停留在60 Hz的比較少見。

p3_1.jpg

這塊面板亮度不是那麼的高,當我們手動將亮度調整最高時可測到345 nits,若是在自適應模式下最高亮度可測到559 nits。其它品牌所用的OLED面板在同樣的測試條件可以多200 nits左右。

BrightnessTest.png

配置Triluminous功能與支援HDR 10的螢幕在DCI-P3色域可達97%覆蓋率。這支手機有2種色域與對比模式-分別是「原始」與「標準」模式,當中有額外的影片畫質優化調整設定。此外,白平衡的子選單有暖色、中間色、與冷色預設設定外,還有滑塊可以做更部的自訂調整。

「原始」模式適合用來觀看sRGB內容,此模式預設使用的白平衡為暖色調,實際來看,雖然它有輕微的偏綠色調,不過顏色整體來看是相當準確的。

「標準」模式是螢幕顯示的預設模式,它呈現的色彩會比較鮮豔生動,幾乎落在DCI-P3色域範圍。此模式的白平衡預設為冷色,色彩確實有相當強烈的偏向藍色色調,尤其在白色與灰色背景看起更明顯。若切換至暖色調的話,雖然仍有輕微的綠色偏移,但整體顏色準確度有所所改善並且白點更接近目標值。

▼ 顯示設定。「Image quality settings」是色域與對比、影片畫質加強。「While balance」是白平衡。「Brightness level」是亮度。「Adaptive brightness」是自適應亮度。「Screen timeout」是設定螢幕多久沒互動後關閉。「Font size」是字體大小。「Display size」是螢幕尺寸設定。「Dark theme」是深色主題,可以設定自動開啟/關閉排程。「Auto-rotate screen」螢幕自動翻轉。「Lock screen」是螢幕鎖定相關設定,例如時鐘、通知訊息相關設定
p3_2.jpg

▼ 色域與對比。「Original mode」原始模式忠實呈現原始色彩。「Standard mode」透過提高亮度與加強色彩效果讓顏色更加鮮豔。下方「Video image optimization」開啟時,透過加強對比與色調讓影片畫質的銳利度提高並增加沈浸感讓影片觀看更加身歷其境

p3_3.jpg

p3_4.jpg

▼ 白平衡設定。有暖色、中間、冷色、自訂

p3_5.jpg

我們不建議打開上面提到的「Video image optimization」,因為它讓諸如YouTube、Netflix、Prime Video這類影片串流應用程式播放的影片畫面顏色明顯偏藍,觀看起來並不好看。如果是在YouTube播放HDR影片,畫質顏色反而偏向暖色調。

p3_6.jpg

至於Netflix也沒有好到哪兒,這讓我們以為是否因為還沒更新這些App到最新版,因此才與手機這裡的「Video image optimization」搭配的不是那麼相容以發揮效果?但經過檢查我們發覺這三款App都已更新至最新版。因此我們認為這可能要等Xperia 10 III推出軟體更新,而且這些串流服務業者也要加入支援Sony手機這項支援後情況才會改善,否則光啟用「Video image optimization」就讓整支手機畫面偏藍色色調去了。

 

Sony Xperia 10 III 電池續航表現

Xperia 10 III配置電池容量4500 mAh,比去年Xperia 10 II的3600 mAh的容量增加很多。Galaxy A52 5G及小米Poco F3電池容量也都是4500 mAh,OnePlus Nord則有4115 mAh,小米10T Pro 5G則有5000 mAh。

多虧4500 mAh電池、省電的Snapdragon 690晶片、尺寸相對來說算小的螢幕、以及只有60 Hz的螢幕更新率,Xperia 10 III測得的電力耐久時數相當厲害,達到137小時,領先同級距的對手。各別項目方面,26小時的影片連續播放時數可能最引人注目,但15小時36分的網頁連續瀏覽也非常棒,連續通話則有31小時的實力。

▼ 綜合耐久時數137小時。此電池續航綜合耐久測試是在手機充飽電後,每天通話一小時、瀏覽網頁一小時、影片播放一小時,然後放在旁邊待機,手機處於開機狀態下進行的

p3_7.jpg

▼ Xperia 10 III與其它手機電池續航力的比較,預設拿小米Poco F3、OnePlus Nord相比較,由於無法將圖表崁入至此,如果你想加入更多比較的手機,請至gsmarena網站「Sony Xperia 10 III review」這篇評測,中間有個「+Add to comparison」點擊就能從下拉選單中挑選其它機型

battery_TEST.png

 

充電速度

Xperia 10 III內附的充電器支援7.5W(5V/1.5A),手機支援USB PowerDelivery,針對此Sony有另外販售支援30W PD充電的充電器XQZ-UC1,它也支援PDO及PPS這兩種PD充電延伸標準,價格約1490元,這個價格似乎高了些。

p3_8.jpg

除了Xpeira 10 III內附的充電器,我們還使用支援65W及PPS標準的第三方充電器來測試Xperia 10 III充電速度。內附的充電器需要花整整三個小時才能將Xperia 10 III從沒電狀態完全充飽,充半個小時則只有達到20%的電量。使用65W充電器的話,完全充飽需要2小時10分,充半個小時則可以達37%的電量。不論使用內附的或是第三方充電器,Xperia 10 III的充電速度在同類級產品中算最慢的。

▼ 電池設定,有STAMINA模式、Battery Care電池照護、Adaptive Battery自適應電池功能、Battery percentage電池電量百分比

p3_9.jpg

▼ 電池設定>STAMINA模式。可設定排程。「Turn off when charged」開啟後,當電量在90%時關閉STAMINA模式。「STAMINA level」可設定它的省電模式,在此是選平衡等級

p3_10.jpg

▼ 電池設定>Battery Care電池照護,有「Auto」、「Custom」、「Always」。「Auto」會自動學習你手機充電的習慣時間,來評估啟用電池照護的適當時機,如果你充電時間不固定,Battery Care則不會啟動。「Custom」是由你自訂你通常會什麼時候對手機充電,例如晚上11點至隔天早上6,那麼電池照護功能就會在這段期間啟用,如果在這段期間以外對手機充電,則會使用標準的充電。「Always」意思是總是開啟電池照護功能,每當電池充電特定的百分比時就停止充電,以增加電池壽命,一般是設定在80%

p3_11.jpg

p3_12.jpg

▼ 開啟「Adaptive Battery」自適應電池後,它會限制不常使用的App的電力消耗

p3_13.jpg

▼ 查看各款應用程式的電池使用狀況

p3_14.jpg

底下的充電速度是將Xperia 10 III的電池照護功能關閉,以避免任何影響測試結果的潛在因素發生,進而拉長充電時間。在此還分別以內附的7.5W充電器與第三方支援PD標準的65W充電器進行測試,我們手邊雖然沒有Sony自家30W的充電器XQZ-UC1,但我們認為在此65W第三方充電器測試結果不會與原廠的有任何不同。

2021/7/19更新:我們拿到Xperia 1 III原廠附的30W充電器,並拿它來幫Xperia 10 III做充電測試。結果有點意外,它的充電速度居然比第三方的65W充電器慢。此外,Sony 30W充電器完全充飽所花的時間比7.5W充電器省了約30分鐘,而充半個小時則是可以多充個8%(30W充半小時可達28%,7.5W充半小時只達20%電量),但這樣的改變幅度並沒有很大,難怪Xperia 10 III附的充電器只附7.5W而已。因此我們不建議用戶多花1490元去買原廠XQZ-UC1的30W充電器,去買第三方支援PD的充電器可能還會比較值得,價格也會較低些。

▼ 充電30分鐘(電量從0%開始)

▼ 完全充飽所需時間(電量從0%開始)

 

喇叭/揚聲器表現

Xperia 10 III的喇叭位於底部(螢幕正面與手機邊框的交界處,與Xperia 10 II設計相同),在以下七段聲軌的測試,Xperia 10 III得到「平均」的整體表現,LUFS測得-28.2。Galaxy A51(4G)有立體聲喇叭,測得LUFS為-27.0,證明音量比Xperia 10 III大聲一些。小米Poco F3的LUFS為-24.5,音量表現更大聲。

與Xperia 10 II相比,Xperia 10 III喇叭稍微醇厚些,在低音有更多的存在感,但中高音則不那麼活躍。整體而言它的表現還可以,不算出色。

底下這張圖是Xperia 10 III的喇叭在LUFS及響應頻率的測試,請點擊此連結,連過去Gsmarena網站,連過去後捲到頁面最下方,然後可以再點擊「Song 1、Song 2、Song 3至Song 7」實際聆聽經由它喇叭/揚聲器播放的示範音樂,建議使用耳機聆聽。此外,你還可以選擇不同款的手機來試聽它們的音質表現,方法是點擊「+Add to comparison」加入更多手機(方式:由下拉式選單挑選手機,挑選的手機載入清單後,就可以看到各它們各自LUFS顏色曲線,並點取播放示範音樂,或者讓音樂自動從Song1播到Song7,過程中你可以隨時點選下方的手機以即時試聽同一首曲子不同手機播放的音色)。

 

▼ LUFS絕對值愈低代表音量愈大。「Speaker frequency response - 喇叭響應頻率」圖表則告訴你各款手機在低頻、高頻和中頻的重現與滿載輸出「0db」這條水平線的距離,愈接近「0db」愈理想。

audioTEST.png

 

Xperia風格的Android 11 

Xperia 10 III出廠預設搭載Android 11加上Sony Xperia Launcher。

▼ 螢幕鎖定畫面有時間顯示(可以自訂樣式)、相機與Google Assistant捷徑。由於手機已有專屬Google Assistant啟用實體按鈕,在螢幕鎖定這裡再放Google Assistant捷徑有點多餘

p4_1.jpg

▼ 進到桌面後如同以往,最左側頁面為Google feed資訊牆,如果你用不到的話可以將此資訊牆關閉。下拉通知中心選單與功能快速開啟/關閉都使用Android原生的樣式

p4_2.jpg

▼ 資料夾收納應用程式 • 所有應用程式

p4_3.jpg

p4_4.jpg

 即時訊息類別的應用程式在下拉通知中心的處理方式,Android 11提供所謂Bubbles(泡泡)、歷史記錄、泡泡捷徑都是「對話」底下的功能。泡泡型式的訊息可以用漂浮的方式顯示在畫面最上層。

▼ 功能開啟/關閉捷徑選單與下拉通知選單

p4_5.jpg

▼ 可顯示最近訊息通知歷史記錄與關閉訊息通知。「Bubble」是對話泡泡,開啟後可以漂浮小圖示將訊息對話顯示在畫面最上層。這裡還可以設定螢幕鎖定畫面是否要顯示訊息通知,或是否要顯示敏感訊息

p4_6.jpg

談一下在前代已有的Sony獨家功能之一-多功視窗切換。Google先前在分割視窗或多功視窗的功能實作常常有所變動,但目前我們看到的版本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新的玩法推出,Sony在此有介入再做修改。你可以從近期開啟應用程式(程式切換)或點擊桌面上專屬的程式載入視窗分割,載入後你看到上下兩排類似程式切換檢視的滑動卡片列表,它們是近期你開啟的應用程式,你可以各自在上排與下排挑選想要進行分割的程式。如果這裡既有的看不到你想進行分割檢視的App,還可以從最右側窗格執行新的App來載入。在此還會記憶最近三組配對的App,方便你快速的再一次載入執行。然而這裡無法像三星那樣讓我們預先將程式兩兩一組的綁配好,但可以透過下方介紹到的工作棒/條選單來綁定)。此外,進行分割檢視時,分隔線幾乎可以自由的調整,不會只有限制在50/50比例。

▼ 程式切換/檢視近期開啟的應用程式,下方三個選項依序為截圖、彈跳視窗檢視、分割視窗檢視

p4_7.jpg

▼ 分割視窗檢視設定

p4_8.jpg

p4_9.jpg

p4_10.jpg

  ▼ 分割視窗載入檢視的樣子

p4_11.jpg

Sony的另一個內建功能是「Side sense」-在左側或右側有一條能讓我們滑出選單的棒/條,上面有App及功能捷徑,大部分可以讓你自訂,例如你可以將想要分割視窗的App兩兩配對好放在此。選單這裡有多了一個可以控制Sony耳機的應用程式,如果你有買耳機的話會很方便。

▼ 「Side sense」預設連點兩下螢幕側邊條可以呼叫Side sense選單,向上滑動會顯示分割視窗選單,向下滑動可以返回上個畫面。按住不放側邊條可以調整它置放的位置

p4_12.jpg

▼ Side sense設定。「Side sense menu」是選擇哪些app要放在選單中。「Add headphone controls」是在Side sense選單中顯示耳機控制app。「Multi-window menu」是將分割檢視功能放在Side sense選單中。「Configure Side sense bar」可調整Side sense感應範圍。「Side sense bar sensitivity」是調整滑動側邊條/棒的感應靈敏度。「Gesture」指定觸控螢幕手勢,例如將連點二下動作指定給某個指令動作。「Select apps that work with gestures」選擇哪些app可以執行手勢操作。「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讓Side sense選單可以存取位置資訊,以提升Side sense選單中app預測準確性

p4_13.jpg

▼ Side sense。選單上預設有八支app,你可以自訂挑選哪些app要放在這個選單。下方還有下拉通知選單、單手模式、分割視窗功能

p4_14.jpg

▼ Side sense,Sony耳機的應用程式

p4_15.jpg

▼ Side sense,編輯分割視窗

p4_16.jpg

▼ Side sense,可將「向上滑動側邊條/棒」手勢載入視窗分割畫面

p4_17.jpg

▼ 手勢操作。除了上面介紹的「Side sense」,這裡還有「One-handed mode 單手模式」、「Smart backlight control 智慧背光控制」、「System navigation 系統操作手勢」、「Power menu 電源選單」、「Quickly open camera 快速開啟相機」、「Smart call handling 智慧通話」

p4_18.jpg

▼ 可以不需觸踫螢幕就可以接聽來電。包括手機拿靠近耳朵時自動接聽電話。晃動手機可拒接來電。將手機正面朝下可將來電轉靜音

p4_19.jpg

▼ 在Home鍵連點二下可啟用單手模式,畫面會往右下角縮小方便你單手操作,視窗邊界與位置都可以再調整。啟用單手操作模式是無法同時啟用System navigation(系統導覽操作)這項手勢

p4_20.jpg

▼ Smart backlight control 智慧背光控制。如果你手拿著手機觀看螢幕內容時,螢幕背光會持續亮著。手機放在桌上時就依照你所設定的休眠秒數,時間一到螢幕會自動熄滅

p4_21.jpg

▼ 快速開啟相機。啟用後可以透過連按二下電源鍵快速啟動相機

p4_22.jpg

▼ System navigation 系統導覽手勢。例如從螢幕底部做向上滑動可以回到桌面。從畫面底部做向上滑動>停住>放開 則可以檢視近期開啟的應用程式。從左側或右側邊滑動可以返回上一個畫面。下方「3-button navigation」是傳統返回、Home、程式切換三顆按鈕型式

p4_23.jpg

Xperia 1 II及5 II才有「Game enhancer」,在Xperia 10 III與10 II都沒有。此外Sony自家相簿程式也取消,只剩下Sony自家音樂程式。

 

Xperia 10 III性能基準跑分

Xperia 10 III採用Snapdragon 690晶片,屬於一款中階的5G晶片,為8奈米製程。與去年Snapdragon 665相比,Snapdragon 690有大幅度的增進(包含性能與新世代的數據晶片),但若與2021年5G中階機款相比,Xperia 10 III的性能仍不算頂尖。

p4_24.jpg

Snapdragon 690為八核心CPU,2+6架構,包含2核時脈2.0 GHz Kryo(代號Kryo 560 Gold)與6核時脈1.7 GHz(代號Kryo 560 Silver) ,顯示晶片為Adreno 619。記憶體配置128GB/8GB RAM,支援microSDXC記憶卡。

基準跑分部分,Xperia 10 III與其它同樣採用Snapdragon 690晶片的5G中階手機差不多(例如OnePlus Nord N10 5G),至於採用Snapdragon 750和Snapdragon 765晶片的手機跑出的分數有再好一些,但領先的幅度無關緊要。

話說回來,Xperia 10 III性能比vivo V21 5G優秀(聯發科MT6853天璣800U晶片),此外若再將預算加個2000-3000元就可以買到採用Snapdragon 865旗艦晶片的小米10T Pro,完全是另一階的性能。

▼ GeekBench 5 (多核心),分數愈好表示性能愈好

multi_cpu.png

▼ GeekBench 5 (單核心),分數愈好表示性能愈好

single_cpu.png

▼ AnTuTu 8為綜合型測試,Xperia 10 III仍然落後大部份其它中階5G手機-分數差異在10%以內

Antutu.png

在顯示晶片性能部份,Xperia 10 III與其它配置更高階Snapdragon晶片的手機的差距變得較明顯,例如與MOTO G 5G(Snapdragon 750晶片)或OnePlus Nord(Snapdragon 765晶片)在GFXBench項目的影格數就有30%的落後差距。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數字表示每秒影格

GFX_Manhattan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Manhattan ES 3.1(螢幕開啟模式),數字表示每秒影格

GFX_Manhattan_ES_31_onscreen.png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080p),數字表示每秒影格

GFX_Car_Chase_ES_31_offscreen_1080p.png

▼ GFX Car Chase ES 3.1(螢幕開啟模式)

GFX_Car_Chase_ES_31_onscreen.png

以下3D Mark測出的分數再一次看到在同樣價格帶的手機中,性能都比Xperia 10 III優秀。

▼ 3DMark SSE ES 3.1(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ES_31_offscreen_1440p.png

▼ 3DMark SSE Vulkan 1.0(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SSE_Vulkan_10_offscreen_1440p.png

▼ 3DMark Wild Life Vulkan 1.1(螢幕關閉模式1440p)

3DMark_Wild_Life_Vulkan_11_offscreen_1440p.png

與Xperia 10 II一樣,Xperia 10 III的原始性能還是無法與同期的競爭對手相比。這並不是說它的性能不足,CPU表現與同級差異還不大,但同樣價格下消費者可以買到搭載更好GPU的機款(當然,有一好沒兩好,其它機款在其它方面的規格可能輸Xperia 10 III的)。

運作溫度部份,執行上述跑分測試軟體時,Xperia 10 III並沒有發生散熱不良或溫控調頻情況,不論我們重複執行多少回測試,它得到的分數都維持相同。

 

三鏡頭拍照表現

Xperia 10 III背部為三鏡頭-分別有適當焦距可應用(包括一個長焦鏡頭)。與許多其它中階手機將微距鏡頭與景深偵測鏡頭分開,讓手機背部鏡頭看起來很多且感覺很「厲害」相比,Xperia 10 III在此似乎比較實在。

p5_1.jpg

相機規格與設計大致上與Xperia 10 II相同。主鏡頭仍然使用Sony IMX 486這顆感測元件,但它是傳統的「標準拜爾」而非「Quad Bayer四像素合一技術」的1/2.8尺寸元件。焦距則有加長一些來到27mm,光圈也加快一些來到f/1.8(Xperia 10 II是26 mm與f/2.0)。

超廣角鏡頭採用三星S5K4H7YX元件,從Xperia 10 II移植而來,它有800萬畫素,元件尺寸1/4",像素尺寸1.12µm,焦距16mm,光圈f/2.2。

Xperia 10 III長焦鏡頭元件今年升級為OmniVision OV8856,元件尺寸1/4",像素有800萬,像素尺寸1.12µm,焦距有54mm,比Xperia 10 II的52mm長一些。

前鏡頭規格與上一代相同,都是800萬畫素三星的S5K4H7元件,焦距24mm,光圈f/2.0。

 

相機程式

這支程式與Xperia 10 II一樣,但與我們在Xperia 5 II看到的有一些不同。首先,在觀景窗的變焦圖示不再是點擊各自「小樹數木,例如一顆或三顆樹木」圖示就變焦到對應焦距去,而是改成只能透過一個變焦圖示,點擊它在三個變焦焦段之間「循環」的切換,這樣的改變反而變不方便,因為假設你現在正使用超廣角鏡頭,想切換至主鏡頭時,就需要以「廣角」>「長焦」>「主鏡頭」的順序,要先切到長焦鏡頭才能轉到主鏡頭。這樣似乎有點蠢。

p5_2.jpg

觀景窗右側提供錄影與拍照的切換。在觀景窗做向下滑動可以在前鏡頭與後鏡頭之間切換。觀景窗左側有閃光燈、景深/散景模式、畫面寬長比、白平衡與曝光補償調整,另外前後鏡頭也可以在此切換,最上方齒輪圖示可以進到相機設定。

觀景窗右側的拍照快門按鈕下方的「MODE模式」提供額外模式,例如全景或創意特效(亦稱作濾鏡),而且你最近一次選擇的模式會固定在此,方便快速再一次開啟。

此外也有手動模式,可以調整曝光數值,不過這裡的功能不是那麼齊全,例如白平衡只能從四個預設組中來挑選,不能依據色溫調整。ISO的選取調整有50-3200,這樣的範圍很棒,快門速度可以選1/4000秒至1秒。曝光補償範圍介於-2EV至+2EV,每個變量刻度為1/3EV。對焦則支援手動對焦,但不提供峰值對焦(focus peaking),也沒有即時的直方圖資訊。

手動模式只支援主鏡頭,超廣角與長焦鏡頭並不支援。置於前鏡頭雖然有手動模式,但只能調整白平衡與曝光補償而已。

▼ 相機程式介面,場景辨識圖示與條件圖示,當相機自動辨識到場景或條件時,會出現這些圖示。場景辨識有美食、超近拍攝、柔焦快拍、嬰兒、逆光肖像、夜景肖像、夜景、低亮度、風景、聚光燈、文件、寵物。條件辨識有移動、行動、三腳架。此例是辨識出「行動」的條件

p5_3.jpg

▼ 相機程式介面,調整白平衡,可以調整色彩和亮度

p5_4.jpg

▼ 調整景深/散景效果。場景辨識為「柔焦快拍」,條件辨識為「移動」

p5_5.jpg

▼ 模式選擇

p5_6.jpg

▼ 手動模式

p5_7.jpg

▼ 相機設定,有自拍定時器(Self-timer)、相比尺寸、追蹤物件(Object tracking)、自動捕捉(Auto captruing:當主體進到觀景窗時,在你還未按下快門時,程式自動立刻捕捉鏡頭。或者在你還沒按下快門時,程式先行開始進行緩衝圖像處理。這個功能可以彌補萬一你快門按太慢而沒拍到精彩照片時,程式或許已先幫你拍好照片了。程式偵測鏡頭前沒有移動的物體是不會啟動此Auto capturing)、柔膚效果(Soft skin effect)、Lens correction(鏡頭校正,優先校正失真),QR Code reader(辨識QR二維條碼)。地理位置標籤(Save location)、Touch capture(觸控拍攝,輕觸螢幕上任一處即可拍攝相片)、Grid lines(格狀線條)、Auto photo preview(相片預覽。選「開」時,拍攝相片後,相片預覽會先在螢幕右下角出現三秒鐘,然後再儲存相片。選「只有正面相機」時,只有當使用正面相機拍攝相片後,相片預覽會先在螢幕右下角出現三秒鐘,然後再儲存相片。選「關」時就是不預覽三秒照片,相片直接儲存)。Use Volume key as(自訂音量鍵使用方式,可以有變焦縮放、停用拍照時停用音量調整功能、第三個是當作快門使用)

p5_8.jpg

 

白天拍照的表現

Xperia 10 III主鏡頭的白天拍照表現品質是足夠的,雖然曝光有一點不足,但動態範圍相對來說夠寬廣,在某些場景下程式認為不需HDR介入,此時照片看起來就會比較粗糙(例如以下第三張蝸牛照)。顏色表現很討喜-生動,剛剛好。細節上,這幾張1200萬畫素照片看起來的程度都很好,雜訊也控制的不錯。

▼ 白天,主鏡頭,1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pic_10.jpg
pic_11.jpg
pic_12.jpg

超廣角鏡頭部份,Xperia 10 III的表現可與同級競爭嫓美。以800萬畫素來看,雖然沒有Galaxy A52的1200萬畫素高,但小米Poco F3與OnePlus Nord的超廣角鏡也都是800萬。

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有很好的銳利度(相片四個角落的銳利也都很好),能捕捉出色的細節。在對比較高的區域邊緣周圍會有一些紫色條紋,許多手機的超廣角鏡頭都有這種情況,尤其是中階等級手機更常見。Xperia 10 III超廣角鏡的動態範圍同樣很棒(與這樣的價格帶以及同級競爭對手相比),而且我們更喜歡它的測光與曝光,比主鏡頭更好。

▼ 白天,超廣角鏡頭,0.6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pic_9.jpg
pic_10.jpg

長焦鏡頭的顏色渲染手法與主鏡頭及超廣角鏡就完全不同-尤其在紫色暈氣的天空最明顯,這個情況單獨來看還OK,但若與其它兩顆鏡頭相比時,相較之下就變得不是那麼完美。銳利度與細節表現還稱得上體面,尤其當你知道在這樣價格帶的手機很少有配置長焦鏡頭時,或許你會覺得Xperia 10 III有給你這顆鏡頭,當你有需要時它就在那裡可以給你用的實用度。在此曝光的提升還不至於損害影像品質,動態範圍夠寬,沒有什麼問題。

▼ 白天,長焦鏡頭,2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低光源拍照表現

Xperia 10 III在低光源環境的拍照就真的沒什麼,主鏡頭1/2.8"尺寸的元件獲得的光線量不如大多數的競爭對手。影像曝光度不夠,而且動態範圍有限,但顏色維持在一個好的色彩飽和度,至於照射在建築物上的燈光在照片中看起來還可以。以下這些照片整體來說銳利度也偏軟。

▼ 低光源拍照,主鏡頭,1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開啟夜間模式後影像品質提升很多,救回不少亮部區域原本過曝問題,陰影區的細節也有所提升,照片整體表現也就上來了。雖然以原尺寸比例近看照片時仍然可以看出銳利度低一些,但以「符合螢幕」比例來觀看是好的。此外,我們發現在下面第六張照片高亮光源周圍有奇怪光環/光暈,其它場景就沒有這個現象。

▼ 低光源拍照,主鏡頭,1x,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主鏡頭於低光源條件拍照有的缺點在超廣角鏡頭也看得到,甚至更明顯,例如曝光普遍不足,動態範圍不夠寬廣,銳利度偏低。

▼ 低光源拍照,超廣角鏡頭,0.6x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同樣的,夜間模式開啟後照片明顯改善,獲得較多的色彩,銳利度方面沒有因為開啟夜間模式而受影響,反而還有些微的改善。此外陰影區的雜訊也有降低。

▼ 低光源拍照,超廣角鏡頭,0.6x,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2x變焦拍照部份,根據光源條件的不同,Xperia會在長焦鏡頭與主鏡頭之間切換來作2x的拍攝,在以下四張照片中,只有最後一張用到長焦鏡頭,而且畫質並沒有說很好。再者,當主鏡頭拍攝模擬長焦鏡頭時,你會發現它在深暗環境對焦對得吃力,還是可以對到焦,拍出來的照片還過得去(見第面第一張照片),但動態範圍就不理想。

▼ 低光源拍照,2x變焦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開啟夜間模式後,2x變焦照片的動態範圍變好了,雖然質地與細節有犠牲一些,我們還是喜歡開啟夜間模式。在只有微光的場景使用2x變焦拍攝時,建議開啟夜間模式。

▼ 低光源拍照,2x變焦,開啟夜間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可以拍出漂亮的人像照片,膚色表現討喜,主體與背景的分離演算出色。如果背後有強光時,由於手機會優先處理主體(被拍攝者)的曝光,因此背景的光亮區域細節就無法兼顧。這樣的情況常發生在中階手機。有旗艦等級晶片的手機則可以透過HDR來修正人像模式過曝區域的問題。

▼ 背部鏡頭的人像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pic_8.jpg

 

前鏡頭自拍

Xperia 10 III前鏡頭拍攝表現並不起眼。膚色準確,但缺少一點生氣,動態範圍還OK,而且在相對而言較具挑戰的光線條件下,仍然可以有好的曝光。前鏡頭自拍細節表現一向不是Xperia系列的強項,在還可以的光線條件下,人物臉部紋理會偏柔(美肌效果關閉模式),如果光線變得更暗,臉部的柔化更明顯。整體而言,大多數同級的手機在前鏡頭的拍照表現都比Xperia 10 III優秀。

▼ 前鏡頭自拍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pic_5.jpg

pic_6.jpg

pic_7.jpg

 

前鏡頭支援人像模式,但令人困惑的是,這個模式居然只以280萬拍攝,因為前一代的前鏡頭的人像模式是以完整的800萬畫素進行拍攝。主體與背景分離的處理並不穩定,不支援HDR,影像過曝,捕捉到的細節不是那麼完整。

▼ 前鏡頭,開啟人像模式

pic_1.jpg

pic_2.jpg

pic_3.jpg

pic_4.jpg

▼ Xperia 10 III與Galaxy A52及小米11 Lite 5G的拍照比較,有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個場景,點入可以再從下拉選單中挑選其它機型做比較

1.jpg

2.jpg

3.jpg

 

Xperia 10 III錄影

主鏡頭錄影最高支援4K@30fps,超廣角及長焦鏡頭技術上能到1080p@30fps,長焦鏡頭錄影使用2x變焦時,若主鏡頭有介入時仍可以在4K及1080p@60fps之間運行(影像是由主鏡頭拍出的)。編碼方面,4K影片可選h.264或h.265,1080p只能選h.264,音訊截取都是立體聲156kbps。

4K影片的比特率42Mbps還OK,表現與其它廠牌中階手機差不多,有好的細節,但當你以1比1的比例放大觀看時會到銳利度稍微低一些。動態範圍表現一般-即使我們在日正當中這樣的光線條件進行攝影測試,銳利度依然如此,不過它做得相當不錯了。色彩方面。曝光可以再高一些。至於顏色則表現出色-自然而且生動。

▼ 4K 2160p 30fps,主鏡頭

超廣角鏡頭錄出的影片飽和度有再提升,但還算在合理範圍。畫面亮度比主鏡頭錄的影像亮度還高,我們反而喜歡超廣角鏡頭這裡影片的亮度表現。動態範圍還可以。以中階手機的超廣角鏡頭標準來看,儘管後製演算介入的明顯,1080p影片有這樣的細節算很好了。

▼ 1080p,30fps,超廣角

長廣角鏡頭錄影的顏色表現與上面白天的靜態拍照相同,除非你拿其它手機與它比較,否則這不是什麼大問題。銳利度與細節的表現充足,沒有什麼讓人抱怨地方。

▼ 1080p,30fps,長焦鏡頭,2倍變焦


所有錄影模式都支援錄影防震。此功能在主鏡頭4K的錄影大致上能勝任,不過當你移動手機時,鏡頭會有重新捕捉對焦的動作,以至於影響拍攝時的流暢感。

▼ 4K 2160p 30fps錄影,主鏡頭,開啟防手震


防手震功能開啟後,超廣角的錄影同樣撫平了邊走邊錄的晃動感,但當我們在原地做左右平移拍攝時,平移到作動快停止時,手機似乎會因為無法很確定的判斷你是即將結束這個平移動作或是要繼續移動拍攝而產生不穩定的問題。若是邊走邊錄且朝一個固定方向來拍攝,影片就非常的穩定。
▼ 1080p 30fps錄影,超廣角鏡頭,開啟防手震

長焦鏡頭沒有上述超廣角鏡頭平移停止時的問題,產出的影片非常穩定。
▼ 1080p 30fps錄影,長焦鏡頭,2x


▼ 以下是Xperia 10 III與Galaxy A52及小米11 Lite 5G的錄影比較,分ISO 12233、室內充足光源、室內低光源三種場景,點入可以再挑選想要比較的機型

4.jpg

5.jpg

6.jpg


比較

Xperia 10 III是Sony家另一款不追隨市場潮流的手機。Sony有自己優先順序的功能設計,所以Xperia多數其它家品牌5G中階手機不同。自然也就有好也有壞的地方。

p6_1.jpg

Galaxy A52 5G也許是最接近可與Xperia 10 III對決的一款手機。Galaxy A52 5G有很棒的螢幕,高通Snapdragon 750G晶片以及立體聲喇叭。Galaxy A52 5G的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規格也較好些,但Xperia 10 III的長焦鏡頭是A52 5G沒有的。Xperia 10 III同級競爭對手裡,A52 5G是唯一與Xperia 10 III一樣有防塵防水-Xperia 10 III為IP65/68等級,A52 5G為IP67等級。在攜帶方便性上Xperia 10 III會比較輕巧。

▼ Galaxy A52 5G

samsung-galaxy-a52-5g.jpg

如果你更在乎的是尺寸與重量,那麼可以參考小米11 Lite 5G,它的厚度只有6.8 mm,重量只有159公克,這樣的條件足夠讓Xperia 10 III陷入苦戰,還好Xperia 10 III在寬度方面更窄,所以更適合單手操作。小米11 Lite 5G沒有防塵防水認證,最多是防潑水而已,但它有立體聲喇叭(Xperia 10 III單顆而已),更好的螢幕,以及更高階的晶片。Xperia 10 III充飽一次電有較長的續航力,但充電時間是小米11 Lite 5G的三倍。小米11 Lite 5G有紅外線,而Xperia 10 III則有3.5mm耳機孔。

▼ 小米11 Lite 5G

xiaomi-mi-11-lite-5g.jpg

Nord CE推出後計畫將取代現行OnePlus Nord,它有較高的效能(聯發科天璣1200晶片)與螢幕(90Hz AMOLED),30W充電速度更快,但待機時間仍然輸給Xperia 10 III。Sony Xperia 10 III整體的拍照仍然比較優。

▼ Nord CE

oneplus-nord.jpg

最後來看LG Velvet,它防塵防水等級Xperia 10 III與相同,有立體聲喇叭與耳機孔,尺寸雖然不算小巧,但外觀很漂亮。性能表現優於Xperia 10 III,但續航表現輸Xperia 10 III很多。LG Velvet讓你可以獲得LG最新手機,由於LG已決定於2021年7月31日退出手機市場,因此你目前或許可以Xperia 10 III的價格就可以買到這款末代機款。

▼ LG Velvet

lg-velvet-.jpg

Xperia 10 III類似過去Xperia系列,很難讓我們對它感到興奮並推薦你立馬衝到實體店面試用看看。它有它的缺點-當Android陣營中階手機的螢幕更新率都往90Hz走時,它的還只停留在60Hz。此外,我們在充電部分評測措辭小心,但它的充電速度真的會被嫌。立體聲喇叭在中階機款也愈來愈普遍,但Xperia 10 III仍然沒有給我們。以一台空機11990~12990元的中階手機來說,拍照還可以,但前鏡頭的規格過氣了些。

p6_2.jpg

儘管如此,Xperia 10 III仍有其競爭優勢,首先就外觀上,Xperia 10 III是目前市場上你可以挑選到的最輕小的中階機款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有完整的IP65/IP68防塵防水保護。領先同級的還有它的電池續航力讓人很有感。此外,背部三顆相機表現雖然不是很厲害,但比多數它牌中階機款多了一顆長焦鏡頭可以玩,讓拍攝體驗豐富了些。

本篇Xperia 10 III的優點整理

  • 正反兩面玻璃都是康寧六代保護玻璃,IP65/IP68防塵防水
  • 與其它手機相比,重量相對較輕,尺寸也較小巧Relatively light and compact.
  • 超棒的電池續航
  • 在這個價格區間帶少數有長焦鏡頭的

本篇Xperia 10 III的缺點整理

  • 在一片Android陣營手機往高更新率螢幕(HRR)的潮流中,它仍然僅支援60 Hz,螢幕亮度輸給大多數同級競爭對手
  • 內附的充電器很沒誠意,若買更高瓦數的原廠充電器不划算,而且即使使用較高功率的充電器,手機從沒電狀態充飽要超久
  • 沒有立體聲喇叭
  • 低光源條件拍照表現一般,前鏡頭拍攝表現不怎麼樣

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xperia 10 III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oktec 的頭像
    cooktec

    cooktec

    cookt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